《边城》阅读指导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边城》阅读指导方案

江露

湖北省 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提示中指出:“指定的阅读作品,应语言典范,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价值。”《边城》正是符合以上特征的作品。当前许多学生还停留在碎片化阅读的层次,如何指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边城》的整本书阅读,我设计了以下的阅读指导方案,希望能帮助学生走近经典。

二、阅读目标

1、掌握阅读整本小说的方法

2、通过自主阅读,发现《边城》的美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教材版本

主编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编

出版单位:长江文艺出版社

四、指导阅读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阅读前的准备——激趣导读(1课时)

1、展示凤凰古城、沱江、吊脚楼、苗家山寨等图片(或视频,如《品读·沈从文的边城》),初步引发学生对“湘西世界”的独特美感。

2、以读激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课堂氤氲着浓浓的“语文味”“书香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①教师配乐朗读《边城》环境描写的片段: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

②学生配乐朗读: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挑选环境描写片段朗读的目的,一是有利于抒情,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小说创设的优美的情境中去;二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后面了解人物、情节做铺垫;三是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感染学生,产生美的享受。)

③学生东翻西看,任选自己喜欢的片段朗读。

(东翻西看,看似随意,但却能在无形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导读课后,学生对《边城》有了一些了解,被激发起了阅读的兴趣,下面就可以入手整本书的阅读了。

(二)粗读——有系统地浏览

粗读是正式阅读整本书的第一个环节。此处的粗读,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走马观花式的粗线条的阅读,而应是有系统地浏览。那么,什么是有系统地浏览呢?即按书名、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出版者的介绍文案、名家评论等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浏览。在我们决定开始读一本书时,我们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可以获取大量资讯,这样,对《边城》这本书就有了较好的全方位的认识。

学生可以依据下面的表格粗读《边城》:

一、确定文本类型


二、资讯获取途径

获取的资讯

1、书名


2、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3、出版者的介绍文案


4、名家评论


这个表格既是阅读内容,也是阅读的途径。根据这个途径,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资讯:

一、确定文本类型

小说

二、资讯获取途径

获取的资讯

1、书名

地理位置、故事发生的地点

2、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沈从文的生平、湘西风情、翠翠原型、沈从文的理想世界、对人性的思考等等

3、出版者的介绍文案

《边城》的语言魅力、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等

4、名家评论

粗读环节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安排,如果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强,可以安排为课下阅读,然后提交作业(上述表格);如果学生缺少自主阅读的能力,可以安排为课上指导,建议一课时。

(三)通读——快速阅读完全文

阅读小说,最重要的是故事的整体性,学生对小说发生兴趣主要是对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着迷,一旦对此有了兴趣,就要一直将兴趣保持下去,否则,阅读很容易搁浅。《边城》篇幅不算太长,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一口气读完,读的过程中,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阅或思考,不要被一个不认得的生字、不懂的章节所阻挠。

通读全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工作:

1、 读前四问

要求学生在阅读前提出四个问题:

第一,《边城》这本书的情节大意是什么?

第二,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第三,小说内容是全部真实还是部分真实?

第四,这本书与我何关?(自己的评价、启发)

(整本书阅读,确定文本类型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知道了文本类型,就可以依据文本特征来展开阅读。在前面的阅读环节里,学生已经明确了《边城》的文本类型——小说,所以,前三个问题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是为了引发学生对这本小说的深入思考而设置的。)

2、阅读过程中的两个注意事项:

①强调快速。

《边城》的情节大意,涉及主人公翠翠的人物、事件是阅读的重点,阅读时,应以这些为中心,一读到底,不需要在某个细节上耽误时间。对于一些湘西风情,如端午节的描写渲染,或边城人们的生活形态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暂时搁置一边,不做追究。

②全身心投入,尽力“活在”作者为你虚构的世界里。

因为只有当读者置身其中,才能与书本融为一体。阅读时,读者要努力把自己变身为其中的一员,这样,就能快速地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且别人的喜怒哀乐,也能感同身受了。

3、读后回顾,进一步了解事件的关联与活动的前后顺序。

通读全文时,我们可能忽略了小说的布局谋篇,也可能有一些人和事没弄清楚,等全部看完之后再回顾一下,就会了解事件的关联与活动的前后顺序了。

4、回答读前四问

*《边城》这本书的情节大意是什么?

(请用几句话表述出来)


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小说内容是全部真实还是部分真实?


这本书与我何关系?

(形成自己的评价、启发)


学生通读全文后,填写上述表格,上交老师检查。

说明:学生对这四个问题做出的回答,是他自主阅读的体现,不需要老师规范答案。老师需要做的是指导学生如何用语言文字把问题说清楚,例如第一个问题,如何用几句话把故事情节说清楚,这是老师应关注的重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完成了粗读和通读,自主阅读一本小说的方法也就掌握了。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到研读环节了。

(四)研读——多角度探究

研读文本是对整本书阅读意义的升华,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推进方式。通过多角度研读,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阅读、研究,然后梳理、归纳,得出理性的结论,这个过程能使学生提升阅读质量,促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1、确定《边城》的研读角度

学生可以根据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兴趣,或自主确定或与老师商议研读角度,然后分成小组讨论探究,形成专题报告。

参考角度:

①祖孙形象:“善良、爱”——爷爷与翠翠的共性与不同

②船总一家:“重情”——兄弟情、父子情、乡情

③边城风情:风物、民情

④文学评论:语言美、思想价值、文学价值等

⑤结局探究:傩送会回来吗?这是爱情悲剧吗?谁造成的?

(五)阅读成果呈现——专题报告会

专题报告会,是学生展示研读成果的重要活动形式,同时也是思维碰撞的契机。专题报告会不能简单地按小组先后宣读专题报告走过场,那将失去很多的教育资源,建议报告会流程如下:

展示——询问或质疑——补充——点评”

  1. 展示环节:由小组派出一名或多名代表,在规定时间内,多方面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可以谈小组的分工、研读思路、研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等等,然后宣读专题报告。

  2. 询问或质疑环节:展示完毕后,该组同学要接受同学们的询问或质疑。

3、补充环节:展示组外的其他同学可就该专题做补充,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4、点评:学生点评(以优点为主),教师评价。

至此,《边城》整本书阅读已经完成,若学生意犹未尽,教师可以推荐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阅读的最高级别。

(六)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也可理解成比较阅读,就是关于同一个主题阅读两三本书的问题。做主题阅读时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将什么作为主题;

二是,同一主题有哪些著作;

三是,利用什么时间阅读。

就《边城》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主题及书目,供学生参考。

例:

主题

推荐作品

环境与人物

《伊豆的舞女》《呼兰河传》

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

《萧萧》《三三》《阿黑小史》《长河》

乡土文学

《白鹿原》《马桥词典》《红高粱》

“诗化”语言

《湘行散记》《白洋淀纪事》

学生在明确阅读主题后,自主安排时间阅读。最好将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如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学术论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