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厂矿地区影响树木成活率的原因调查与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5


对厂矿地区影响树木成活率的原因调查与解决对策

杨光喜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能服务公司

摘要本地区以厂矿企业绿化环境为主,这类环境主要表现为绿化服务于生产,绿化须在生产安全、管线畅通的前提下进行规划,随着生产扩大更新,绿化面积、用地紧张,同时表现为绿化栽植条件差,政策要求工矿企业一般不占农用泥土,另外,在建设厂矿过程还留有工业垃圾,污染侵蚀。园林植物种植在这类立地条件不足的地方,生长空间和土壤面积小、土壤压实、透气差,水分、养分、土壤、温度、光照等常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因子处于极端状态,树穴狭小使树木处于干旱条件下,水分极端不足,甚至无土,养分缺失,造成土壤与外界在水分、营养物质等方面的交流受到限制导致水分、肥料严重不足,必须对土壤排水、通气、保肥等方面做特殊处理才可保证所栽树木成活,作者就此类环境对本地区树木成活率的具体影响进行调查与寻找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探寻。

关键词:土壤通透性;高分子聚合物;水淹胁迫;珍珠岩;蛭石


中煤集团大屯煤电能源股份公司为江苏煤炭生产基地,属于煤炭开采为主,洗选加工、煤矿建设、坑口发电、铝加工、铁路运输、机械制造、职业技术培训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等相关企业单位为辅。厂矿园林绿化环境较普通绿地有所区别,一方面表现为绿化服务生产,厂矿绿化须在生产安全、顺利运转及管线的畅通的前提下进行规划。 随着生产逐步扩大更新、设备增加,因此绿化面积不会太大,绿化用地较紧张。另一方面表现为绿化栽植条件差,国家政策要求工矿企业一般不占农用泥土,因建设厂矿过程还留有工业垃圾,污染侵蚀,影响成活。密集、高大工业构及各种管道和线路纵横交错筑造成浓荫、通风光照减弱,植物品种、种植面积及深度受到严格限制。本文针对这类环境对绿化成活率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深入调查及研究。

  1. 对本地区树木成活率及影响原因调查实施步骤

1.厂矿地区树木成活率

1.1 对本地区总体成活率进行统计调查

2020年03月20日根据2020年苗木成活率进行统计分析,表格如下:

2020年苗木成活率统计表

序号

名称61bc3a5968427_html_24e9d314e0e6b254.png

规格

单位

数量

地点

成活率

1

银杏

干径8

29

综机站、孔庄

80%

2

龙柏球

蓬径100-150

15

综机站

93%

3

红叶石楠树

蓬径100-150

30

孔庄

97%

4

广玉兰

干径7

49

孔庄、研发中心

82%

5

樱花

干径4

40

苗圃

95%

6

红叶石楠球

蓬径100-150

10

实业公司污水处理厂

100%

7

白玉兰

干径7cm

8

孔庄

100%

8

总成活率


92.4%

1.2 20200323日根据2020年苗木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广玉兰和银杏两个树种死活率偏高,分别为20%18.36%

2020年苗木死亡率统计表

序号

名称61bc3a5968427_html_24e9d314e0e6b254.png

单位

种植数

死亡数

死亡率%

1

银杏

29

6

20

2

广玉兰

49

9

18.36

3

红叶石楠树

30

1

3.33

4

龙柏球

15

1

6.66

5

樱花

40

2

5

6

红叶石楠球

10

0

0

7

白玉兰

8

0

0

1.3 继续展开现状调查,根据对死亡苗木症状调查及翻阅记录,发现广玉兰和银杏主要死亡症状表现为以下5种。

苗木死亡症状占比表

序号

死亡症状

棵数

所占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根部枯黄萎蔫

5

31.00%

31.00%

2

根部枯黑腐烂

7

44.00%

75.00%

3

根部菌害

2

13.00%

88.00%

4

根部虫害

1

6.00%

94.00%

5

其他

1

6.00%

100.00%

合计


16








2.对可能影响成活率的各项因素进行调查

统计结果发现,根部枯黑腐烂和根部枯黄萎蔫是苗木主要死亡症状。经资料调研分析,因根部枯黑腐烂和根部枯黄萎蔫两种主要症状及原因存在交叉关系,结合植物生长五大要素:光、温、水、气、肥进行分析,经汇总归类,得出6个可能因素,并逐一确认。

2.1 苗木质量不合格

(1)于2020年4月9日通过查阅验收资料记录,所用苗木现挖现栽,无明显病虫害特征,运输途中采取遮盖、喷水等保水措施。

(2)严格执行验收标准,验收后留有单据。

(3)有少量苗木运输中有土球、枝干细微损伤。

2020年4月8日进行统计,部分土球、枝干运输中受细微损伤的苗木占总量的5%,成活率为80%,影响范围较小。

2.2 种植土质差

(1)2020年4月10日对栽植点进行土壤调查,大多场地有建筑垃圾、地下管线等。

(2)翻地并清除地下垃圾、石块等物,平整场地。

(3)手测法检测并选择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壤回填。

(4)换土、场地平整后进行栽植苗木、草坪铺设。

2.3 人员操作不规范

(1)2020年4月15日查阅人员技术等级,操作人员均为绿化专业,技师一人;高级工3人;中级工4人。

(2)苗木栽植的支撑及养护程序规范,人员操作符合标准。

2.4 交流受阻

2020年4月20日对苗木栽植现场进行调查。苗木坑穴标准如上图:正常情况下,根系的深、宽度和树冠的高、宽对等,以树冠的滴水线为准,坑穴应满足此标准。现实情况往往因各种原因无法达到条件,此类坑穴称为不良环境坑穴。

(1)不良环境坑穴:地上水泥、板砖满铺;坑穴、空间狭窄;地下管线、土壤板结等。

(2)不良环境坑穴特点:地下为20-30cm的砂石垫层,深处建筑石块垃圾,或有地下管线穿插,路面压实使坑穴土壤板结,造成根系近似封闭,水分、气体及养分与外界交流受阻,夏季高温(地面达60-70度)、缺水,雨季排水不良受涝,整体生长环境条件恶劣。

(3)通过对树木坑穴进行统计,不良环境坑穴占总数53%。

2.5 气候、季节不适宜

(1)2020年4月24日查阅资料对银杏广玉兰进行调查。银杏生活习性:对季节气候适应性较宽,北自东北沈阳,南达广州,东起华东西南至贵州、云南西部;广玉兰生活习性:喜温湿气候,分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在江苏、浙江都有栽植。

(2)2000年初,本地区引入银杏、广玉兰,在不同地点、条件下试种,至今已达到试种期15年的要求,并积累了丰富的栽植经验。事实证明两个品种适合在本地区生长。

2.6 水肥不足

(1)2020年4月27日查阅资料,植物必需成分:水分占80%,养分中16种必要元素占76%。根据德国科学家李比希的木桶效应,缺少任一元素都会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2)不良坑穴平均尺寸为长、宽0.9米、深0.6米,体积约0.5立方米。

(3)根据需肥量公式:树木每次施肥量在100克以上。由于坑穴土壤体积导致肥力和最高承载能力不足,当外来肥力超过50克以上造成肥力过量“烧苗”;同理水分过量造成“水淹胁迫”。因此即使苗木栽植后养护规范,仍有苗木缺失水肥,生长不良而枯萎死亡。

最终经详细调查,在厂矿的立地条件下,主要造成交流受阻及水肥不足两大影响,经进一步分析,在厂矿特殊环境条件下,建筑施工时一般很少考虑其后的树木种植问题,主要表现为空间和土壤面积小、土壤压实、透气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如水分、养分、土壤、温度、光照等会表现为一或多个因子为极端状态,树穴狭小使树木处于干旱立条件下,水分极端不足,甚至无土或土极少,同理可得养分缺少的原因,其结果就是造成土壤与外界在水分、营养物质等方面的交流受到限制导致水分、肥料严重不足,必须对土壤排水、通气、保肥等方面做特殊处理才可保证所栽树木成活。

二、根据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采取解决措施

1.解决交流受阻的措施

1.1 交流受阻:提供适宜苗木生长的小环境 土壤通透性总孔隙度55%左右。清除现场石块、垃圾,更换不适合植物生长的杂土。运入需更换的物理性状好的栽植土。配置改进土壤通透性的矿物材料,改良植物坑穴的生存环境

1.2 水肥不足:提供适宜苗木生长的长效水肥供应 土壤养分三级标准以上,使用肥料、微量元素、杀菌、除虫剂掺入高分子聚合物颗粒搅拌成凝胶状。将肥料施入树木坑穴,供给苗木生长初期的水肥及预防病菌虫害。

2.根据对策实施

2.1 提供适宜苗木生长的小环境

2.1.1 改善原理:在新土中掺入适当比例的珍珠岩、蛭石,在树基周围栽植花草或铺设有机或无机覆盖物等,可起到提升景观效果和保墒、减尘的作用,通过以上措施可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及生物之间的关系,达到通气排水、调节水气矛盾、协调肥水供应的效果,并有利于根系在土体中生长穿插,但本身无法提供植物所需养分。

2.1.2 改善过程:

(1)2020年5月1日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对不利生长的旧土进行更换,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土壤肥力,更换土壤的深度为50—100cm,并在栽植后加强水肥管理。

(2)调节配置比例并检测实验效果。

(3) 2020年5月2日根据土壤的水肥气热之间的均衡性检测效果,找出最佳配比参数并制表。

园林绿化栽培土的物理性能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容重(t/m³)

持水量%

孔隙度%

1

栽培土

1.58

35.7

1.8

2

蛭石

0.11

53.1

27.5

3

珍珠岩

0.1

19.5

53.9

(4)根据性能进行配比试验。

(5)分析试验结果:

园林绿化栽培土的配置比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配制比例

1

栽培土

45%

2

蛭石

40%

3

珍珠岩

15%

2020年5月3日进行试验,根据公式《土壤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规定对三种基质进行配比,最终测得:栽培基质按照栽培土44%、蛭石40%、珍珠岩16%组成,厚60cm的比例配置,通气、透水效果最佳(总孔隙度55%)。对新栽苗木栽培土进行配置、埋施。

2020年5月8日验证发现:通气透水效果能够达到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空间作用,植物生长态势良好,措施一有效,对策目标达成。

2.2 提供适宜苗木的长效水肥供应

2.2.1 改善原理

使用肥料、微量元素、杀菌除虫剂及树脂颗粒配置长效水肥供应材料,满足苗木栽植初期对水肥等的需要。树脂颗粒的结构疏松多孔、表面毛糙,不溶于水,能吸收高于自身近百倍以上的水分、养分,具极好的保水保肥作用。吸水膨胀后成透明胶状物,根据立地条件将其与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拌和使用;或是与水配成凝胶后,均匀埋入树木根部周围,能根据环境变化平衡释放自身吸收的水分、养分,持续不断的供给树木生长。同时为了对土壤进行杀菌、除虫及预防“水分胁迫”产生的细菌,将氮磷钾复合肥、微量元素及杀菌除虫剂。

2.2.2 改善过程

2020年5月5日进行药剂配置,因原坑的土壤基质及所含的养分极其有限,无法满足苗木生长需要,同时为了对土壤进行杀菌、除虫及预防“水分胁迫”产生的细菌,将氮磷钾复合肥、微量元素及杀菌除虫剂,掺入能够保水保肥的高分子聚合物,按比例与水搅拌后成冻胶状营养剂。

园林绿化肥料配置比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每平方米用量

1

复合肥

800克

2

微量元素

10克

3

多菌灵

50克

4

除虫剂

10克

5

聚合物

100克

6

2500克

2020年5月6日将配置好的营养剂在栽树过程中埋入树根周边,满足苗木根系栽植初期3—5个月的水分营养需要,直到根系吸收功能恢复完好。

2020年9月10日,进行抽样调查及跟踪记录,验证发现:通过改进苗木树势恢复较快,长势良好,土壤养分达到国家三级标准,证明措施二实施有效。

三、实施效果与应用

1、对新栽苗木进行了成果运用,2020111日对苗木成活率进行统计成表如下:

2020苗木成活率统计表

序号

名称61bc3a5968427_html_24e9d314e0e6b254.png

规格

单位

数量

地点

成活率

1

银杏

干径8

26

综机站、孔庄

95%

2

紫薇

蓬径100-150

10

污水处理厂

100%

3

女贞

干径5

18

综机站、污水处理厂

94%

4

广玉兰

干径7

58

污水处理厂、研发中心

95%

5

樱花

干径4

50

苗圃

96%

6

珊瑚

高度100-150

30

徐州安监局

95%

7

成活率


95.8%

2、苗木成活率与目标值比较。

效果检查周期

序号

死亡症状

单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合计

1

根部枯黄萎蔫



1例

1例


2例

2

根部枯黑腐烂




2例

1例

3例

3

根部菌害





1例

1例

4

根部虫害




1例


1例

5

其他







措施实施后,2020年11月15日进行调查统计,苗木出现根部枯黑腐烂的有3棵,不足3%。改善后根部枯黄萎蔫的有2棵,降至2%。

对策实施后,2020年12月13日对苗木栽植过程进一步细化,制定配方表格,并根据不同栽植地点环境按照百分比适当调整,将对策实施表中的有效措施进行巩固。

土壤改良配方

序号

材料名称

配制比例

1

栽培土

60%

2

蛭石

30%

3

珍珠岩

10%

土壤肥料配方

序号

材料名称

每平方米用量

1

复合肥

800克

2

微量元素

10克

3

多菌灵

50克

4

除虫剂

10克

5

聚合物

100克

6

2500克

经过在厂矿园林绿化环境情况下种植树木成活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在绿化栽植空间及土壤条件极差的情况下,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及生物之间的关系,达到通气排水、调节水气矛盾,通过树脂颗粒吸收保存水分、养分的作用,并能根据环境变化平衡释放自身吸收的水分、养分,持续不断的供给树木生长,协调肥水供应的效果,使肥料、微量元素、杀菌除虫剂协调供应,满足苗木栽植初期对水肥等的需要,可有效地提高了树木成活率,同时该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他种植条件不足的环境,如容器栽植、贫瘠或盐碱地、无土环境等。


参考文献:

【1】《园林树木栽培学》作者:祝遵凌.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2】《试论当前我国工矿企业园林绿化研究方向》作者:安金勇朴永吉.2006

【3】《厂矿企业绿化的探究》作者:王秀文.201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