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型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高职院校发展型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探究

冼盈盈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国家及相关单位针对高校资助政策进行了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也开始从起初的保障型逐渐向发展型过度。但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发展过程当中依旧面临着许多不同的困境。例如:贫困生的界定不够精准、供需存在不平衡性、管理手段缺乏科学性、执行力性对较低等等。由此,本文以“高职院校发展型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为视角,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力求打造更加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资助信息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发展型 资助信息管理系统


引言: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将扶困、扶智、扶志三者相结合的重要体系,构建完善的国家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捐款与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具有发展型的专业资助信息管理体系,保障资助管理系统逐渐朝向发展型转变,进而从传统的粗化管理到细化管理过度,从群体逐渐到个体转变,为优化学生资助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贫困生鉴定不准确

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贫困识别缺乏精准性,而且整体的供需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特点。对贫困生识别的过程当中,由于学生家庭存在着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针对学生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准确度、可靠度的核实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各地的教育教学部门对精准扶贫对象所展现出来的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导致对高职院校学生贫困的鉴定准确度降低。

(二)育人成效不够显著

高职院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特点。在这当中,包括经困生和非经困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基础差异,经困生自身之间的差异性特点,不同专业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发展差异性等等。正因为个体间差异的多样化以及资助育人途径的相对单一性,导致了资助工作育人效果的差强人意,如榜样教育以及鼓励措施等不同的育人形式难以从根本之上帮助贫困生更茁壮的成长。

(三)学生管理手段与执行效率存在缺陷

在高职院校当中,针对学生贫困生管理的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管理手段缺乏科学性,而且整体执行效率也相对偏低。通过采用传统的excel办公软件,很难针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简单、便捷的查阅、共享、分析和整理。而且这样一种传统的工作方式更加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新需求。


二、搭建发展型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一)优化发展型资助的必要途径

对于发展型资助体系而言,其本质就是依据贫困生不同时段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综合素质、社会实践、合作能力等综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和实效性的展开教育与帮扶工作。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针对贫困生现实需求予以分析,实现进准资助这一目的。但是,此项工作又是极为复杂的,传统的模式已经很难解决日益庞大的数据分析工作,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复杂的、庞大的以及动态化的学生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分析,进而获取更加准确的学生情况,为后期进一步实现精准资助提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数据评价依据。

(二)与时俱进实现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对校园的不同资源予以优化、整合和共享,进而促使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学院之间的联系更加流畅,打破传统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当中的复杂形势以及落后的扶困机制,将现代化管理手段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全过程当中,构建并且形成具有智能化、精准化、动态化、开放性、互动性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资助管理工作效率的创新方式

伴随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加,而且受到贫困学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所表现出来的资助管理体系内容也变得更加的丰富,这时候,急需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来有效提升资助的整体效率。资助的信息管理手段是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学生信息、育人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能够动态化的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反馈和更新,进一步优化和丰富育人的形式,构建线上和线下有效结合的全新育人模式,并且搭建起处处能学、人人皆学、时时科学的一种学习型校园环境。

三、高职院校发展型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路径

(一)采用多举措并进的方式推进发展型资助管理系统的创新

首先,采用分类规划的形式,针对资助管理系统内部的区域进行划分,例如:有关进一步提升受资助学生品格修养、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的人格内容的;有提升被资助学生学业规划、学业指导等内容的;能够不断激发受资助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竞赛以及实训能力提升等等;有助于培养受资助学生坚强品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其次,在发展型资助管理的构建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育人功能需要于是创新,从学生自身的情况,力求长远发展为目标,科学的设置系统当中供给内容,不断的提升系统的完整性、连贯性、专业性等等,促进资助管理系统在内涵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不断创新资助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运用资助信息管理系统统筹学校当中各个不同的部门,并且深入挖掘党团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等育人功效与相关举措,协调联动,形成良好的合理,促进发展型资助育人项目的创新发展。其次,统筹政府、社会力量,获取企业及相关政策的支持,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拓展学生资助资金的来源,进而强化受资助学生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责任心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健全学生的人格,塑造更加坚强的心态和专业技能,不断推进发展。

(三)创新资助管理新理念促进发展型资助的提升

理念作为行动发展的先导,是进一步指导制度、政策、组织的重要保障。著名的马斯洛曾经明确指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是逐渐呈现递进关系的,在一个人处于较低层次的时候,其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有更高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现当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国家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投入比例也随之不断提升。从经济水平来看,有效的保障了贫困学生后期的学习需求,但是,在现有的资助理念以及措施上还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发展型资助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势在必行。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树立起发展型这一资助管理理念,精准把握高职院校中立德树人的根本内容,将精准扶贫作为发展的核心要义,不仅仅需要注重对学生物质经济的资助,而且还需要将扶贫、扶智、扶志三者有效结合,注重资助育人的重要功效。其次,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依托发展型资助要求,构建具有丰富性、形式多样的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学生自立自强,不断发展。

结论: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资助育人的历史使命。做好这样一想工作,能够更有效的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提升其综合能力,促使其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发展型资助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已经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范式,也必将在全新的发展背景之下得到更好的推广,并趣多更高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中的精准育人转向[J]. 展伟.  江苏高教. 2018(06)

[2]高校精准资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对22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 胡邦宁,杨靖旭,吕晨,张旋.  经济研究参考. 2017(34)

[3]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 代蕊华,于璇.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7)

[4]中国现代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30年回望[J]. 赵建军.  教育财会研究. 2016(06)

[5]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初探[J]. 吴朝文,代劲,孙延楠.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12)

[6]论信息化学生资助模式构建[J]. 郑玉莲,徐建龙.  皖西学院学报. 2015(04)

[7]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架构与实现[J]. 孙玲玲.  电子测试. 2020(18)

[8]云计算环境下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 李宏伟,王博.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作者简介:冼盈盈(1983.5~),女,汉族:海南省海口市,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