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常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防范措施

顾红霞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250000

摘要: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施工重要的工作,需要有效防范工程施工存在的合同纠纷,首先明确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有效措施处理纠纷。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防范措施

前言:建设工程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周期较,施工合同纠纷比较复杂,对于施工合同纠纷,针对相关风险需要及时防范,严格分配建设企业和施工企业责任,完善合同内容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从而避免由于施工合同纠纷造成经济损失。

1常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

1.1黑白合同纠纷

所谓黑白合同,是指施工合同双方本着自身利益签署存在差异的合同,其中一份需要当事人双方共同保存,另一份作为登记备案使用,由当事人双方保存的合同是黑合同,登记备案的合同称之为白合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承包方会依据备案的白合同实时结算,发包方会依据当事人双方所实际执行的黑合同结算,造成了在具体的纠纷处理过程中存在了不同合同的问题,还存在没有唯一的依据理相关问题,最终导致黑白合同纠纷产生[1]

1.2工程质量纠纷

首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对于工程内容做了一定的要求,包括施工安全问题、施工适用问题、施工经济问题等,在工程项目质量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由于工程质量和造成的合同纠纷得到了关注和重视,导致质量纠纷的多样化。当事人双方在签署施工合同时合同本身存在问题,比如合同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准确描述和严格规定合同适应问题。

其次,建设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开支,会要求设计公司降低设计标准,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产生了违反规定行为甚至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为了确保双方的利益,会对工程项目以分包的形式向外发包,而没有经过验收而导致项目质量问题产生。

最后,施工企业欠缺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依靠挂靠方式或者为了获得项目施工权,会刻意压低中标价格,存在偷工减料行为,目的是为了缩减用工成本,最终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3法律效力纠纷

依据我国《合同法》对于合同是否产生自身法律效力有着明确严格规定,为了更好地处理工程施工合同存在的纠纷问题,需要依据施工合同纠纷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一些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并没有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建设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没有依据招标标准程序实施公平公正招标,很多时候已经内定中标人,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合理收取费用、不按规定转包分包行为,造成了合同不能发挥法律效力,导致纠纷产生。

1.4情况变更纠纷

建设工程由于工期较长,施工环境条件差异大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而具备自身特点,在具体的建设中,由于工程内容、工程规模、工程量、施工周期、施工进度、施工材料等因素产生变更,影响正常的工程建设,这方面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依据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在出现了施工情况变更以后,承包方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提交变更报告,如果不能及时提交,那么会被认为工程情况变更不会影响工程相关价款[2]

在具体的操作中,承包方会由于自身主观以及客观因素,不能及时提交工程价款情况变更报告,发包方会以此为理由拒绝工程情况变更的要求,造成了结算产生了纠纷。

1.5索赔纠纷

一般情况下,承包方的索赔是指对于不是由于自身责任而导致价款增加或者工期延长向发包方提出索赔要求;而相反的则是发包方向承包方提出索赔要求,表现在工期延长以及工程质量问题。

在建筑行业领域普遍存在的则是承包方向发包方索赔,主要由于地质条件不理想、督促施工、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涨、法律法规变动、工程变动等,施工的目的在于获得费用的索赔以及工期的赔偿。

此外,发包方向承包方索赔的类型主要表现在工期延长、质量不能达到合同规定,导致合同双方当事人产生索赔纠纷。

2常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防范措施

2.1提高建设企业业务水平和管理质量

首先,建设企业需要注重对管理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邀请工程技术专家以及法律专家实施相关培训教育,以此提高管理层的业务认识和业务水平,注重对质量验收、安全管理、合同签署以及法律法规等的了解,不断完善建设工程有关文件,确保建设企业自身利益不受到影响。建设企业需要依据法律法规严格制约资质预审和评判专家具体工作,探求行之有效的评判方式,及时查明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不当行为,严格抵制转包、串标等行为,确保招投标工作更加公平公正[3]

其次,建设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质量,建立与施工合同管理相融合的管理架构,健全信用管理评估体系,完善应收账款绩效考核体系,注重对工程经济效益的管理工作,推进项目的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从根本上防范施工合同纠纷风险出现。

2.2提升施工企业整体素质

首先,施工企业需要注重施工人员团队建设,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认识以及技术水平,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从而可以防止人才流失。

其次,施工企业还需要依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施工材料和设施设备的采购加强监管,升级施工工艺以及设施设备的应用技术,加强安全施工防护工作,依据相关规定办理施工交通、卫生等手续,文明施工,防范质量问题导致施工合同纠纷的产生。

最后,需要提升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制定职权相一致的岗位责任负责制,完善从业人员个人资料、施工材料、设施设备等形成的管理体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可以防止在施工中不按规定施工行为产生,打造施工企业品牌,应用云技术、物联网技术、ERP技术等提高企业产能效率,缩减生产建设成本,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2.3有效实施合同管理

有效实施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防范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意义,需要注重施工合同的制定,具体的内容要全面体现,严格依据合同标准完善,因此在制定过程中需要依据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工程建设规范等内容,尤其是对于建设工程的分包、转包等内容要严格规定,确保施工合同不会产生风险。除此以外,还需要与招投标文件内容相吻合、相匹配,避免黑白合同问题产生

结语:综上所述,需要明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以此应用有效防范措施,包括提高建设企业业务水平和管理质量、提升施工中企业整体素质、有效实施合同管理,保证合同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潘福仁,周赞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2]杨萌.建设工程合同常见纠纷及解决方法.居业.2018(1).168-169.

[3]汪迎玉.常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防范措施.重庆建筑.2016,15(5).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