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探析建筑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马士柠 1 张义莉 2

新疆油田公司明园物业服务中心新油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对施工中裂缝的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裂缝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具体控制方法及管理措施,为提高建筑业整体质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材料

如何更好地解决建筑物裂缝的问题是目前最为首要的事情。导致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裂缝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分为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应力裂缝、沉降裂缝和设计裂缝五种形式,必须详细分析可能产生裂缝的因素,正确评估和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才能够合理地解决、控制和减少裂缝的发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一、产生裂缝的因素

1.设计因素

设计是决定建筑质量如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建筑盲目追求低成本,考虑问题不周全,这样就导致了建筑结构上存在诸如钢筋截面小、板厚过薄、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再者,建筑的立面变化越来越丰富,功能愈加多样,使得建筑布局复杂且多变。设计中拉伸点和浇带的设置不合理,板内多功能预埋导管布置集中,都导致了板房实际厚度的减小以及钢度不符合规定要求。设计中未充分估计施加在构件上的预电压,导致锚固偏心、过度应力和裂缝。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构件收缩。同时,混凝土过高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 原材料原因

混凝土是由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石、水和气体组成。以下情况经常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加,从而裂缝:

(1)粗细骨料的含泥量过大、骨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

(2)骨料的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

(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

(4)收缩水泥比普通的盐酸硅水泥大,粉煤灰和铝土矿水泥的收缩值较小,水泥的收缩较大,而且水泥质量和混凝土强度越高,细度越细,对混凝土刮伤的影响越大;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越高,混凝土的脆性越大,越容易开裂。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在技术实践中,产生裂缝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混凝土的这一方面,特别是水泥类型选择错误。

(1)混合比中的水灰比(粘合剂比)过大。

(2)每立方米水泥量越大,用水量越高,水泥软管的体积越大,磨合越大,收缩越大。

(3)在配合比设计中错误选择砂率和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可行性偏差,导致混凝土骨料质量差,积水和收缩增加。

(4)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施工现场含量的选择不正确。

4.施工影响

施工因素对裂缝的形成有很多影响,如浇筑不当、维护不当、施工荷载异常、支护措施不当、改进不当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当墙体、柱等竖向结构分层浇筑时,如果浇筑速度过快,下部混凝土会在硬化初期沉淀,并产生交叉裂缝。振动不足的构件处的混凝土结构相对松散。高温干燥气候下高抗水泥浇注砖结构混凝土,如果浇筑后不及时硬化,容易发生塑性收缩和早期干燥。

5.多次墙体加固,使得建筑变危房

许多建筑物不再能够针对以前分析过的地质条件进行设计,在挖槽之后不能及时处理膨胀土,使其经受雨水浸湿后膨胀更加的明显了。虽然为了进行墙体加固的程序,处理不完善也是建筑裂缝产生的一个原因。

二、裂缝预防及控制措施的分析

1.结构设计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在建筑设计中,温度收缩也会导致电压集中。此时,必须进行对应的方法实施,以形成逐渐变化的过渡形式,并确保其稳定性。如果平面中存在缺口,则必须适当加固缺口周围地板的钢筋。根据相关规范适当布置拉伸点和后浇带。如果可能,设计接头可调整为低应力和低冲击的部件,将裂缝引至此处,然后进行集中处理。非屋面瓷砖的吊顶固定也应采用双层双向钢筋,对于阳台面板,由于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很大,必须使用双层织物和双向钢筋;温轧带肋钢筋分布紧密,既可避免光滑圆钢被踩踏变形的缺点,又可加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大、小外角的地角应以原钢筋为基础,上下表面应安装7根径向钢筋,防止地面形成45度裂缝;在混凝土梁的两侧,必须使用足够的腰部钢筋,以确保200mm的距离。设计师必须根据科学、合理和责任的原则,确保施工的功能性和安全性,避免断裂。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结构加固使其稳定。结构加固法主要强化混凝土的截面面积,预应力加固和支点加固,混凝土补强加固这几种办法。

2.原材料选用中的预防

原材料的质量是跟建筑物的建造是否成功有很大关系,应采购质量最好、性价比好、价格合理、由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大型水泥厂生产的水泥。我们不应该只选择便宜的水泥,便宜的水泥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这也是有后患的,稳定性差的水泥不得用于搅拌混凝土。用于混凝土的砂石骨料应包括具有小空穴和良好分选的材料。为优化分选可采用多种不同粒径的骨料,密实度好、便于施工和浇筑的分选为最佳分选,同时,必须严格控制砂砾污泥含量。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进行,防止混合点的砂石骨料含泥量过多。应指定专人用清水冲洗砂石骨料,以控制骨料温度过高和污泥含量。

3.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根据渗漏缓冲过程、施工现场构件的操作水平和断面,合理选择混凝土工程的坍塌程度,根据原材料质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如现场砂石,并协助维护现场部件。改善骨料级配,添加粉末或超塑化煤,以减少水泥消耗和水化热;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必须及时覆盖和硬化。对于大型表面或实心混凝土板结构,可选择蓄水;草袋和良好的保水性能被用作覆盖材料,并安排专人保证混凝土湿度和外部供水,以减轻混凝土的干缩,以减少混凝土导致裂缝问题出现的机会。在覆盖之前,应制作二次薄膜。对于24小时连续灌溉和硬化,应在覆盖硬化验收前7天安排专人进行。接下来的7天,每天不能少于7次的浇水进行硬化,或者混凝土表面默认必须保持湿润,以避免收缩。混凝土的隔热对于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为重要。混凝土必须在浇筑和成型2D-3D后硬化,然后在混凝土构件上进行施工工序。此时,负载应尽可能轻。如果确实需要增加重荷载,也应尽可能分散。同时,在拆除模板底部支撑之前,必须提供模板强度试验报告,以满足模板抗降解标准,严格的施工监理,规范了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作混凝土外观无任何起伏和孔洞处理,施工质量优良,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有利于减少内外温差、缓解降温速度,从而减小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增大和应力松弛发挥作用,可以避免混凝土因表面干裂而产生的塑性收缩。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其中心温度之差不大于 25℃。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如遇风雨天气,应搭设防雨彩条布进行遮盖,同时应保证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

结语

现代工程结构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项材料就是混凝土,在我国机械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许多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裂缝,这很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认识到控制管理建筑裂缝的重要性,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裂缝控制一直是开发商和施工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将如何控制裂缝的问题是一大头疼的事,本文分析了裂缝形成的常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施工企业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各个方面,以避免在建筑行业中出现裂缝或在允许范围内对裂缝进行管理。以高质量完成施工,确保建筑质量,树立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梦珠.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08).

[2]李慧苹.建筑常见开裂及处理方法【J】.四川建筑科技,2020,(09).

[3]陈小鹏.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止【J】.科技资讯,2021,(11).

[4]苏筱.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J】.消费导刊,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