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和微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超滤膜和微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吴天配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超滤膜技术、微滤膜技术操作的应用可行性范围不断拓展提高,在现代工业发展行业中,依据可参照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应用在污水处理中综合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发展趋势水平快速。特别是在含油废水、纤维废水、金属废水等污水处理操作的效果明显,市场认可度高。本文将针对超滤膜、微滤膜的实际操作规范要求进行评估,需要综合实际的实际操作应用效果,研究超滤膜、微滤膜的不同污水处理方式,结合相关的应用技术规范要求,提出符合实际发展建设趋势的操作方案。

关键词:超滤膜;微滤膜;应用

引言

超滤膜、微滤膜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两类污水处理方式,参照液压分离的操作规范过程,需要从原理的操作本质差异入手,采用筛选测定分析分离的方式,研究超滤膜、微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依据膜工艺进行分离,可以实现低成本、低能耗的环保优势应用。采用简单、普及率高。超滤膜、微滤膜在经过多方面的技术工艺发展与提升后,实现技术应用的大幅度发展。自60年代开始,超滤膜在美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业单元技术过滤方案。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超滤膜、微滤膜的技术需求量不断提升,快速的推动了全面化过滤膜的融合操作应用,构建符合过滤合成的基本操作要求。

1 超滤膜、微滤膜的基本概念

超滤膜、超滤膜是由nm、μm级别量的颗粒分子构成的,在成膜工艺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但成膜工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析,参考超滤膜的工艺,需要采用层级化的结构规范操作处理方式,通过孔径位置进行多层、多孔的组成,实现过滤、过筛的效果作用,同时达到支撑的目标。微滤膜采用对称膜工艺,常见的是曲孔膜,其结构工艺多以相互连接的孔缝隙海绵为主,使用毛细管作为成孔的重点,经过膜孔的垂直贯穿后,达到对称微孔成膜贯穿。

超滤膜、微滤膜在工业、食品、生物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综合规模范围的发展与扩大,其发展应用也随之发展。工业生产化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中,含油的废水是容易乳化的,采用一般的处理方式不容易处理。油和水主要是采用分散游离状态存在的,乳化、溶解是对废水分解的主要方法。

1.1 使用金属加工废水处理的操作方式

在金属加工操作中,乳化油废水操作工艺不高,但含油的综合浓度水平较高。操作椒切复杂,表面含油活性材料、悬浮物等。废水的操作方式主要采用乳化的方法,油滴的大小控制在1μ以内。金属工艺废水在超滤器的过程中,去除废水的同时,破坏膜的组织结构。对于单油分子,可以通过调整分子质量大小实现超过滤的操作。油水截是存在足够的张力的,油分子小可以通过,非杂质分子大不可以通过。超滤膜的渗透过程,可以过滤30%-60%左右的浓缩液,过滤效果较高。

1.2 油田含油过滤污水处理操作

油田的总体油污水平比例较大,占总油田污染比例的80%以上。参照油田废水油量的处理要求,对超出国家标准的排放比例水平进行除油调控。隔油法是对大分子的油滴进行处理,无法消除可解决油的困难比例量。生化法的整体占地面积较大,能耗量较高。采用分布网法可能导致堵塞,活性炭的整体成本量水平增高,导致活性不容易再发生。面对空纤维化的超滤操作技术规范要求,需要调整操作压力控制在0.1MPa范围内,控制污水的温度在40℃以上,提高膜的偷税作用,再经过120L/㎡.h比例关系下的操作后,废水处理可以达到最佳的排放操作标准要求。

油污水处理工艺操作中,需要及时调整注水控制量。通过采用空纤维过滤装置的操作,控制规模大小,满足低渗透油层的实际注水比例水平,以达到水质操作的规范要求。

2 废水工业操作的应用方式

按照工业操作的发展评估要求,纤维废水占全部工业废水比例的1%左右,废水具有较高的COD比例值,其中包含较多的悬浮物和附着物。染料、废水、染色废水等都是常见的废水。参照国内外的各项技术操作要求,需要根据纤维工业废水的试验操作方式,结合实际生产运行流程,制定完备的额操作方案和装配标准要求。

3 金属电泳过程中的废液处理操作

金属电泳涂漆过程中,如果带电金属浸入到装置中,带电经过反作用和电荷内,异电层吸附作用,涂料可以在表面金属形成涂层。金属吸附作用中,经过有效的清洗后,捞出再使用超过滤组件,经过过滤后,浓缩液返回到池子内部,对涂料浓度进行调整,达到清洗被涂比例物件的要求。

4 味精废水的操作处理应用

味精是重要的调味剂,我国也是重要的味精生产商,味精的加工中原材料使用淀粉、尿素、硫酸等,但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PH值在1.5-3之间,COD含量在8000mg/L左右,SS含量高达2000mg/L左右,且菌体含量比较高。为了提高味精的加工工艺,降低废水量,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依据各类操作工艺和发展要求,需要在合理投资的比例量控制中,重视设备的评估和调整,避免后续处理排放无法达到标准要求。

国内主要采用膜渗透废水的操作工艺,但实际过滤效果不佳。而是用超过滤膜的方法,去除过滤菌体量达到98%以上。过滤透明度高,经过超过滤工艺,可以对味精化工的废水、超过滤的菌体进行有效的处理。在超过滤工艺操作规范中,需要参照纤维超过滤膜的实际细菌比例量,对工业排放比例水平进行评估。重视开展味精加工污染排放的工艺操作规范管理要求,依据相关的实验基地数据规范,调整纤维超过滤的工艺,提高味精废水的有效处理工艺。

5 膜生物反应的操作应用过程

按照膜生物反应作用要求,对膜组件、生物反应组件进行融合,明确生化体系的规范要求。按照超过滤组之间的工艺体系方式,使用超过滤膜组替换原有的活性污泥工艺体系,注意对超过滤膜组件的二次处理。在膜的反应工艺分析中,依据生物化反应器的综合混合操作,调整分子质量变化要求,加强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处理完整度。在反应活性浓度操作中,需要不断提升有机物的处理效果,调整膜过滤范围,控制生物反应作用下的污水、废水的处理工艺。

膜生物反应主要使用分置膜生物反应器,其综合能耗较大,运行的实际费用较高。根据单体水处理的能耗是传统工艺的15倍以上,而MBR淹没式的一体化结构中,对膜组件进行生物反应操作,经过空气搅动后,膜的表面产生错流,经过混合气流向上流动操作,对膜表面进行及时的剪切操作。胶体颗粒离开膜的表面,从能耗比例水平上分析,在一体化的膜生物作用下操作效果更加,符合膜生物作用的操作应用规范要求。

6 胶塑化超过滤强化金属废水的操作方式

胶塑化超滤是一种新型的活性技术,在工业化废水中注入的浓度如果高于临界活性浓度的活性剂,在使用胶束表面负载荷量的评估下,调整现阶段的废水静电作用效果。

采用截面分子质量调配方式,控制分子质量的超过滤膜效果,调整金属离子的原有活性。在表面使用二十烷基硫酸钠SDS,可以有效的分离各类金属离子。莫渗透的速率水平与纯水处理水平相同。研究表明,采用天然的脱氧胆酸、卵磷脂作用,作为活性剂,分离效果更加。

7 超滤膜、微滤膜的未来发展

以环保、使用简便、寿命长等优势,超滤膜、微滤膜的应用更加广泛。随着污染分离消除率水平的提升,投资量逐步减少。依据现有的酸碱度、温湿度等基础要求,调整现阶段的抗氧化效果,及时处理工业化流体的各类污染物质,以保证无机膜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超滤膜、微滤膜是目前市场较为认可的污水处理应用方法。采用联合生物技术应用,符合当前市场分离污染的方法要求。有机膜对于酸碱度较为敏感,抗溶解性、抗氧化力水平差,未来将有更加优质的工业流体实现对污水、废水的工艺操作。

参考文献

[1]王静,张雨山.超滤膜和微滤膜在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水处理,2001(03):4-8.

[2]杨晓今. 帘式超滤膜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4.

[3]蔡虹.超滤膜和微滤膜在生活污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给水排水,2002(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