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击危害及防雷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110kV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击危害及防雷技术

曾涛 饶瑛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兴义供电局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铺设范围不断增大。在电力输送过程中,自然界雷击问题是影响输电稳定的最大因素之一,为了保障输电线路不受过多雷击影响,本文详细分析雷击对输电线路的主要危害,并提出具体的防雷方式,以此为电力部门提供一些参考,降低雷击问题对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110kV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击危害;防雷技术


引言:110kV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是主要的电力输送方式之一,在线路输送过程经常要通过恶劣环境区域,其中雷击问题是影响电力输送稳定的主要原因。因此,输电线路在架设过程应详细调查与规划铺设路线,经过雷电频繁区域应运用针对性防雷技术,降低雷击损害,为电力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1雷击对110kV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危害

雷击问题在一些特殊区域无法避免,一旦110kV输电线路受到雷击,电力供应则会无法稳定运行,导致大面积用户出现停电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稳定性。其中雷击问题对输电线路造成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种:

第一,直击危害。输电线路未设置专业防护装置,雷电直接对线路造成危害,为雷电直击危害,其主要表现是雷电对线路直接击中、损害,雷电携带的大量电流会对输电线路的接地电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不过通常输电线路会在雷击频繁区域安设防雷装置,这种直击问题出现较低,对整体的输电线路危害较小,不过雷电携带大量电流,会对直击区域造成严重损坏,若是直击到防雷装置上,此区域电位值降低,反击问题几率较低[1]

第二,反击危害。输电线路中杆塔、电线杆、避雷装置受到雷电反击时,会形成强雷电流,这种电流会迅速击穿大地,导致接地电压在短时间内增加,同时,还会在输电线路上形成高感应电压。因此,雷电反击问题危害性较高,产生放电电压会迅速增加至十几万伏,电流增加至几万安,会导致电力设备在高温影响下,发生融化或烧毁情况。其中,在输电线路中反击危害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在塔顶附近,会让输电线路出现频繁跳闸,对输电线路的稳定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第三,绕击危害。为了降低雷击问题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现阶段,输电线路主要使用两种防雷方式:一种是,避雷线,另一种是,避雷针。不过在实际应用中,线路还会发生雷击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雷电绕过防雷装置,直接对导线造成影响,形成绕击危害。这种危害多发生在线路复杂或稀疏区域,其表现为线路会发生一系列闪络现象,促使整体线路都无法正常供电,无法满足人们用电要求,对社会发展造成阻碍。输电线路中出现绕击危害,雷电流还会绕过防雷设施在杆塔作用下,将电流传入地面,绝缘子会烧毁,进而会对周边生活的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2防雷技术具体应用

2.1科学设置线路走向

自然界发生雷电天气通常没有可控手段且不存在任何自然规律,不过根据多种调查工作经验,可以明确不同区域出现雷电天气的频繁几率,总结出哪些地势会更容易发生雷电天气,例如:森林茂盛区域、大型水库、峡谷顺风区、部分山区等等。同时,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电阻存在差异,极易发生突变情况,导致雷击情况出现,在这些区域内铺设输电线路极易受到雷击损害,即使安设防雷装置,还会出现一些雷击损害问题,无法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性。因此,输电线路找铺设前应对铺设区域进行详细调研,尽量避开这类区域,若是避开成本较高,需要在此区域进行线路铺设,应根据雷电与环境的实际情况,安设针对性的防雷装置,以此减少输电线路受到雷击问题的影响[2]

2.2合理装配防雷装置

在110kV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上安装防雷装置,工作人员应对线路中不同区域进行科学调研,明确雷电出现频率过高区域,在此部分进行重点安设,并与线路绝缘部位串联连接,以此发挥出最佳的防雷效果,避免绝缘子出现闪络情况。此外,在安装避雷装置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线路与环境的综合因素,分析装配方式以及经济效益,合理运用防雷装置数量,促使在最低成本投入下,达到预期的防雷效果。在输电线路中最易受到雷击损害的部件是线路杆塔,工作人员应在杆塔附近安设适量的绝缘子,通常数量在2个左右,增强输电线路的绝缘能力。绝缘子主要运用合成型绝缘子,其具备性能强、防污性高、容易维护等诸多优点,不过在雷击问题经常发生的位置中,运用这种绝缘子会出现经常跳闸问题,工作人员应对合成绝缘子加以完善与改进,使其更符合输电线路防雷效果。

2.3安装自动合闸装置

在自然环境中,雷电现象发生时间十分短暂,对输电线路造成雷击,通常不会发生多次同一位置雷击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在输电线路受到雷击后,线路会自动跳闸避免雷击问题造成进一步危害,这种闪络危害会在短时间内消失,通常会运用人工方式处理线路跳闸,工作人员无法迅速到达跳闸位置,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与安全,因此,为提升合闸效率,在铺设输电线路时,应科学安设自动合闸装置,同时,还要增强对线路的继电防护。在线路出现雷击跳闸问题后,自动合闸装置会自动工作,达到相关标准后会自动工作实现合闸,保证电力供应能够快速恢复,提升电力输送稳定性,避免电路由于跳闸问题对用电户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2.4标准架设耦合地线

经过对雷击闪络反击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明确其中相关原理,工作人员根据原理,可以运用提升耦合系数的办法,减少电感强度与接地电阻值,为提升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奠定良好基础。提升耦合系数的具体方式需要对耦合地线与架空地线加强布置效果,不过雷击问题一旦出现,极易构成不稳定电磁感应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要根据杆塔的接地电磁感应强化手段,进一步增强线路的耦合地系数。同时,在雷击频发区域,应在附近设立架空地线,促使输电线路在受到雷击后,可以根据耦合分流方式,将对雷击电流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减少雷击对杆塔耐压值,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5安设垂直电极

在输电线路中,一些区域的中土壤电阻率过高,雷击问题会大幅度提升,为了转变这种情况,电力部门可以采用安设垂直电极进行防控。具体安设方式主要是在输电杆塔周围安设符合实际情况的垂直电极。通常埋设深度在半米左右,杆塔材料为水泥时,可以将垂直电极安设在距离水泥杆塔底部4米远区域,铁塔类杆塔应安设在6米远。此外,垂直地极应预先使用角钢或圆钢加以处理,地极之间距离应控制在5米左右,科学的深度与距离,能够发挥出垂直地极散流效果,降低雷击造成的严重危害[3]

2.6增强线路绝缘

高压输电线路的铺设过程中,一些特殊区域会运用大跨越方式进行线路架设,这种情况所应用的杆塔通常为高杆塔,不过随着杆塔越高,雷击问题越加频繁。在高杆塔受到雷击情况时,顶部电位增高,电压变大,出现雷电绕击情况会增大,极易导致输电线路发生跳闸问题。基于此,为了控制跳闸情况出现,工作人员应在高杆塔顶部增设绝缘子片或是提升绝缘子长度,降低出现雷电绕击几率,同时,工作人员在标准情况下,提升跨越档中导线与底线的间隔距离,这种方式也能够增强线路的绝缘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输电线路中雷击损害是影响电力供应稳定的主要因素,其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不同种类危害,电力部门应充分认知到雷击问题的损害严重性,在铺设线路时,应对线路做出详细调查,尽量规避雷击频繁区域,若是无法避免,应该在雷击频繁区域,安设专业防雷设施,降低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损害,保证输电线路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袁晓飞.关于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20,000(004):P.1-1.

[2]李笑怡.防雷技术在输电线路设计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1):70-71.

[3]张滔,鲁岱,王红斌,等.11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防雷改造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v.36;No.189(09):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