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质量控制

何兵

阆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选取18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依循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90例进行常规检验,不进行质量控制;观察组90例进行常规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3.33%小于对照组15.5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期间实施质量控制,可提升血液标本合格率,减少不合格标本。

【关键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疾病诊断结果与治疗效果。但从实际情况可发现,临床检验之前,检验标本采集这一环节存在大量影响因素,若不能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则很难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1]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由医护人员完成,但这一阶段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如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受检者个人因素等等。若不能有效约束医护人员行为,提升受检者配合度,则难以保障标本实际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各个原因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这一环节,分析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选取18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依循单双数法分组,每组有受检者90例。纳入标准:(1)患者在本院完成血样采集与临床检验工作;(2)可提供完整临床资料;(3)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存在沟通障碍,无法正常沟通;(3)存在传染性疾病;(4)因多种原因无法配合采血工作。对照组有男49例、有女41例;最小、最大年龄是20-51岁,均值(35.68±8.17)岁。观察组有男51例、有女39例;最小、最大年龄是21-51岁,均值(35.81±8.19)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但不进行质量控制。

观察组进行常规检验与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策略如下:(1)创建质控小组:针对标本采集这一环节,检验科需联合各科室医护人员,创建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小组成立后,共同回顾近年来发生的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这一情况的诱发原因,追本溯源,明确医护人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制定解决方案,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其次,小组需统一学习临床检验相关要求、临床检验各个环节,掌握临床检验涉及内容。最后,针对小组成员,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培训,保证小组成员可充分发挥质量控制作用。(2)明确采集要求:因采血可在各科室门诊或住院部进行,所以难以进行统一管理。针对这一问题,各科室的质控人员可在空闲区域粘贴标本采集要求,持续影响医护人员,提升医护人员的标本采集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提升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再者,考虑到标本质量和受检者存在直接关系,受检者的配合度影响到血液样本质量。医护人员必须提前和受检者沟通交流,阐述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要求,让患者提前做好准备,保证血液采集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保证血液标本质量。(3)优化采血操作: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采血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血样采集要求进行采血。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将上肢作为主要采血部位。穿刺时需评估穿刺顺利性,若有血液凝固问题发生则需更换肢体进行采血工作。采样前,还需检查血样乘装容器,遵照相应规定准备容器,保障血样和容器的匹配度,避免容器对检验标本质量造成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采血量均为2ml左右,若采血量不足在会对血样质量造成影响,导致性质不稳定。所以,应尽可能采集足量血样,尽快进行临床检验,避免待检时间过长对血样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1.3观察指标

两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不合格指标包含采血技术不当、采血部位错误、采血量不足、送检不及时、血样溶血/乳糜血。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观察组90例血液样本中有3例不合格样本,对照组90例血液样本中有14例不合格样本,观察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n=90例,n/%,例)

组别

采血技术不当

采血部位错误

采血量不足

送检不及时

血样溶血/乳糜血

合计

观察组

1

1

1

0

0

3(3.33%)

对照组

4

3

3

2

2

14(15.56%)

X²值

-

-

-

-

-

6.345

P值

-

-

-

-

-

0.001


3.讨论

血样检验属于实验室检验中的常用项目,但对标本质量有很高要求[2] 。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要求,采集相应含量血样,控制血样放置温度与血样待检时间等,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临床检验样本的质量水平,才能保证样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但是,在血样采集过程中,有大量干扰因素存在,这些干扰因素均会对血样质量造成影响,最终导致临床检验出现误差,降低临床检验的实际价值。针对临床检验工作,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并在临床落实,无疑可规范采血操作,实现标本采血质量控制,有效消除采血干扰因素,提升采血操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避免采血技术不当、采血部位错误、样本送检不及时以及血样血量不足等问题的发生,提升血液样本的实际质量,提升血样检验准确性与可靠性。

由上可知,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优化血样标本的采集工作,可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现象,提升标本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娟,陶美伊,吴岚岚,等. 基于Donabedian三维理论的上呼吸道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2021,21(3):393-398.

[2] 钟康颖,廖娟,毛志刚,等. 质量控制指标监测和PDCA循环管理对急诊标本持续性质量改进的作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8):2295-2298.

[3] 祁佑亭. 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及检验前质量控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6):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