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8
/ 2

音乐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运用

王梦琪

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幼儿园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音乐?为什么要孩子们感受音乐?因为我们需要更好的去帮助和培养孩子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所以我们要抓住幼儿园的一切契机去帮助孩子们去更好的开展学习。

一日生活到底有很多环节,从入园开始一直到离园,它们都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可以更好的去帮助孩子感受音乐,从而辅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帮助孩子安抚他们的在园情绪;最后提升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听多了看多了,孩子积累的经验会更加的丰富。

一、入园与离园

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进,一个是出。入园和离园放音乐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去营造一个氛围,让他们喜欢上幼儿园的环境,让他们的身心都非常的轻松、欢快;第二,我们在学期初的时候通过音乐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去安抚他们的一些情绪,这也是音乐可以做到的。

在孩子入园时我们要放一些舒缓的、欢快的、悦耳的音乐,不适于太过于激烈,也不要太过于低沉或者是让大家太过于压抑的音乐。我们马上要开始今天非常愉快的一天了,要用首轻快的,有活力的歌曲更加合适。

离园时音乐的选择与入园的大致相同,但是可以更加的去贴合离园的主题,选择一些与回家相关的一些主题,比如:《天黑黑》、《天黑了回家吧》;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美抒情的现在和古典音乐,不一定要与主题相连,可以更好的去丰富孩子的经验。

在音乐数量上建议三到五首,千万不要单曲循环,永远都只播一首,因为入园离园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孩子听到音乐,听到不同的音乐,这样也能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音乐经验;这三到五首音乐建议大家每学期能够更换一次;上面两项都是针对全园的,同样我们在班级内也可以去播放一些音乐,这个音乐大家可以去选择与我们幼儿年龄阶段相关的、与他们经验相符的一些歌曲,比如最近小班要开展一些活动了,我可以直接选择我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音乐,借助这个时间让孩子提前去熟悉熟悉、了解了解,那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会变的更加轻松和简单。

二、进餐与喝水

首先是进餐,我们可以分为不同的时间维度,在进餐之前,我们通过音乐的渗透帮助去铺垫相关的音乐经验,丰富孩子的音乐常识是我们可以做的;在进餐中去选择一些适宜的音乐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去营设一个氛围,我们都说心情好了、愉悦了,我们吃的都会更多一些,所以它也可以帮助幼儿来促进食欲。

每天的餐前都会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孩子简单的进行一些谈话活动,带着孩子去铺垫一些相关的经验,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聆听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的或者是说我们在开展活动时会花费比较多时间的一些教学活动,可以从音乐的来源、音乐的风格、音乐的内容跟他们来进行分享。比如说中班要学习一个韵律活动,名字叫《印度舞》,我们除了让他们去跳会这个舞之外,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孩子肯定是需要去丰富这方面的常识的,首先《印度舞》,印度那边是一个国家,他们是生活在哪里的,他们的人在穿着上、在面貌上有什么特点,印度的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实这些环节我们都可以放在餐前这个过程中来很好的帮助小朋友去铺垫,你们来看一看他和我们有什么区别,你们来听一听印度的音乐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简单的说一说,不用像集体活动那样去组织,但是这个环节有了之后,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调动孩子的经验了。“你们来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他们是哪里人?”“印度人。”“那今天我们要和他们一起来学习一个舞蹈,属于他们民族自己的舞蹈。”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引到今天的活动中来了。这就是大家可以在餐前运用的一些零碎时间来帮助、辅助我们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些契机。

进餐中音乐的风格应该聚焦在平稳、明朗和舒缓,并且要注意音乐营造的氛围能够让我们吃饭的时候心情、整个状态都能与之匹配,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进餐时音乐的速度不宜过快,我们都知道,人的情绪会跟着音乐一起,节奏感很强的我们会忍不住的想要动一动,为什么我们跑步的时候会去选择一些非常动感的音乐、让我们感到亢奋的音乐,因为运动需要这样的音乐来激发我们的一些潜能。我们吃饭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氛围,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一种比较宽松的、轻松的环境进行一个熏陶,这是最重要的。当然,进餐中不能播放带有歌词的音乐,因为如果有歌词,孩子会忍不住的跟着唱起来了,但是进餐中孩子嘴里面有东西会噎到,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要尽可能的去规避一些这样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喝水时可以选择从歌曲内容上能够提示孩子,小朋友们一听到这个音乐就知道我该喝水了,用音乐去代替老师们的语言,会让我们的整节活动中老师更加轻松,孩子们的常规更加的有序,这是第一点;第二帮助孩子去养成良好的习惯,歌词里面渗透的一些内容会告诉小朋友们我们要多喝水,就会成为一个健康的小朋友。

三、午睡

午睡环节要放音乐,首先,我们音乐的选择时抒情舒缓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尽快的入睡,给他们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能够参与到并且真正的安神去进行午睡的环节。或许我们午休的时候会放摇篮曲,非常贴合主题,整个音乐的风格也非常像,但是不止中国有摇篮曲,全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它其实都有摇篮曲。我们重点不在于孩子去听懂歌曲里面的内容,最重要通过这种音乐带给他的情绪让他去得到安抚、让他的身心能够放松下来,去进入到睡眠的状态,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世界各地、各个民族的一些音乐带给孩子,里面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旋律都能让孩子去丰富他们的音乐。午睡环节选曲大家都会,但是要注意音量的控制。太小了不太合适,太大了会吵到小朋友,更让孩子不容易入睡了,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在播放音乐的设备上去在做好标记,无论是谁来都可以将音量播放到一个最合适的位置;控制好播放的时长,从孩子准备睡觉之前开始播放音乐到孩子入睡之后音乐就可以慢慢的结束了,我们不需要整个午睡环节都播放音乐;孩子准备起床唤醒的音乐要选择轻柔舒缓的音乐作为唤醒去叫醒小朋友们,避免小朋友们惊醒。

四、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也是我们可以去运用音乐的地方。孩子在户外去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我们通过音乐可以帮助他们去常设一个更好的氛围。我们听到音乐会忍不住的想动,同样的思路,孩子在动的时候如果有了音乐的加入,相信他们更容易调动自己的身体,同样也可以更好的去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一般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大家常去做的第一个是晨操活动,这是一定会有音乐的地方;还有就是在开展户外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现在都说户外活动不能少于两个小时,我们除了晨操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些户外的自由活动或者是集体教学的活动。

首先是晨操的部分,从刚开始的热身到中间的大篇幅的运动量以及最后运动完之后的放松环节。热身环节之前孩子们的身体还没有被调动起来,所以我们要通过热身帮助孩子去让自己的身体活起来、热起来。所以这个环节大家选择的音乐要是比较轻快、比较明朗的,让人听着就比较像参与进来动起来的。比如说在我们自己音乐活动当中孩子集体活动开展完了我们在出去做一做进行一个巩固,同样又能达到热身的目的。除了活动当中的老师们也可以去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大家觉得适合来去做热身的。

孩子在经历完基本环节后就是放松环节。在基本环节高负荷的运动量所以我们需要靠放松来帮助孩子平稳他们的身心、冷却他们的身体,为我们接下来的一日生活活动或者是学习活动去做好准备。那么放松环节的音乐肯定是节奏相对于比较的舒缓、比较轻柔的音乐,让孩子能够真正的平静下来。从音乐上风格有了一些区别,动作相比之前的活动换成了延展性比较多的动作,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们去拉伸他们的肌肉,让他们的身体得到放松。

在《指南》当中明确的指出了在三到六岁幼儿这个阶段,小班孩子他们需要去辨别以及被周围的事物、声音所吸引,了解这些声音;到了中班要学会去辨别喜欢倾听声音,并且能够去认识声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到了大班年龄阶段,孩子能够去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并且产生一些联想,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在组织一些户外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时节、不同的一些天气、包括我们不同的一些自然现象让孩子学会去观察,学会去聆听,比如说春天到了小朋友们听一听春天都有谁在大自然当中唱歌,它们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待会出去做游戏的时候一起来找一找吧。

五、盥洗和如厕

盥洗时播放音乐可以养成孩子、提醒孩子主动洗手,并且培养孩子的习惯。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宜的音乐,可以很好的去提醒孩子洗手的一些步骤,用音乐代替老师们的话语,可以让孩子更易于去接受。

如厕运用音乐可以培养孩子如厕示意,就是我好像有上厕所的感觉了我要告诉老师,以防孩子尿到裤子里;培养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衣服。

在我们的一日生活当中还有一些环节可以渗透音乐,比如说每节活动在开始之前可以通过音乐组织教学,还可以在孩子进行区域活动或者玩玩具的时候来去提醒他们收放玩具。

生活当中音乐无处不在,那么幼儿园当中我们也可以让音乐无处不在,音乐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我去开展集体活动让孩子唱会一首歌,音乐是潜移默化的可以带给孩子非常深远的影响,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非常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