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体育品德”目标的评价内容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8
/ 2

体育教学“体育品德”目标的评价内容体系构建

张翔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10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体育教师除了指导相关体育技能之外,还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及健康行为三个维度。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体育品德的培育,通过构建科学的体育品德评价内容体系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品德。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品德;评价体系;构建

2014年,教育部指出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身心发展特点明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并加强各学科衔接,将核心素养落实到不同学科中。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健康体魄,但很少有教师会在体育品德方面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在体育品德方面较为薄弱,这与核心素养教学观不符。因此,需要加强体育品德方面研究,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科学、合理的体育品德内容评价指标,从而完善体育教学。

1.体育品德内容概述

体育品德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综合体,是体育教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路径[1]。有学者认为,体育品德包括体育品格、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三大类型,具体又可分为法制精神、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竞争精神、拼搏精神、合作精神等内容[2]。还有学者将体育品德分为个人品格和群体心理两类,又细分微勇敢、顽强、遵规、团结、拼搏都能够[3]。本文主要将体育品德分为两类,分别是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具体细分为团结合作、竞争拼搏、遵规守纪、勇敢意志、顽强精神、宽容态度六种。以下为笔者对体育品德的内容解读:

1.1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主要包括团结合作精神、竞争拼搏态度、遵纪守法素质。第一,团结合作精神就是乐于助人、善于合作的互助精神,是个体社会性交际的重要精神品质。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需要个体间互相交流、沟通及帮助,因此团结合作是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体育品德内容之一。例如,在进行篮球、排球等计提项目时,每个成员都承担者重要角色,只有互相帮助他人完成任务,才有可能获得胜利,因此需要妥善处理好个人需要及团队需要,提高学生参与度及贡献意识,才能加速学生良性社会化进程。

第二,竞争拼搏指的是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从体育运动来看,这是一项竞赛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名列前三的才有奖励。因此,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各自潜能,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敢于与他人竞争,通过跨越种种困难获得成功。因此,竞争拼搏精神是重要的体育品德之一。

第三,遵规守纪也就是遵守体育规则与道德,这是每个运动员都需要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与社会公德有异曲同工之妙。体育赛事非常注重规则,通过严苛的规则才能保证体育赛事的公平、公正,才能促使体育竞赛能够顺利开展。体育竞赛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存在假球、黑哨、服用兴奋剂等不良现象,需要依靠严格的规则来降低此类行为。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尊重规则、遵纪守法等品德,使其形成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2体育品格

体育品格主要包括勇敢、顽强、宽容等优秀品质。第一,勇敢指的是敢于挑战自我与对手的勇敢精神,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敢于尝试、敢于亮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实力和运气都是影响最终成绩的重要因素,敢于挑战,不会被强敌吓倒,才有可能获得胜利。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包括自身身心困难及外部因素带来的困难,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前进。

第二,顽强主要代表的意志方面的品格,通过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有助于形成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学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渐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并始终脚踏实地,努力缩小与他人的差距,保持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信念,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运动行为。

第三,宽容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格,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他人与自我,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人生态度,能够一直保持较为沉稳的态度,有助于戒骄戒躁,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客观分析问题。体育运动是一项集体活动,团队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因此需要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引导学生将心比心,不能一味埋怨队友,而是采取包容、积极心态鼓励队友,这样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更好发挥自身能力。

2.体育教学中“体育品德”目标指标体系构建

2.1构建依据

党十八大和党十九先后提出“立德树人”、“修身立德”等基本精神,这为体育品德目标评价体系构建提供指标依据。体育品德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构建体育品德目标时就是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在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为进一步深化体育品德具体指标的准确性及操作性提供参考。

2.2指标体系具体构建

让体育品德目标与评价体系有效对接才能提升体育教学的实践价值和意义。因此,需要探究体育品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体育品德目标又是什么,这样就能实现体育品德目标与评价体系有效对接,提高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从前文可以了解到,笔者将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两个方面,因此可以结合两者来构建体育教学中体育品德的评价指标,分别是团结合作、竞争拼搏、遵规守纪、顽强、勇敢、宽容,以此为评价指标。

3.体育教学“体育品德”目标的具体评价方案

3.1强化师生沟通,明确体育品德评价标准

体育品德的目标不在于了解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定量化评价,如跑的多快、打的球有多好,而是在于了解学生的形成哪些优秀品质。相对于看得见的定量化评价,定性评价难度更大,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实际进行评定。因此,需要加强师生沟通,共同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并提高学生对体育品德评价内容的认识,并清楚理解具体内容及要求,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向体育品德方向发展。

3.2引导学生自评,构建自我评价档案袋

根据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将教学目标分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种。但在现实体育教学中,教师大多只注重前两种,忽视了体育品德的培养。为了有效落实体育品德目标教学,体育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与最终评价相对接,将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也落实到每节课中,重视学生形成性评价。另外,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自我成长记录档案,并以此为评价体育品德的依据,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后落实体育品德,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

3.3明确指标权重,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如果只是简单的明确体育品德目标评价指标而不加以改变是很难切实落实评价内容。因此,体育教师还需要解决6个指标权重问题,结合单元实际教学内容及特点判定不同指标权重。例如,如果是关于团队协作的球类运动,教师可以将团结合作、竞争拼搏、遵规守纪、顽强作为评价重点,分别占据2(总分为10),然后将勇敢、宽容的指标权重设为1。如果是关于个人竞技类,如跑步,则可以将竞争拼搏、勇敢、顽强、遵规守纪等设为2,另外两个设为1。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方式优化传统评价模式。但是,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同学互评是否真实、客观,避免部分学生因个人因素给出错误评价。

参考文献:

[1]尹志华.论核心素养下体育品格与体育品德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39(12):4-7.

[2]李启迪,齐静,王章明.体育教学“体育品德”目标的评价内容体系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08):131-137.

[3]汤利军,蔡皓.基于“立德树人”的我国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0):75-80.

作者简介:张翔,男,1982.03.17,籍贯:山东省威海市,单位:威海职业学院,教师、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