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7
/ 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

叶青青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上海 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上海 200240

摘要:高等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以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实验室的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校级重点实验室等,对高校的科技创新和教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重要保障。【1】在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联合制定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提出双一流建设的任务包括: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2, 3】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对我国高校中的各类重点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以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实验室的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制度文化是实验室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包括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环境文化可以激励实验室成员学习继承优秀的实验室传统和理念思想,包括文化墙、宣传展板等;精神文化能激发实验室人员奋发向上、实践创新的内驱力,包括奖励机制、学术氛围等。通过对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将实验室成员的个人发展与实验室的整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促进实验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的作用。【4】


一、实验室制度文化建设

实验室的制度是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教学活动、学术交流、仪器设备共享等的重要依据。结合实验室的功能和定位,实验室规章制度应该涵盖实验室章程、学术委员会章程、人员聘用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仪器平台制度、国际交流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常规制度。

顺应“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还应该配合人才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如建立实验室常规培训体系、优化实验室考核评价机制。常规培训体系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培训和实验室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等,促进实验室人员规范和积极地开展科研工作。优化实验室考核评价机制,是指建立实验室成员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激励实验室成员的科研工作,也是实验室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实验室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导向作用。实验室还应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制度,形成有效的学术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端正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使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投身于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之中。

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验室规范管理的行为准则。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可以保障实验室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行。通过加强实验室的制度文化建设,保证实验室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实验室环境文化建设

实验室环境文化是实验室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累与沉淀,是实验室自身特色的体现,实验室通过对环境的改造为成员构建出更好的工作场所。优秀的环境文化能够激发科研创新,加强实验室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

实验室的环境文化包括文化墙、宣传栏、宣传展板、宣传册、名人名言等。文化墙可以展示实验室发展历程、规模架构、科研队伍、研究方向、科研成果、获奖、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仪器设备、学生活动等内容;宣传栏可以张贴实验室的学术活动海报、各类活动公告等;宣传展板可以定期根据实验室组织的活动制作,比如安全宣传展板、科研成果展板等;宣传册是实验室对外交流活动的名片,体现实验室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能让实验室以外的人员全面地了解实验室,探索合作契机;名人名言应与实验室的研究领域相对应,树立榜样的形象。通过全方位的实验室环境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实验室成员学习传承优秀的实验室传统和理念思想,形成积极奋斗、团结进取的价值取向,促进实验室产出优秀科研成果。


三、实验室精神文化建设

实验室的精神文化是实验室文化的核心,体现在实验室每位成员身上,比如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刻苦专研的科研精神、立德树人的育人精神等。实验室精神文化是实验室在开展各项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精神风貌,优秀的精神文化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对实验室的团队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实验室的精神文化建设可以从构建科研奖励机制,建立良好学术氛围,加强实验室开放合作等方面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可以激励实验室成员创新,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提高转化应用;良好学术氛围的构建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型的学术活动实现,比如举办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院士讲坛、学术报告、科研团队沙龙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实验室成员把握学术前沿、提升学术视野,从而促进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实验室作为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基地,加大开放和共享才能更好的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当今时代,团队合作非常重要,重大科研项目都需要各团队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通过实验室的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实验室的团队协作,让实验室成员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条绳,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四、结语

高等学校的重点实验室是支撑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良好的实验室文化保障实验室的健康发展。实验室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建设的内涵随着实验室的不断发展而调整,通过文化建设增强实验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一流科研团队,推动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才能持续产出优秀科研成果,促进重要成果转化,更好的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栋华, 罗轶. 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思考与探讨简[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8):219-222.

[2]国务院.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5-11-05]. http://www.gov.cn/xinwen/2015-11/05/content_5005001.htm

[3]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部门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EB/OL].[2017-01-26]. 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6/content_5163670.htm

[4]王耀先, 赵晓军, 曹可生. 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示例[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 12(00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