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质朴的郊野风光——岘山路习家池风光带景观设计实例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简约质朴的郊野风光——岘山路习家池风光带景观设计实例剖析

李万金

襄阳园冶风景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从设计构思、空间结构、特色体现、植物配置等多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岘山路习家池风光带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分享该项目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强调挖掘特色在项目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优先、景观空间、挖掘特色


一 引言

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抗风降噪、防沙固土,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作为一名园林景观设计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设计做的更好,让我们的作品得以实现呢?下面我将三年前主创设计的《襄阳市岘山路习家池风光带景观设计方案》拿出来分享,一起探讨中小型园林绿化项目的设计方法。


二 岘山路习家池风光带景观设计实例剖析

2.1 做好项目的背景分析和现状研究,并确立设计目标

做设计首先要研究项目周边环境,包括土壤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居民活动特点,地域文化等等,根据现状环境的研究,明确该项目的设计目标。同时还要了解甲方投资意向和经济实力,设计出接地气、实施性强的方案。

岘山路习家池风光带景观项目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原207国道)岘山路两侧,北起岘首山铁路桥涵,南至观音阁, 全长约2公里;总设计面积20.8公顷。该地块是城区和至习家池景区之间重要过渡地带。地块西侧为岘山和铁路,东侧有唐城,南部有观音阁和习家池;内部有南渠穿过。

该项目的设计目标确立为营造简约质朴的郊野风光。


2.2 概括总结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设计原则是设计目标能否是实现的重要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设计原则:

(1)从总体定位上,要服从岘山景区和习家池景区的总体规划,以绿为主,生态优先,在设计中应多绿化,少硬化,在绿色主题背景下适当设置一些便民休闲、活动场所。

(2)从空间结构上,要显山露水,凸显郊野特色。

(3)从交通组织上,要人性化处理,设计绿道,创造安全的交通网络,改变人车混流的现状;

(4)从竖向上,要因地制宜,结合现状山体梳理地形,不搞大挖大填,节约投资;

(5)从植物配置上,要一路一景,打造岘山路质朴的秋色叶主题风光。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原则的阐述,设计思路逐步清晰起来。


2.3 绘制空间结构图

空间结构不易太复杂,简约大气为宜,如“一带 两线 三片区”。一带即岘山路至习家池风光带,两线指岘山路银杏大道和基地内的绿色游览线;三片区指郊野游园片区,山林野区片区,观江长廊片区。

2.4 总体设计

结合空间结构,深化总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不是单纯的平面构图,而是脑海里要呈现四维空间,这需要设计师具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设计实践经验。景观空间营造是园林设计的重点。针对该项目设计不仅要显山露水,美化道路环境,还要满足生态休闲功能,让市民和游客能轻松体验城市郊野风光的乐趣。

2.5 挖掘项目的特色

项目特色的挖掘是方案设计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当年在该项目设计方案竞选时,就有设计单位在该道路沿线安排了好几项文化内容,差点把襄阳所有的文化元素都摆布进来了。我认为地域文化虽然可以作为体现特色元素之一,但文化元素过多反而使项目失去特色。该项目是通达习家池的过渡地带,用地性质是防护绿地,更何况习家池内部体现文化的内容已经非常全面了,这个过渡地带要体现文化内容只需要点到为止。我认为真正能体现该区域特色的内容仍然是习家池的郊野园林和自然风光的营造。岘山路习家池风光带的景观特色该怎么营造呢?

1)银杏大道的营造——

61ad788272688_html_c206dd8c65a3a3d7.jpg 现状的行道树银杏已经种植并初见效果,本次设计需要补齐行道树,西侧形成两排,东侧形成四排,通过银杏规模化的种植,强化视觉冲击力,形成磅礴的气势,凸显金色景观大道的特色。

2)郊野风光的营造——

61ad788272688_html_87811a5b87cf3e2e.jpg 设计通过模拟原生森林,郊野花镜,自然溪流等景观营造,凸显城市郊野的特色;通过银杏、乌桕、三角枫、黄连木、红枫等乡土色叶植物的规模化片植,营造大气质朴的秋色景观氛围。


3)观江长廊郊的营造——

61ad788272688_html_d6a2b8913211bdcf.png 音阁南侧区绿地是既能欣赏岘山、又能观赏汉江的绝佳地块,抓住和利用这一良好的观江条件,营造山地观江长廊,因势造景,景观特色自然显露出来。 (图3:观江长廊效果图)


2.6 交通组织

各个功能空间之间靠什么联系,和外界如何对接,这就是交通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岘山路至习家池沿线最大的交通问题就是人车混流,车辆众多。解决好停车问题、解决好行人安全问题才是该项目交通组织的关键,所以我们在风景带中设置了停车场、绿道、游路、栈桥、自行车租赁点等丰富的交通网络和设施,实现人车分流,安全有序的景观交通网络。


2.7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除了遵循适地适树,经济合理,生态自然的配置原则外,绿化空间配置仍然是最重要的。本项目营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化空间,如交通引导性绿化空间,开阔大草坪空间,疏林草地空间,郊野花镜空间。

苗木品种选择——基调树种选择银杏;点缀植物有红枫、三角枫、无患子、青枫、乌桕、合欢、黄连木、鸡爪槭等乡土色叶树种,随着季节变化,叶片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并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绚丽多彩的季相变化,观赏效果不亚于姹紫嫣红的花朵。 背景林带选择雪松、香樟、女贞等常绿树种;地被植物以自然生长的草花和灌木为主,如天蓝鼠尾草、美女樱、波斯菊、细叶芒草、美人蕉、矮生蒲苇、菖蒲、棣棠、锦带花、丰花月季等、不仅可以降低后期养护成本,而且体现了生态和野趣。

三 结语

由于该项目征迁不到位,一直未能按方案实施。该绿地暂时修建成了襄阳唐城的停车场。以该项目做案例主要是分享类似项目的设计构思和设计方法。园林绿化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方法可以借鉴,但不可生搬硬套、随意抄袭,每个项目都应该有其独有特色,没有特色的园林设计作品不是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