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及造林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浅析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及造林技术

罗雪芹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自然资源局 山东枣庄 277400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经济等先进理念的引领下,社会大众逐渐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兼顾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方面的需要,做好林业造林及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营造林工作实施中,还有诸多的影响因素存在,导致营造林质量得不到保证,阻碍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要全面总结和分析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切实保障营造林质量。本文探讨现代林业造林方法的内容和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重点;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国家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林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促进了林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耕种方法和造林生产管理已成为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提高造林质量,实行森林生产管理,以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森林、山地等土地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管理,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持续的造林。中国现代林业发展还不够广泛。同时,国内现有的林业总生产资源还不够。此外,除了当今某些地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不够严格的事实外,还有一些滥砍滥伐的情况,这导致森林某些地区的树木被毁,而且曾经森林树木被摧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因此,总体而言,中国的林业发展不是很理想。

2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

2.1规划不够科学

营造林工程实施之前,工作人员需统筹规划营造林活动的开展,提前预测、判断和应对潜在的隐患问题。但就目前来讲,部分基层人员并没有提前调研、分析工程现场环境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这样将会有较多问题出现于营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导致营造林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规划工作不够科学,营造林中苗木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不仅严重浪费了资金资源,也阻碍到林业的整体发展。

2.2苗木成活率较低

造林树种生活率偏低问题在林业工程中广泛存在,导致营造林成果受到严重影响。苗木成活率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树种选择、栽培管理、土壤条件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皆可能影响到树种的正常存活。特别是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发生较大的变化,恶劣天气经常出现。如果在营造林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应对天气问题,将会导致树苗成活率遭到降低。

2.3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够完善

近些年来,一些基层地区依然存在着重栽植、轻管理的现象,虽然能够依据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开展造林工作,但后期树木的养护管理却遭到了忽视。树木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病虫草害等问题直接威胁到树木的生长质量。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维护机制,将会出现病虫害大面积蔓延现象,对林业整体发展造成危害。一些林业工作人员的病虫害防治知识不够丰富,难以科学预测、正确鉴别病虫害类型,无法提前进行预防。而林业病虫害的隐蔽性较强,往往错过最佳防治时机。此外,部分工作人员在防治病虫害时主要采取化学防治等单一手段,不仅难以根除病虫害问题,还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到林业生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及造林技术

3.1种子的选择

种子的选择是整个育苗工作的基础,对于育苗技术的推广有重要的作用。在采购种子时,要选择颗粒饱满、抗病虫能力较强的种子,林业部门要对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检查,防止购买到质量差的种子。在播种之前,要准确检测种子的质量和成活率,在保证种子的质量之后再开展种植工作,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3.2 种子的催芽

通常催芽的方式主要是用温水浸泡,之后定期对种子进行清洗。通过温水浸泡,可以让种子的外部皮层绽开,有效提升种子的成活率。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蜡为种子去油,蜡可以清除种子表面的油性物质。使用这种方式时要把种子放置在 70℃的水中浸泡,充分除掉种子表面的油性物质和蜡性物质。

3.3播种过程

只有采用科学的播种方法,才能提高种子的成活率,提高播种的质量。由于林业育苗的工作大多是在棚内完成,因此,育苗人员要做好母株的插条采集工作。育苗过程中首先要对母株进行幼化处理,通常情况下以盆栽和池栽的方式培育,不需要大面积栽培,只需要采集到木质化的插条即可。做好插条的插条处理工作包括很多内容,如采条、制条、插条、光照施水肥等,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在插条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带有顶芽的,还要有叶子,而且插条要具备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特征,插条的切割方向要格外注意,不能损伤插条的组织。

3.4 育苗的栽培工作

为了保证树苗的健康成长,要为树苗提供充足的水源。根据树苗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灌溉工作,促进树苗的根系的生长。当树苗根系的培育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施肥与灌溉,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工作林业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营造林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林业主管部门需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林业人员队伍组建起来。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投入充足的资金资源,对各类现代化管理技术、设备设施等积极配置,改善林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为营造林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与设备支持。其次,要大力培训现有的造林护林人员,将林木栽植、病虫害防治、先进技术的应用技术等作为培训的重点,促使造林护林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要落实责任机制,对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科学设计考核指标,定期组织考核活动。为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需在薪酬调整等多个方面积极利用考核结果,以便促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增强,主动落实各项管理任务。此外,林木的存活与生长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林区周围民众广泛宣传林木资源的保护意义,详细讲解破坏林木资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促使民众的护林意识得到提升,避免出现随意砍伐、纵火等不良和犯罪现象。为保证宣传教育的效果,要综合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如横幅标语、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范围。由于基层民众往往不具备较高的接受能力,在宣传过程中需选用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提高宣传工作质量。

3.6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将幼苗当作在中材料,人们常常称其为“栽植造林”,这种造林方法在林业生产中极为常见。在应用这种造林方法时,工作人员会重点关注苗木的根系状况,若是苗木根系条件达不到要求,那么后期适应性也会有所降低,苗木机能恢复时间也会相应延长,生存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较于其他造林方法,在植苗造林法作用下生长的树苗会提前封闭,迅速生长,可以适应多种生态环境。这种造林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比较多,在选择时应当以林业生产实际为标准进行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造林和造林生产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生产工作,同时,它是一种繁琐的生产育种工作。随着国家和人民对生态和绿化的重视,相关林业工作者和管理者应更加重视林业发展,承担生态绿化发展的任务,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改善森林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艳红.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要点及造林方法[J].江西农业,2019(14):82.

[2]张超.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现代园艺,2019(12):32-33.

[3]张小莹,马海宏.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探讨[J].花卉,2019(08):241.

[4]黄德清.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要点分析及造林方法[J].现代农业研究,2019(0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