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研究

何鹏刚

中铁七局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32

摘要: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材料的质量,保证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且要进行严格的室内配合比试验检测和施工现场的生产试验性检测,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

1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的意义

对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有效检测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在原则上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也可以保证工程有效实施。目前,项目实施阶段,企业要积极引进优质建材,同时要有专业、科学、合理的建材养护管理队伍。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对现场进行实时巡视监控。另外,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对水泥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以减少材料老化现象,确保施工安全。对工程建设来说,施工的全过程是关键,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对水泥混凝土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相对于建筑公司来说,任何公司的投资都是巨大的,风险越大,如果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就会影响到公司的声誉,造成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因此,必须重视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开发,这对公司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2 分析水泥和混凝土检测的相关因素

2.1 检测仪器设备自身因素

在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检测过程中,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存在检测仪器设备灵敏度不高、仪器设备老化等问题,降低了检测仪器设备使用质量,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检测结果。同时,工程单位未制定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加之,忽视了对相关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检测精度,无法科学反映水泥的真实质量问题。

2.2 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与环境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环境条件会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尤其在高温条件下,会影响水泥试件抗折强度检测,同时,在温度条件变化情况下,也会影响混凝土自身的属性。基于此,在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检测过程中,必须优化环境因素,确保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检测工作。

2.3 人为因素

检测专业性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检测结果,而目前检测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将极大影响检测结果。实践研究表明,在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检测过程中,存在人为操作失误问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检测人员往往凭借自身的主观经验进行判断和操作,致使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若误差范围较大,则难以有效反映水泥、混凝土材料质量。

3 建筑工程水泥材料检测

3.1 水泥材料现状

施工过程中,场地一般处于开放状态,同时,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水泥的材料会受到施工周围的环境、温度、降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会使用大量、多批次的水泥,因此,水泥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这也造成材料在使用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出现质量问题。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水泥和混凝土,会导致墙体或楼板开裂,漏风,甚至造成一定的损失。设计人员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必须科学控制各种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温度以及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严格按照要求和标准展开施工,才能有效地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水泥材料检测的标准。

3.2 水泥检测主要内容

检测水泥材料时,施工人员应重点检测水泥的强度和凝结时间及安定性。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它所含的矿物质,水泥熟料的细度也和它所含的矿物质有关。测试水泥的抗压性能不仅可以对水泥的材质进行检查,同时还可以相应地推断出水泥自身的等级,同时也可以为混凝土的合理配置提供相应的依据。

3.3 水泥材料检测设备

检测水泥的抗折强度,必须事先准备检测仪器,水泥材料的检测结果取决于仪器的精度。因此,水泥材料的检测设备尤其重要。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准备振动蒸汽,压力检测器,搅拌器,压缩夹具等。另外,在安装仪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防止与锅炉壁、叶片接触,并留有足够的搅拌空间,以确保仪器设备中没有异物,确保其清洁性。

3.4 检测初始准备

在检测开始前,检测人员应做好初始准备,将水泥,水,标准砂等物品带入检测室,另外,在进行检测前,首先要保证每个检测项目所在的温度环境的一致性,再进行观察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5 检测注意事项

在检测过程中,要监测材料之间的数据变化,准确地监测水泥反应速率,并记录凝结时间。与此同时,要保证检测室的温度和湿度,并进行记录。在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应确保被测表面物体干净,从而保证检测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4 关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

4.1 检测准备

混凝土材料本身属性较为复杂,在建筑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受温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检测,检测准备中,工程单位应明确检测目的;制定完善的检测计划;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检测流程;加强对相关检测人员操作行为的规范,避免造成检测误差;重点考察检测人员的资质水平、从业经验以及工作态度等,防止出现检测不达标的现象。同时,工程单位要选择资质合规的检测单位,确保监测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4.2 抗压检测法

在混凝土材料检测过程中,主要应用回弹法、超声波法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操作过程如下:

(1)回弹法。回弹法在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检测优势,可直接反映混凝土属性,检测数据具有完整性,检测结果具有有效性。相关检测人员严格按照回弹法操作流程和标准,开展检测作业,加强对检测温度环境条件的把控,温度一般控制在-5~40℃;根据多次检测结果,进行平均值取值,并借助计算公式,科学计算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可掌握材料质量,更好地评估混凝土强度,确保混凝土材料投入应用的可靠性;保证混凝土原材料性质、抗压强度、配制比与实际施工工艺相符合,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2)超声波法。超声波检测法应用优势显著,其支持对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检测,同时,可检查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检测人员在实际应用超声波法的过程中,可精准定位混凝土松散区位置,掌握区域范围,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整个检测过程中操作方便快捷,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建筑工程企业在实际检测混凝土施工材料时,将回弹法与超声波法联合应用,发现检测优势更为显著,检测结果更可靠,接近混凝土实际强度,值得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和应用。

(3)拔出法检测。拔出法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混凝土表面钻孔,插入部件,安装相关的仪器,拔出仪器后,可查看仪器显示的数据,更好地评估和分析混凝土强度。

(4)检测石子和砂。石子检测,需要从源头进行把控,科学分析石料实际重量,包括等级、压碎值等,根据石材结构计算数值;在砂测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测含砂量,避免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更好地对混凝土施工材料含沙量进行把控。

结 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质量问题也随之增多。混凝土施工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发生材料质量或者施工技术不达标,则会给整个建筑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向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材料,同时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加强材料的保管与有效地管理,为施工技术的稳步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亚军.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究[J]. 江西建材,2019(1):28-29.

[2] 陆斌哲. 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讨[J]. 探索科学,201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