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课堂“搭台”,深度学习“唱戏”——构建数学说理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说理课堂“搭台”,深度学习“唱戏”——构建数学说理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李 萍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双溪中心小学 353200

摘要:数学知识的学习讲究说理,教师只有把理讲透,学生才能理解透,也才能在具体数学学习中使用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深度学习理念为说理课堂提供必要的方法支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深度学习目标,开展说理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说理课堂。

关键词:说理课堂;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1. 结合数学问题,巧设说理课堂悬念

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多进行一些公式、定理等概念性的讲解,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讲,这样的课堂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别提帮助学生建立深度学习环境了。为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数学现象。不仅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广泛使用,同时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度教学,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长方体》教学内容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方式,导人一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图片,又或者是引人一些具体的长方体实物,如笔盒、柜子、电视机等,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的结构特征、构成部分。首先,教师在向学生展示图片时一定要结合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的尽量立体和高清,让学生犹如见到实物一般。其次在图片旁配有结构特征的说明注释,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长方体的一些结构知识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长方体实物的模型,真正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在观察的同时,说一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同时也讲一讲用了什么方法进行长方体探索,使得学生可以走进具体的问题情境,去展开数学问题的说理。

  1. 新旧知识融合,丰富学生说理依据

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设置都是呈螺旋上升式的形式,知识由简到难,由直观到复杂,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持久的记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讲解时,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说理课堂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教师在讲解新旧知识时也要重视学生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的提升,只有学生真正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规律,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深度学习。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借助旧知识的基础丰富学生说理的依据,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人手,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积极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内容。在面对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学生一时都没有解题的思路,此时教师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小方格的背景下展示平行四边形图形,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思考一下在刚接触长方形面积时是怎么计算面积的?”教师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生1:用尺子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再量出宽是多少,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生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得出它的面积。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为此,教师再次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变为规则的图形,在引导学生“说理”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完成了说理的过程,无形中锻炼了学生数学推理的能力。

  1. 教学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多多说理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思维能力发展并不迅速,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慢慢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概念的深层含义。本着引导性,启发性的原则,逐步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拓宽数学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多多体验、多多思考、多多发现、多多说理。教师也要在慢节奏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培养和巩固学生的深度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的应用》时,本章节目标是学生要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具体含义,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出成语的趣味游戏,半壁江山,百发百中,十拿九稳,百里挑一,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分别是 50%,100%,1%,90%。学生在快速思考过程中能够说出正确的答案,说明对百分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良好。然后教师再增加难度,将教材中的问题搬到课堂上,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教师和学生一起共读题目,让学生说出题目的具体含义,并让学生说出增加百分之几的具体算法,有的学生说:“就是增加一个百分数的意思”;有的学生说:“多出的部分”,大家各抒己见,并未将这个意思一针见血地表达明确。此时教师就可以拿出线段草图为学生绘制线段图,通过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列出具体的算式,并向学生解释算式的具体含义。在这节课中,教师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学生掌握程度也会非常良好。

  1. 开展辩论比赛,锻炼学生说理思维

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等一定是在思考和讨论中不断培养形成的。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基础之上,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辩论会,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并且逐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之后,教师就可以以“1是不是分数”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会说:1是整数,不是分数,因为分数都是有分子和分母的。另一个同学会说:1可以说是1分之 1,因此也可能是分数,有的同学继续补充:分数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如果一分之一就不会是平均分了。当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再提出真分数,假分数等的概念,让学生深入了解1是不是分数的问题。

  1. 给予中肯评价,提升学生说理水平

小学生处于性格及能力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充分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不断探索的精神。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时,教师也应当重视方式和方法,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自发地努力提升。

例如,在讲授《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多多进行鼓励,让学生展示数学说理水平。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出以下算式:8÷8,16÷8,24÷8,32÷8,48÷8,让学生快速计算出答案。学生计算速度一定会有快有慢,当先算好的同学举手之后,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努力,同时也要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说这些同学非常棒,让我们再等一下其他的同学。当所有学生计算完成之后,教师一定要说,同学们计算的速度远远超乎老师的想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肯定自己的计算速度,然后教师再提出接下来的问题:我们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那么哪位同学可以举例说明呢?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也会积极发言,课堂氛围会变得更加轻松活泼。

总结

总而言之,在说理课堂建设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本着教材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选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说理课堂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陈爱琼. 立足小学说理课堂促成数学深度学习[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5):92-94.

  2. 苏茜茗, 何凤英. 聚焦说理课堂 促进深度学习[J]. 小学数学教育, 2019(21):12-14.

[3]魏弘.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J]. 试题与研究,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