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而来,以学定教——以“沏茶问题”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1

有备而来,以学定教——以“沏茶问题”为例

徐 亮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二小学 广东东莞 523000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教学要从“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而“以学定教”的前提是学生“先学”,于是,教师为学生的课堂前置学习资料的准备尤为重要。笔者在如何准备“沏茶问题”(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导学案”和“课前微课”,以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过程中,深有体会。

一、导学案——引导自主探究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进行“先学”的载体之一,它的编写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学效果,为课堂交流是否提供了有效的讨论资源,同时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自学单”的编写需要教师不但吃透教材、教参,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将教学设计编写成学路设计。我们起始为“沏茶问题”这一课编写的导学案是下面这样的。

导学案

一、课前调查

“沏茶”需要哪几个步骤,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可以请教爸爸妈妈,

还可在家里试一试)

二、自学思考(自学教材第104页)

1.小明沏茶需要做什么事情,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2.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3.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4.算一算:计算自己安排方案所用的时间。













有了课前通过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围绕着“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和“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两个问题讨论积极,有话可说。但是我们却发现重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学案上学生对每个问题的作答格式不规范,课堂上学生上台展示时,不懂得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做事的先后顺序,不懂得如何表示同时做的事情。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后,我们对“导学案”进行了修改,出现了下面的成品。




导学案

一、课前调查

“沏茶”需要哪几个步骤,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可以请教爸爸妈妈,

还可在家里试一试)

二、自学思考(自学教材第104页)

1.小明沏茶需要做什么事情,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 )、 ( )、 ( )、


( )、 ( )、 ( )。


2.这几件事情中,哪几件可以同时做?



3.请设计出节省时间的方案,并算出所用的时间。
















直线 16直线 17直线 18


直线 19直线 20直线 21


直线 23


上述导学案,着重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懂文本,对大部分学生的自学效果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为课堂交流提供了有序且明确的问题资源。再次试讲,学生对“哪几件事情可以同时做”这个问题的讨论、交流更加激烈,教师在疑惑之处、关键之处,适时介入点拨,学生上台展示就能规范地用图表形式表示出自己设计的节省时间方案,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

二、课前微课——引领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先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然后针对疑难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课前微课通过提供动态的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把要学的知识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了帮助,减轻了课堂负担。

61a6ea3f2c770_html_c91bb117ac3ea339.png61a6ea3f2c770_html_6224382882ec5ffb.png61a6ea3f2c770_html_288cb94be56ba548.png 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在“沏茶问题”这一课中,我们设计了一个课前微课,主题是“灰太狼如何合理安排它早上完成的几件事情”。


课前布置学生观看这个视频,并完成导学案,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对“沏茶问题”的合理安排应该考虑的“顺序”和“同时做”已不再是难点,疑惑之处只在于学生的经验问题上。可见,课前微课能直观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发现的经历。

因此,教师作好“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通过“课前微课”,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再顺着学生的学作适时的点拨,以学定教,学生就能扫清学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