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江文音

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 518000

摘要:给排水工程是市政道路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道路整体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海绵城市理念在给排水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尽可能保障道路的稳定性。但目前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面临一定的阻碍因素,基于此应对其展开更深层次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引言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阶段,市政工程的排水设计是城市建设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会对整个城市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转,就会导致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各类生产活动受到影响。所以,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起市政给排水设计,尤其需要重视道路部分的排水设计。只有对道路的排水设计进行全面的研究,并针对性的优化创新,才能够保证城市建设的有效性。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增强对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重视程度,积极地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全面提高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市政给排水设计的有效建设。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理念在现代城市的改革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城市现代化和创新性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理念,重点是对城市雨水进行科学管理,对于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加强洪涝灾害防控,从而有效满足新时代建设要求。海绵城市主要借助渗、蓄、净等处理方法,形成完善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对水资源的弹性管理,改进和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并且为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转提供优良的资源储备。海绵城市表现出非常鲜明的生态环保特性,可以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支持,也可以助推城市转型升级,为城市的战略性经营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尤其是转变了传统城市给排水设计方面的滞后观念,实现自动化储水和出水,运用了雨水花园下沉绿地、植草沟等设施,收集和排放丰富的雨水资源,对道路与绿化系统进行改进,缓解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内涝和干旱等问题,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当中花费的成本,顺利实现对资源的科学调控,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可以说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又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当中的理想状态,能够为目前的城市建设提供创新发展的思路,也可以在新时期创造更加丰富的城市发展成果。

2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2.1能够重构城市的水文循环结构体系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和规划设计下,对于土地的处理只是简单的硬化加固,没有强化土地的其他功能。对土地进行单纯的硬化处理,并建设较多的现代化建筑,会对城市区域原有的水文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之后,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排水模式。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下的城市排水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模仿并还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结构,对地表的水流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和全面利用,实现了城市水文系统的重新架构,提高了雨水的回收再利用效率,能够有效补充地下水含量,同时还能够降低城市景观维护的水资源开销,实现城市节水能力与美观性的同步提高。

2.2优化生态环境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升,但也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该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改善环境污染的重要性。海绵城市理念的优化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现阶段,我国政府大力宣传海绵城市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作为支持,促进海绵城市理念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此举既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够达到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效果,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3能够有效协调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平衡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过于重视现代化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力度不足,市政工程开展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这种开发模式下,当雨季到来时,地表的径流量会明显的提升,很容易造成城市的内涝和积水问题。在海绵城市的理念被实践应用之后,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能够强化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和谐度,从而保障现代城市的发展。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道路设计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在开展市政道路设计规划工作时都缺乏长远眼光,一些建设单位为了控制建设成本,在实际建设中采用透水性能差的材料,遇到降水量较大的情况时,由于排水不畅,路面会形成大量积水,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排放,对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直接影响。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设计中,要求在道路建设中采用渗透性较好的材料,并设计适宜的道路横纵坡,以便顺利排放地面积水。例如,可以将路面雨水引入地下雨水模块,使雨水加入地下水资源循环过程。同时,还应在车道底部采用非透水性材料进行铺设,并在其表层加设一层具有较强透水性的混凝土、沥青等相关材料,确保路面过多的积水能够沿着地形顺利流入路边的沟渠中,完善地下水系统,为周边的绿化区域提供灌溉水资源,防止积水长时间存在对地面造成腐蚀,充分发挥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价值。

3.2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会给市政给排水设计带来重大影响,尤其是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所以应该将人行道的合理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改善和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功能,彻底变革以往落后的人行道设计思想,用海绵城市理念推动设计创新。设计者应该对城市地形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恰当选取科学材料,设计人行道给排水系统,着重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例如,新型排水系统设计需要随地形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做好科学化的密度分布。西高东低的城市需要确保设计的给排水系统顺应这样的地形趋势,呈现样态分布特征。东高西低的城市,当然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和地形趋势保持一致。

3.3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的数据资源

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建设标准在不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需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给排水系统设计数据的把握程度。想要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充分应用到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的应用数据资源,选择相应的资源板块,并对内容进行筛选和合理分类,将其应用到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具体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而言,必须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市政道路设计与建设工作的负责人,需要加大与设计部门以及建设部门的协调沟通力度,根据现有的城市建设规划布局,结合城市当地的气候调节,研究并发布相应的区间暴雨强度分析数据,为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强度以及城市的防洪排水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海绵城市理念合理应用到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中,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经济效益。因此,相关建筑企业要提高对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视,针对具体的设计需求,对该理念进行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戴红.海绵城市下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9(12):155-157.

[2]熊克芬.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121-122.

[3]沈倩.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门窗,2019(23):152.

[4]武朝阳.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5):239-240.

[5]杨成民.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居舍,2019(3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