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发展新动能问题思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发展新动能问题思考分析

饶洁

金寨县农业农村局 安徽省六安市 237334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落实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主要阵地的乡村,该战略赋予了其新动能。基于此,本文思考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展新动问题,重点分析解决新动能发展、培育新动能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发展;新动能


引言: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经过脱贫攻坚的关键年后,仍应该持续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展新动能在新旧动能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思考此类问题、分析解决措施对农业发展是必要的。

1.思考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发展新动能问题

农业经济与新动能的有机结合最早是在中央于2017年针对三农问题发布的一号文件中提出,为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建设水平,需要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尽管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高了城市占地面积,但农村地区面积仍较大,进而导致新旧动能方面存在转变与衔接方面等问题。

第一,缺少系统的资源整合。自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如图1所示:

61a59963abe89_html_cd0ee2f2a0766a30.png

1 农业发展三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于3.0时代,即功能农业时代,但是,部分地区农村农业生产者未能及时掌握新生产工艺,缺乏新品种的研究。农业发展新动能这一概念是相对传统农业动能所提出来的,农业旧动能主要指传统、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具有分散、简单等特点。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基础较差,且未对当地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与规划,导致农业产品资源价值受到影响。外加新农技推广站点设置的不规范,导致农业工作者未能及时学习到新的生产工艺,影响农村经济建设。

第二,投入不足,新动能发展基础较差。虽然我国顺利跨过了第一个一百年,在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工作等工作中取得非凡成就,但部分地区经济基础仍相对较差,导致新动能发展缺乏相关支持,导致农业生产质量、规模仍具有上升空间。

第三,有关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基层组织不完善,即在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方面稍显不足,同时并未与农村精神文明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动能的培育与发展。

2.分析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发展新动能问题的有效措施

在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问题时,应牢牢把握“脱贫”与“振兴”重要路径,以此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2.1加快供给侧改革,落实教育学习与补助

对于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培育工作,供给侧改革是主要基础,为有效解决资源整合、质量把控等问题时,提高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培育质量,应加快供给侧改革。一般情况下,农产品是任何食品等产品的原材料,若是农业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后续生产加工的展开,造成严重经济、资源等损失,进而限制农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应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供给侧改革推进过程中应积极整合当地土地等生产资源,把握农业生产规模与质量,从而实现生产规模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各地相关政府部门还应注重农业产品质量的把控,例如,定期组织农业生产人员开展教育学习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使其能够了解到最新农业生产与种植知识,做到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为农产品培育质量提供保证。针对农业生产规模,则应该基于粮食安全落实多元化重视工作,结合具体土地资源、当地环境以及市场发展需求,科学调整本地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多元化特性[1]。由于部分农民平均教育水平不高,部分农民对新农技存在抵触心理,针对此类农业生产者应加强教育,而对于能够接受新品种的农业生产者,应适当增加补助,从而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促进农村农业健康发展。

2.2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

农村作为农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在解决新动能发展问题、开展农业发展新动能培育工作时,应加大力度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为农业发展新动能培育、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环境。具体而言,针对当地农业发展不足与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一方面为农业新动能的培育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依托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社会保障。除此之外,改变农村与城镇化产业相脱节问题,将城镇化建设工作与农村产业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农民前往城镇就业,实现产业工人的转化,进而在“家门口”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并落实系统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吸引力,增加农村入驻企业,从而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使农民工回流,从而带动农村产业长远发展。

2.3加大力度建设完善的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是开展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新动能培育等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组成部分。因此,各地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将其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落实持续、高效的沟通,尤其是政府、农业生产者、企业以及基层组织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让农民能够及时接触、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提升其各方面能力与素质。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积极聆听农民群众的反馈与意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做好各方利益协调工作。最后,积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因为部分地区开展经济建设时过于注重基础设施等物质和硬件建设,未能及时传递当前时代下农村发展内涵,因此,应及时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加大力度开展建设工作,以此保证物质与精神建设协同开展。另外,基层组织也应该积极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例如无人机等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或是与现代化电商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发挥线上消费平台作用,依托于互联网开展整合营销,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知名度,逐渐形成品牌效益

[2]

结论:综上所述,农业发展新功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农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因此,应立足于实际问题,加快供给侧改革、建设基层组织以及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从而做好新动能培育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瑞强,翁贞林,黄季焜.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要素配置与制度安排——"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综述[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1):1-6.

[2] 孙征,姜雨峰.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