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疾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家禽疾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汪斌

乐至县南塔街道畜牧兽医站 四川 资阳 641500

摘要:在畜牧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禽类饲养规模也在日益扩大。目前禽类饲养已是许多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由于在家禽饲养过程中,禽类疫病会严重威胁禽类的健康生长发育,甚至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禽类饲养过程中,需要认清家禽疾病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地防治措施,保障家禽养殖收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家禽疾病的特点,并就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家禽疾病:防治措施;特点

引言:家禽疾病是影响禽类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随着近年来禽类饲养规模的不断增加,家禽疾病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不但会危害禽类的健康生长,同时还容易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搞好禽类疾病防治工作是保证禽类饲养收益的重要基础,但要想保证禽类疾病防治效益,必须掌握禽类疫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治,保障防治效果与成效。

1家禽疾病的特点分析

1.1呼吸道疾病频发

家禽疾病种类多样,而呼吸道疾病是主要的家禽疾病之一,并且发生几率较高,尤其在春节和冬季发病率更高。由于春冬时节气温下降,环境温度较低,会对家禽呼吸道产生相应的刺激,进而诱发家禽呼吸道疾病。与此同时,在冷刺激的影响下,会导致家禽的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使家禽容易遭受病毒或者细菌的感染,进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另外,随着家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导致家禽养殖密度提升,养殖环境空气流通不畅,这也容易引发家禽呼吸道疾病。由此可见,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引发呼吸道疾病的因素较多,这也使得呼吸道疾病频发成为了家禽疾病的主要特点之一。

1.2混合型感染疾病增多

以往,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家禽疾病通常都为单一病原感染,单一病原感染的家禽疾病容易做出正确诊断,同时治疗难度相对不高。如鸭霍乱或者鸡白痢等家禽疾病,单一发生此类疾病,其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因此容易做出准确判断,能够更好地保障治疗效果。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混合型感染的家禽疾病逐渐增多,在对家禽疾病进行实验室检验过程中,通常都会检测到多种病原,即多种疫病同时出现,这不仅会导致家禽疾病症状表现不明显,而且也会增加诊断的复杂性,用药难度更高,同时治疗难度也会随时提升。

1.3病原变异现象时有发生

疫苗免疫是防治家禽疾病的有效措施,但目前疫苗免疫的效果正在逐渐下降,即使经过免疫的家禽群体也难以有效规避家禽疾病的发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病原会发生变异,导致疫苗效果下降或者丧失作用。病原发生变异,会导致临床症状非典型化,与此同时,受家禽个体差异以及疫苗免疫效果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家禽疾病临床症状非典型化的特点愈发明显。病原毒力减弱会导致临床症状非典型化,而有的病原在变异后会增强毒力,这会导致免疫失败,以免难以对家禽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这也会给家禽疾病防治带来巨大的挑战。

1.4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危害逐渐提升

近年来,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几率不断提升,如矿物质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饲料质量不佳或者喂食不科学等。在家禽养殖过程中,饲料质量本身不符合标准要求,或者饲料的储存不当,导致饲料中的维生素氧化等,进而引发营养代谢性疾病。除此之外,饲料原材料遭受污染,或者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喹乙醇等药物,喂食这样的饲料不仅容易引发家禽营养代谢性疾病,而且还容易导致家禽出现药物中毒等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近年来的发生几率逐渐增高,容易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1.5寄生虫病以及细菌性疾病增多

寄生虫病以及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在环境中比较常见,而随着家禽养殖规模化的提升,养殖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寄生虫病以及细菌性疾病发生几率更高。与此同时,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导致家禽的机体免疫力下降,缺乏对病原的抵抗力,进入导致寄生虫病以及细菌性疾病发生几率增加。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经验,针对家禽疾病的防治用药不合理,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这种情况下,一旦家禽发生细菌性疾病,普通药物难以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容易单位家禽疾病最佳治疗时间,同时也会影响家禽疾病的防治效果。

2家禽疾病的防治措施

2.1加大执法力度

执法不严是家禽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针对家禽疾病的传播、防疫体系以及家禽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执法存在着一定的疏漏,导致家禽疾病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为构建完善的家禽疫病防疫体系,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在执法过程中,要秉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落实各项防疫制度。应要求在引种过程中做好消毒工作,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要加强相关法律宣传,提升广大养殖户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执法活动。除此之外,加大执法力度还要注重净化饲料以及兽药市场,针对市场存在的劣质饲料、疫苗以及兽药,要查找源头,并对生产者以及贩卖者给予严惩。劣质饲料容易引发家禽疾病,劣质疫苗会导致免疫失败,劣质兽药会影响家禽疾病治疗效果,不仅会威胁到养殖户的利益,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需要给予严惩。

2.2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养殖管理工作,保障生物安全,借助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家禽疾病的发生几率。要加强生物安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家禽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除此之外,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还有助于降低家禽养殖成本,同时减少家禽养殖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广大养殖户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2.3加强引种管理

引种是病原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引种管理。在引种过程中,首先要避免在疫区引种,在引种之前,要对引种目标养殖场做好调查,确保引种目标养殖场没有疫情。应尽量在同一目标养殖场引种,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带病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在引种过程中还要注重保障禽苗的质量,为此,应在有资质的养殖场引种。在引种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疫苗免疫,并且要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避免对养殖场其他动物造成传染。

2.4切断疾病传播渠道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封闭管理的措施,这样可以更好地切断疾病传播渠道。在封闭管理过程中,应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养殖场,而对养殖场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运输车辆等,在进出养殖场时均要进行消毒。与此同时,各禽舍的工作人员也应避免相互串舍。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切断疾病传播渠道,养殖场还要防止鸟、狗等进入,同时加强养殖场的灭鼠工作,这些都是疾病传播渠道,因此要注重规避。另外,蚊蝇、昆虫等也会传播疾病,因此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灭蝇、灭蚊等工作。在养殖管理过程中,要保障禽舍的通风,并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对应用的养殖工具要彻底消毒,同时及时处理粪便等。

2.5做好免疫接种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疫苗免疫的效果正在逐渐下降,但是疫苗免疫依然是防治家禽疾病的最主要措施。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一方面要切实保障疫苗的质量,另一方面要保障免疫接种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这是保障免疫接种效果的重要基础。

结束语:家禽疾病容易造成家禽养殖收益下降,甚至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家禽疾病防治工作,保障家禽的健康生长与养殖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文政,王金河,刘春燕,张占锋. 微生态制剂在家禽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养禽与禽病防治,2015,(10):32-34.

[2]陈晓珊.杨冬梅.蛋鸡养殖常见病的治疗用药和用药注意事项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