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规范管理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原发性高血压规范管理的疗效观察

李海霞

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1204

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普通管理和规范管理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就诊及慢病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名,随机分为普通管理组和规范管理组各75名,普通管理组就诊时给予测量血压、进行健康教育、调整药物;规范管理组根据患者的血压是否控制达标和危险分层主动与患者进行随访,包括测量血压、控制体重和腰围、生活方式管理、健康教育、调整药物治疗等。观察治疗1年。结果:普通管理组中血压达标率30.1%,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率45%;规范管理组中血压达标率71.8%,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控制达标率76%,明显高于普通管理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明显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和血脂达标率,有利于减少心脑肾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规范管理;血压达标率;血脂达标率


原发性高血压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疾病,它的心脑肾等血管并发症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仍是目前我国的高发病之一,而且常常合并有高脂血症。根据全国高血压病调查2012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高血压的知晓率为46.5%,治疗率为41.1%,控制率为13.8%,治疗控制率为33.6%1。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有待于提高,减少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及慢病随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名,其中男性患者82名,女性患者68名,年龄45~72岁之间,高血压病史2~6年,无心脑肾等血管并发症,无糖尿病史。随机分为普通管理组和规范管理组各75名,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等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普通管理组

规范管理组

年龄(岁)

58±14

59±13

性别

男45,女30

男45,女30

高血压病史(年)

2~6

2~6

高脂血症患者

46

46

表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血脂

普通管理组

规范管理组

P

总胆固醇

6.71±0.72

6.73±0.64

>0.05

甘油三酯

2.98±0.45

2.87±0.53

>0.05

低密度脂蛋白

4.12±0.48

4.15±0.45

>0.05

高密度脂蛋白

0.89±0.05

0.86±0.06

>0.05

12方法 普通管理组只是就诊时给予测量血压,进行健康教育,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如无禁忌症或药物过敏,首选RAS抑制剂(ASEI或ARB)与CCB或利尿剂联合2,血压控制不理想给予调整降压药物治疗,控制血脂水平。规范管理组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3]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4],采取①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是否达标和危险分层。②体重管理,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③生活方式管理(包括低盐—每日盐摄入量小于6克,低脂—每日油脂摄入量小于25克,平衡膳食,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天喝一袋牛奶,保证钙质的摄入;每周进行5次以上适量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小于2两;规律睡眠,避免精神紧张。④健康教育:每月健康宣教,讲解关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的控制、如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⑤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如无禁忌症或药物过敏,首选RAS抑制剂(ASEI或ARB)与CCB或利尿剂联合,血压控制不理想给予降压药物调整。⑥控制血脂水平。⑦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两组同时观察治疗1年。

1.3判别标准 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为控制达标。总胆固醇控制在5.6mmol/l以下、甘油三酯控制在2.30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07~3.10mmol/l之间、高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10mmol/l以上为血脂控制达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行卡方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普通管理组血压控制达标率30.1%,规范管理组血压控制达标率71.8%;普通组管理组血脂控制达标率45%,规范管理组血脂控制达标率76%。两组在血压控制达标率及血脂控制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3、4。

表3 普通管理组和规范管理组血压达标率的比较


平均血压水平 (mmhg)

血压控制达标率(%)

P

普通管理组

治疗前:164±15/100±10

30.1

>0.05

治疗后:142±15/90±5

规范管理组

治疗前:165±15/100±12

71.8

<0.05

治疗后:135±10/88±6

注: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为控制达标

表4 治疗后普通管理组和规范管理组中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控制水平的比较

血脂

普通管理组

规范管理组

P

总胆固醇

5.68±0.30

5.34±0.40

<0.05

甘油三酯

2.15±0.42

1.85±0.35

<0.05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11±0.44

2.89±0.24

<0.0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8±0.16

1.17±0.18

<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管理,使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在140/90mmhg以下),才能减少心脑肾、眼等靶器官的损害,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普通管理,只是患者在就诊时才给予测量血压、血压控制不理想时给予调整降压药物、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率只有30.1%,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采取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是否达标及危险分层,决定面对面随访的次数,随访时给予患者测量血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近期的血压控制状况。对患者进行体重和腰围管理,进行健康教育等。高脂血症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之一,通过生活方式的管理及服用降脂药物,患者的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也有利于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首选2018年ESC/ESH高血压指南推荐的RAS抑制剂与CCB或利尿剂合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通过1年的观察,普通管理组血压控制达标率只有30.1%,血脂控制达标率只有45%;而规范管理组血压控制达标率达71.8%,血脂控制达标率达76%,明显高于普通管理组,与马洪武、陈杰等的观察规范管理组血压达标率71.4%,普通管理组血压达标率28.6%相近[5]。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社区高血压的管理加强对我国高血压的现状的改变起到关键作用[6]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2].2018年ESC/ESH高血压指南20/31.

[3].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1~166.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编著2018:23/98.

[5].马洪武,陈杰等.慢性病规范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8(35)603~605.

[6].王学莲.一例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案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2062~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