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中药材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周淑梅    

重庆大易麒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北区    邮编  401123

【摘要】在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之下,我国医疗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对于药品库房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中药库房而言,中药鉴定属于库房管理的重点内容,中药库房管理期间中药材鉴定工作的实施可以促使中药材的入库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为患者的后续用药提供安全保障。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综合管理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中药材鉴定工作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具体研究如下。

【关键词】中药材鉴定;中药管理;库房管理;临床作用

0引言

中药房在医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与地位,在中药房管理工作中,其主要涉及到分类储存、维修管理、药品领用、入库检查等多方面内容,中药材鉴定工作的实施可以更好的保障中药质量,尽可能降低假冒伪劣药材的入口风险,同时也是保障用药安全水平。在中药材当中如果混入了质量较差的药品,其不仅药效较差同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呈现出比较严重的影响。对此,中药库房人员需要有意识提高对于中药材的鉴别意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中药材质量问题,探讨中药材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中药材鉴定的方式方法

1.1传统方式

中药材大多数来源于动植物,其能够入药的部位主要是以根茎、花蕾、全草、树皮以及干燥后的虫体、果实或种子,传统鉴别技术方式属于中药库房管理中最为直观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是基于中药的质地、形状、断面以及色泽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基于库房管理人员而言,可以应用嗅觉、触觉、视觉以及水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鉴别,例如鸡血藤,在切割过程中流出的液体与鸡血一样,秦皮在热水浸泡之后会呈现出黄绿色,在日照下颜色为碧蓝色且带有荧光,对于刺激与毒性较大的药物应当尽可能规避口尝,在口尝后及时漱口[1]。在水试鉴定方面具备快速、准确以及置管的特征,例如红花放在水中后水会成为金黄色,在水中无沉淀柱头膨胀且变大,完整下包含三个分支,在短时间内应用针拔不会发生破碎。中药材鉴定方式属于老一辈珍贵经验与财富,同时具备较高的正确率并且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鉴别有着较高相似性,所以在临床中需要提高对传统鉴别技术的应用。

1.2基源鉴定

中药材的产地气候、土壤均会对中药材质量形成直接影响,同时不同产地其功效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此,在库房管理工作中,需要针对药材的地道性以及来源进行针对性的鉴别,同时保障中药治疗综合效果[2]。中药本身的形状以及色泽等特征固定,在临床中很容易被假冒伪劣的产品所冒充,对于中药材而言,基源相对较多并且同一种药材其可能涉及到较多的基源。例如细辛,其基源总共有三种,部分省份在应用期间将宜昌细辛与单叶细辛当做是细辛使用,所以在库房管理期间管理人员入库时,需要针对生产厂家与生产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做好备案管理,确保其能够从正规渠道购买。

1.3显微和理化鉴别

普遍而言,传统鉴别技术方式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是在结果方面无法明确的情况下则需要应用显微鉴别与理化鉴别方式处理,显微鉴别主要是针对粉末与组织进行鉴别,在组织鉴别期间,需要将中药材切片或将其研磨成为片状,然后对结构进行鉴别,但是这一种肩背方式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完整药材和同一属性的药材鉴别方面[3]。在粉末鉴别方面,需要基于粉末制片或离片观察内部细胞分子以及具体特征,这一种鉴别方式主要是应用在粉末以及已经被破碎后的中药材。针对理化鉴别而言,其需要应用物理仪器或化学仪器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测定药材的纯度以及品种优劣势和真实性。

2、中药材鉴定在中药库房管理中的作用

2.1中药材来源和地道性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均有着相应的中药材,中药材的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中药材本身带有的特殊性药材的功效发挥和药材地理位置、气候以及土壤等方面的因素有密切关联,不同地区的中药材在功效方面的差异比较突出,同时部分药材的来源以及品种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药效也会随之出现改变[4]。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中药草如果属于地道,则在属性上比较明显,有研究认为同一种类的药材,地道中药材和其他产地中药材相比,其活性成分差异非常明显。对此,在库房管理期间,做好中药材的鉴别管理,可以促使药物药效得到有效保障,在具体实施期间还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可以实现对企业的严格审查,实现对中药材产地的备案与审核。另一方面在于中药材类型相对较多,在管理期间难度较大,所以需要有意识强化库房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尽可能掌握和中药材相关知识,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实现有效鉴别。

2.2中药材真伪与优劣判断

伴随着医疗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在人力、运输等层面上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中药材的价格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部分比较珍贵以及短缺的药材,其价格上涨明显。对此,在这一情况之下市面上掺杂劣质品、以次充好的现象越发普遍,例如近些年有关于蝇子草的根部冒充巢湖、地蚕冒充虫草以及杏果冒充乌梅等现象。对此,在中药库房管理期间需要提高对于这一些问题的重视,规避假冒或低质的中药材进入库房中。除此之外,中成药方面的掺假问题更加普遍且严重,例如山楂片与草果生产板蓝根,应用连翘叶生产双黄连与强力银翘片等,鉴别难度较高,所以在管理中应当作为重点对象,特别是杜绝任何无批号、无厂家以及无商标的中药材进入库房,从而保障中药库房管理的综合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中药材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其具备许多西医药无法达到的疗效,中药材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着中医药治疗水平,近些年为了更好的保障中医药的持续、健康以及规范化发展,国家颁布了锡类规定和规范,例如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中药库房管理属于中药材鉴定工作的最终阶段,在临床中需要采取针对性中药材鉴定管理措施,积极提升用药安全性,促使库房管理向着正面方向发展,从而为中药库房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司发文.火试鉴别法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鉴别中的运用探讨[J].饮食保健,2019,006(012):276-278.

[2]辛桂艳.探讨中药药材真伪鉴定中半显微性状鉴定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244-245.

[3]赵宏巧.医院库房中药材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回顾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8):411-412.

[4]李国梅.中药材鉴定中传统经验鉴定法的运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012(01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