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1
/ 2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创新

夏天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215000

摘要: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读写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读不写,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虽食但不知味。而只写不读,就犹如一潭死水,慢慢等待枯竭。南宋大诗人朱熹在诗句中说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写之间亦是这样,没有阅读的写作,就犹如那潺潺清水的源头被堵塞住,只能静静地等着那潭中的一点死水慢慢消耗掉。所以说,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们也正是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此阶段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思考,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创新

引言:自1999年6月13日,《决定》明确提出,要落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后,小学义务教育新课标也紧随其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中老师不单单是课本中固有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对学生形成阅读、思考、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引导者和推进者。而读写结合是目前培养学生思考、探索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措施。读写相辅相成,是现阶段素质教育这下语文教师教学的有效方法,读写教学创新也随之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本篇将围绕“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创新”进行展开。

一、课前积极备课

教师在上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认真研读教材让自己对每节课所要讲的内容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抓住文章的主线避免一些繁琐无谓的问题。而且现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也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积极使用一些电子设备,例如PPT,投影仪等。教师在使用PPT备课时可以图文结合,也可以加入一些音频、视频等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地十二课的《少年中国说》时可以向同学播放一下朗读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文章的气派。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下张杰的歌曲《少年中国说》这有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记忆更加的深刻,而且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多种的学习渠道和方法。我认为读写中的“读”,读的不应该仅仅是课本上或是书本上那固有的文字,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读”他们周围的事物与感受,生活本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考虑到时间问题,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存在者,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讨论问题。减少繁琐无谓的话,所以老师的备课内容要尽量精且简。

二、课堂上有效讲读

在课堂开始的导语阶段,尽量选择契合学生要求和兴趣、便于学生理解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得课堂开始时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老师在开讲前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说,同学们想一下觉得什么动物比猎豹跑的还要快呢?思考三分钟然后快速的阅读一下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想的动物。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几个同学并对他们给予表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在讲课文时还可以对要讲解的内容的进行一些延伸。例如教师在讲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将相和》时,可以向同学讲一些课文之外的知识,比如说在讲战国时期时,可以说,在我们国家很早很早之前,有一个春秋和战国时期那个时候还是由很多很多的小国家组成的,除了我们这节课讲的廉颇和蔺相如在的赵国,秦王在的秦国外,还有我们喜欢的吃粽子赛龙舟的端午节,纪念的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哪国人呢,对屈原是楚国人,田径赛马的田径是齐国人……这时老师可以对同学们说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好多有意思的故事,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课下去读读,这样通过讲一些有意思的课外小知识,可以激起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反复多次,就会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课后指导活动

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简短的总结。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读适合他们的和他们喜欢的书籍,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工作或者告诉学生读书的一些方式的技巧。例如书的读薄与读厚,一般来说读书要先读厚在读薄在读厚。对大多数人来说当第一次读一本书时,看到的往往只是印在之上的文字,这时就要慢慢的读完它,当第二次在读这本书是就会对这本书有了一个简洁的概述认知,当第三次读这本书时,你就会在真本书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章和鉴赏能力。在读书之后,也要让学生进行小写作。樊弘先生曾言:“文从放屁始,诗从胡说来”虽不儒雅倒也破有道理。让学生进行写作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就像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读到的和写出来的都不会一样。他们,读的是人间百态,写的是众生百相。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充实,使得读写教学更加灵动和丰满。

结束语: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获取,写作是释放。两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息息相关。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和能力”在无数的名篇巨作中,无一不体现着个人的经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汇聚了人间的百态。他们读到了也写下了。读与写相伴而生,相依而存。

参考文献

[1]杨惠秋.读写双翼,合而为美——小学语文读写的深度结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59-60.


[2]陈俊,雷凤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21(29):23-24.


[3]项小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教育艺术,2021(0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