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管理下的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改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六西格玛管理下的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改进研究

尹志安

南昌工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108



摘要:现代科技技术发展促使江铃企业生产模式也在日益扩大,如何生产高品质产品,同时又能提高工业流程生产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提升自我市场竞争力。本文以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改进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可行性作为切入点,探究六西格玛管理下的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改进对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六西格玛;企业后排线;工时利用率


引言

六西格玛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前提下,加强企业对工时的利用率。基于现代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企业必须提升自我在产品质量、成本、服务等各方面优势,提升企业工时利用率,在稳定企业生产节拍的同时,保证企业生产高效率。


1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改进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可行性

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凭借六西格玛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加强对每一项环节问题的改进,进而达到整体流程优化。江铃企业定量收集数据,结合定量数据分析问题,使每一项改动都有据可依。江铃企业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项目改进过程中,要求管理层重视问题改进以及六西格玛管理的推广,通过定量工具和方法解决整体与布局相结合的复杂问题。此外,江铃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加强资源的合理运用进而改进,降低汽车后排线工时,提高项目流程工时利用率[1]



2六西格玛管理下的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改进对策

2.1确定项目目标及收益,创建项目宪章

项目改善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生产作业人员的工时利用率,进而缩减换批时间,达到生产效率的提升,管理人员通过工时分析结果,大大提升江铃汽车后排线增值率,遵循六西格玛持续改进理念,促使企业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目标。预计项目实际收益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线生产能力,降低项目换批时间,提升江铃汽车后排线生产效率。在项目指标以及目标制定完成后,项目制作人拟定项目计划书,明确团队人员在每个生产阶段的目的,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生产计划,项目领导人应当定期开展生产会议,把握项目的整体进程,帮助项目各环节负责人员协调各项问题,对项目改进效果进行评估,促使企业达到产量目标。

2.2观测各工位装配内容,加强数据测量

在项目生产量化阶段,相关人员需要收集生产数据,了解江铃汽车后排线生产线流程,在确立生产基线后观测各工位装配内容,找到装配过程中人员浪费原因,找到生产线配装优化的方式。根据江铃企业的生产现状,按照标准的生产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完成对汽车后排线配装流程时间的统计,按照随机抽取原则抽选部分批次的装线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工位实践的测定,绘制出项目生产价值流图,明确江铃汽车后排线装线过程,结合多个工作人员对工时的分析,经过进一步分析工序后,找到快速改进点进行测量和评估,加快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的改进。

2.3系统分析人员及设备,识别潜在原因

在江铃汽车后排线装配生产流程中,存在大量的半成品以及成本被剔除,产品在传感器向设备中检测出商品问题,部分产品被剔除的绝大多数问题来自于设备的不稳定以及生产工艺问题,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设备参数以及工艺标准的分析,找到生产线产量低的问题,进而优化生产线优化的目的。江铃公司必须定期开展设备问题以及生产工艺方法探究会议,对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成品以及半成品提出因素进行讨论。利用失效模式分析人员以及设备在生产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寻找良好的改进方式,制定生产工艺失效风险等级,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而提高江铃企业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此外,我们还需对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控制进行更深层分析,建立潜在元音列表,缩小潜在原因范围,进而确认关键因子,制定潜在失效模式,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加大江铃企业对生产线设备以及人员配置的优化。

2.4改进人员职能及分配,探究合理指标

针对企业生产流水线员工操作并不规范的情况,江铃需要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明确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增强技能工人的支持。首先,增加企业生产多能工有助于企业从容面对企业生产线的调整、人员流失等情况,提高江铃企业后排线生产柔性,确保企业生产作业正常运作;其次,江铃可以通过改变装配程序,减少人员无效等待时间,提高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度,提高多人协同工作的装线效率,增加多人检查,增强装配的准确性,简化装配流程,减轻工作人员的劳累程度。除此之外,奖励企业在实际生产实践中需要检验多项指标,兼顾各项指标找到合适的工艺条件,进而提高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2]

2.5加强项目的整体优化,评估项目整体

项目改进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上述几个阶段工作修改流程以及相关计划变更所带来的的,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体系能够保留项目取得成效,不断提升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效率。通过工序流程以及生产内容的改善,我们能够明显看出成效,不仅避免无效的生产等待,同时还增强工作人员配合程度,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凭借六西格玛优势,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疲劳程度,缓解生产流水线员工工作强度,进而生产更多的良好的产品。江铃企业管理人员深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生产流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新问题进行优化改善,最终提升江铃企业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


结语

本文根据六西格玛理论探究江铃汽车后排线在装配以及生产工艺,对生产流程现有问题进行分析,优化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工艺的,明确改善实际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快速找到生产瓶颈,为改善想阶段的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江铃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加强生产流水线员工的技能培训,优化江铃汽车后排线生产员工配置,增强生产流程线的操作习惯,提高项目的生产线平衡,

参考文献

[1]肖尚立.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改进实证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5):97-98.

[2]朱雪清,葛杨.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高值耗材管理流程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20,20(01):140-144.


课题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精益6sigma江铃汽车后排线工时利用率提升研究(编号:GJJ2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