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途径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中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途径的研究

靳春莲

伊春技师学院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3000

摘要:分析中职教育中存在的有关文化自信的问题,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案,使中职学生坚持正确的文化信念,坚持正确的思想和舆论方向,为成为具备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职学生;德育教育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通过研究,可以为丰富文化自信的内容、提升中职学校德育个案参考和理论依据。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教育,因此更应该能动地发挥文化的功能。

一、中职教育中存在的有关文化自信的问题

1、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常识知识积累较少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理论学习相对困难。有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比如有的同学数学比较好,但是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历史知识比较丰富,别的学科相对较差。综合以上情况发现,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不够深入,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浮于表面。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比较强,在大环境的引导下,为中职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是可行的。

2、不同学科的教师,传播文化知识的内容和方式有差别

文史哲等学科的老师在讲授的课程与文化类知识联系密切,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做到为学生讲解相关课程的背景知识,为树立中职学生文化自信做潜移默化的工作。在自然科学方面,特别是理工、农林、医学等学科,专业性较强,很难进行课程与文化类知识相结合,但是这些专业也蕴含实事求是、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宝贵的人文精神。

3、家长对文化自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关注的是孩子考了多少分数,读经典名著是不是浪费时间,对考试成绩有什么用处。即便到了中职学校学习,家长关心的依然是学这些东西将来有什么用。对于文化类知识的积累,重视程度不高,学习的功利性大于提高学生素质。

4、社会对文化自信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饱受科学技术落后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苦难,一代代仁人志士开始从政治体制、科学技术等方面探索学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成为一股潮流。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曾一度有人拿着外国好的一面和我们不完善的一面比较,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凡是国外的都是好的,进口的东西都是好的。整个社会缺乏文化自信,价值观受到冲击。2004年以前,就有少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2004年到2010年,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从2011年至2019年,发表论文逐年急速上升,2018年至2020年每年发表文献超过六千篇,随着相关文献的大量出现,文化自信的研究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出现。其中在文化和高等教育两个学科所占比重较高,文化自信在教育方面的研究,高等教育领域方面的相关研究最多,中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较多;中职文化自信研究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语文、英语、体育、美育、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研究。

社会舆论导向转变,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文化类的节目之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5、智能手机对传统教育形式的冲击

人工智能确实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一部手机就能满足线上购物、社交、手机游戏等一系列的软件,使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人们日常基本生活需求。自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普通人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出现了全民都是演员,全民都是导演的局面。人们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样化,有高质量的短视频信息,也有水平一般的作品,其中蕴含着的价值观也不是同一水平,以这种方式接受的知识是碎片化的。网红直播带货,躺着赚钱,吸引着好多年轻人,甚至一些青少年放弃枯燥无味的学习,人生目标转向做网红。年轻人认识世界、沟通交流也多采用线上模式。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案

1、按照不同专业,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自信

中职学生是按照专业的不同分类教学,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先培养他们的专业专业自信。对于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等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专业,除了语文、思政课程等基础课程与人文类课程相关之外,其他的课程和专业相关,并且专业性较强。自工业时代以来,这些专业的领先技术一直在欧美,这些专业的发展史或者某一课程的发展史一般都是从欧美一些科学家讲起。对于这些专业教师授课时融入文化自信确实很有挑战性。这就需要专业教师除了讲授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给学生讲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史,专业前景,本专业著名的人物传记,以及对本专业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比如农业类专业,可以学习袁隆平以让老百姓吃饱饭为目标、不畏艰苦的精神;医学类可以学习屠呦呦、钟南山等人的相关事迹。

2、把文化自信融入课堂教学中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思政类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在这些课程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学习到新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指导。目前,学校还开展了党史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更加了解我党的光辉奋斗历程,夯实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

3、建设蕴含文化自信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中职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红歌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观看影视剧等多种形式促进中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从而达到培养中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4、将文化自信渗透进社会舆论导向

人们的思想意识受主流媒体(如电视节目、报纸等)的影响,这些媒体水平层次比较高,所传播的内容也比较权威。近年来,手机的功能日益完善,自媒体、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多种媒体的影响,中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网络影响较大。学校或教育部门可通过大数据调查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学生喜欢的内容,并反馈到教学中。从政府层面来讲,监管到位,对于相关企业严格要求,禁止某些平台发布价值观有偏差的、虚假的、欺骗的作品。过滤不良信息,加强网络监管,将文化自信渗透在各种主流媒体、自媒体、新媒体中,从而达到培养中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5、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培养中职学生文化自信

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大多数本土文化是通过一代代人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家庭、学校、社区利用历史遗址遗迹、民风民俗、文化标志等本土文化资源,完成文化自信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新时代中职学校文化自信教育探究[J].倪惠.现代职业教育. 2021,(21)

[2]中职服装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析[J]. 陈琳,胡小桃. 大视野. 2020(06)

[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思考[J]. 沈影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15)

作者简介:靳春莲,女,山东人,出生于1983年,任职于伊春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林学、中职教育。

本项目来源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中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ZJB1421286 项目负责人:靳春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