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课堂的实施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直播课堂的实施建议

杨静静

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26410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教育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远程教育,微课,慕课等不断涌现,直播课堂也随之孕育而生。直播课堂只需网络和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教学,不受地域限制,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虽然直播课堂近些年发展较快,但它只是教学中的辅助力量,是对传统课堂的有力补充,并没有成为主流授课方式。随着直播课堂的全面开展,它的局限也迅速呈现出来。本文通过对直播课堂中的不足分析,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促使直播课堂能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一 直播课堂的不足

1 受网络和终端标准的制约。直播课堂虽然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但前提是该地区必须做到网络全覆盖。在一些边远的农村,依然是达不到直播的网络硬性标准,无信号或者信号不好;而网络覆盖的地区有时受到网速等的限制,容易出现直播卡顿等情况,对于直播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另外,终端和软件的性能也会直接影响到直播效果。电脑运行速度的快与慢,直播平台软件的好与坏,手机信号的接收强与弱,耗电量大与否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直播的流畅度。

2 受到直播群体多媒体水平的制约。教师的年龄跨度较大,受多媒体水平的限制部分教师不能非常好的利用好直播平台软件顺利授课,在直播就出现了一些麦克没有开启,授课内容被平台屏蔽,界面切换不熟练等等问题,甚至有的老师因出现了一些操作不当的因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受到了处分。另外学生对于直播平台的功能不熟悉,也会影响到互动,留言,作业提交等等,使得直播课堂的收听效果大打折扣。

3 受到直播现场条件的制约。在时间和条件都充裕的情况下,教师直播现场可以精心布置来满足授课需求,例如有的教师们只能选择居家直播,无法利用黑板进行必要的画图书写,实验的器材也无法准备;另外教师端的摄像头难以达到专业标准,手机录制难以克服抖动等等,这些都使得直播的内容和画质受到了直接制约。在学生端,因习题的推送只能是电子版,在没有打印机的情况下只能边看屏幕边计算,不但做起来没有纸质的方便,而且关闭屏幕情况下就会造成原题数据缺失,做题速度也会受到影响。不可忽视的是,长时间的观看屏幕会对视力造成损伤,终端的辐射也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以上都是直播的现场条件带来的一些客观制约。

四 如何更好的开展直播课堂

为了让直播课堂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现有硬件不可改变的条件下最大可能的实现教育的高效化,本文提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

1 合理安排直播时间。直播学习时间既不能照搬在校作息时间表,又不能与在校作息时间表差别太大。长时间看屏幕会产生视觉疲劳,不利于眼睛恢复,因此直播课堂的单节时长应短于传统课时长,课件休息的时间应适当延长,建议学生稍微走动一下,眺望一下远方,适当补充能量;但是直播课堂时间的安排又不能与正常在校作息差别太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正常生物钟习惯,提早适应学校的安排,在对待直播课堂时有种传统课堂的心理暗示,有利于促进学习的自觉性。

2 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受直播现场无法板书的条件制约,课件成为授课首选,而对于理科来说,只靠读课件步骤的讲解很难深入人心。教师只有比平时更加认真考虑每个知识环节,反复打磨课件的质量,利用好多种书写工具,才能使直播课堂得以完美呈现。为了促使教师更好的备课,可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加强在线课件培训,做好课程分工,交流直播经验,提出工作要求,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保证课件的质量和授课的质量。

3 实施多渠道监督手段。直播课堂面对的群体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在教师无法直接监督的情况下,很多孩子缺乏必要的自控力,可能会产生听课不及时不认真,甚至不听等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实施多渠道的监督手段。首先可以依靠家长的力量,在家长的陪同参与下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投入到直播中去;其次,可以发挥班主任的远程组织能力,利用多种通讯软件形成班级网络阵地,实施网络班会,加强学生自控力的教育,树立典型榜样,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三,依靠直播网络大数据,统计在线收听时长,互动参与次数,作业提交与否,在技术层面达到对学生的细化监督。

4 重视多媒体操作的学习。为了避免因多媒体技术缺乏导致的直播失败,可通过在线培训,下发图文操作说明等方式,对师生进行培训。对于突发性或者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线指导,确保直播课堂流畅顺利进行。

5 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直播课堂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助力直播内容的吸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检验直播课堂的达成效果。可充分调动家长,教师,学生自我等评价主体,于直播准备,直播过程,直播结束等阶段,利用语言点评,在线小测等方式,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机制,提高直播课堂效果达成率。

直播课堂大面积的推广也带来了应用体验的迅速升级,使其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作为组织群体和授课群体,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职能,了解直播课堂的特点,充分利用好网络工具,不断改进完善各项措施,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教学满意化。

作者简介:杨静静,出生于1982年10月,性别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牟平。本科学历,2006年鲁东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任教于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任教学科为数学,职称中学二级。现就读于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2019级非全日制学科教学专业,致力于研究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指导教师:程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