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世界 响心灵”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触世界 响心灵”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何岩

牡丹江市光华小学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和“八个相统一”的相关要求,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点滴经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我的教学经验和感受。

思政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战场,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渠道。可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思政课不进行考试,不重要。课上,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有的教师让学生看图说话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或者反复的无效的看图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怎样让思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听、愿学,提高课堂的实效迫在眉睫。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推陈出新,创建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我巧妙地把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融入课堂,使思政课堂贴近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联系实际 活化行为

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凡是能让学生亲知的,就要尽量让学生动眼去观察,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社会实践凭着其应用性、实践性的突出特点,成为思政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会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二年级的学生较小,生活实践和经验都还不是很丰富,所以需要一些常识性的教育,而我们《道德与法治》就是这样一门贴近生活又源于生活的一门课程。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来说说我们是怎么教学的。

开学初,一二年级学生较小,好多的学校规矩都不懂,课本上范范的讲解,都不如带孩子亲自走一走,看一看。那么在讲授一年级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我们的校园》这节课时就可以从认识校园讲起。那么要认识校园,就不能大家一起走,就需要告诉孩子们我们需要排排队。班级里可以先按大小个排好队,让孩子记住自己的位置,这样上课、下课、放学、间操时都可以按这样的队形走路,比较有秩序。学生虽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可是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就会感觉到秩序的存在。秩序教完了,老师就可以领着学生们参观一下学校,让学生们在有序的组织下认识校园,认识学校的每一个教师。参观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随时讲讲走廊行走的要求,不许跑跳,不许大声喧哗,不许随地乱扔纸皮果屑等等;参观操场的时候可以讲讲如何正当游戏,操场上如果摔倒了,如何自救或是该怎么办才好等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小水滴》,这一节课主要讲了人们的生命之源——水。 通过介绍水的重要性以及水被破坏的情况,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目前全世界都缺水的情况,能够保护水资源,爱护环境。课前,我要求学生回家做自己节约用水的创课,然后班级展示,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因为我们学校是数字化应用教学的实验基地,数字化教学就是让ipad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通过教学软件孩子们可以提前预习、制作创课、微课等为本学科服务,达到自学和展示的目的),也给这节课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课堂中,通过图片、视频等讲解让孩子们了解了水的重要性,同时也讲解了水的珍贵性,让孩子们意识到了节约用水重要性。课堂上,孩子们通过ipad展示自己的创课,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节水方法。比如一个小男孩的创课,他把家里每天用过淘米水用来浇花,他说这样不但节约用水,还能让花草吸收营养;有的同学把自己的洗脸水用来洗脚然后洗袜子,他觉得这样可以节约用水;有的学生把家里用过的拖地的水、洗脸的水、洗菜的水等都冲了厕所,他觉得这样也是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有的学生把自己洗澡水留下,用来擦地、洗衣服,他们说这也是一种节水的方法;还有的同学在班级里担任节水小卫士,主动看护班级的饮用水,她时常告诉同学们,下课时,我们可以少接水、勤接水,喝多少接多少,这样也能节约用水。通过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创课,我看到孩子们各种各样的节水方法,通过自己的制作,自己的观察,课堂上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突出学习本位,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小水滴》这节课已经远远不只是一节思政课了。

学生的养成教育,其实不只是一门学科的讲授,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从身边出发,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会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等,这些都应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师更应该多多发掘身边的“活”教材,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让养成教育无处不在。    

总之,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少说空话,将思政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组织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让思政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