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中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班组管理中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及措施

李伟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甘肃金昌, 737100

摘 要班组各项工作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在班组管理中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溯源和含义,班组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等方面作了阐述,并主要探讨了班组管理中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班组;推进


前 言

精细化并非新鲜事物,自古有之,老子曾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谓精细化,是一种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是为了实现最优的管理目标,而对行为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努力过程。精细化在我们的工作中无处不在,结合本职工作表现为:质量精细化、成本管控精细化、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业务流程精细化等等。精细化在当前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和认可,其中以丰田公司和海尔公司取得的成效最为突出。

如何使精细化管理在基层工作中更加行之有效,在班组管理中凸显成效,是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精细化管理的溯源和含义

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最早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提出,后经过朱兰和戴明等人的发展和完善,成为许多企业的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的“精”可以理解为精确、精准、精益求精;“细”可以看做是仔细、细节、具体,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就目前形势而言,公司做大做强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然而行业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虽然决定竞争成败的因素有很多,但优良的内部管理仍是最重要因素,因此实现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已经是迫在眉睫,公司只有不断地持续精细化管理,规划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赚到可以赚到的每一分钱,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而及时洞察市场的需求、尽快制定和采取应对方针、降低企业成本、使公司利润最大化等都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加强,从而达到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

班组是公司生产的最基本单位,也是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脚点。班组推进精细化管理活动,可以解决执行力薄弱,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可以为班组、车间和厂矿作出的决策、规划和计划提供周密、正确、准确无误的依据,使各级人员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此外,推进班组精细化管理,可以丰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实现由忙碌繁杂向规范有序、由“过得去”向“零差错”、由满足一般化向抓精品转变,各项工作按照“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标准来组织落实,以达到班组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的目的。

三、如何在班组中推进精细化管理

从海尔集团和丰田公司管理的现场经验及取得的成就来看,精细化管理无疑是成功的,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精细化的现场生产管理经验如果在我们企业中运用得到应用,也将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么在班组工作中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呢?

(一)调查研究,找准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

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是漫无边际,全面开花,而是要对现有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并做出评估,查找管理薄弱的环节与方面,有选择、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实施。虽然班组现场情况千变万化,但基本管理对象只有六个,就是现场管理的六要素:人、机、料、法、环、测,因此我们可以将各项工作进行分类并对号入座,从六要素入手,进行深入的跟踪调查,确定主要工作任务,是人的问题就着力提高人员素质,是设备的问题就查找症结所在进行解决,是制度的问题就完善制度,尽力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二)制定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

任何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精细化管理更是如此,必须要注重人的作用,班组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员工积极参与,特别是主动地学习、理解、掌握、执行新的工作流程、规程标准,自觉规范工作行为和操作方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建议。要员工们与“差不多”“过得去”“得过且过”等行为和思想作斗争,彻底转变他们的观念,仅仅靠说教是不能实现的,必须指定相应的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使之称为习惯。

具体来说,班组可以广开言路,根据班组成员反馈的意见,通过讨论和综合考虑,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如精细化管理方案、岗位说明书、质量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同时应制定和细化考核办法,奖优罚劣,积极进行绩效考核,按照科学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每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从时间、标准、效果等方面具体化,建立责任明确、权责统一的责任体系,按照“定岗、定责、定标准”的要求,使工作精细化、精确化,每个人都明确职责,让管理流程实现闭环化,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工作过程有案可查,管理过程完整、清晰、可控,从注重结果监督向注重过程控制过渡。

(三)上行下效、常抓不懈,使精细化管理工作常态化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不仅是班组操作人员的事,更应该从上到下共同关注和重视,并付诸行动去践行,需要将精细化理念植根于每一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脑海之中,因为精细化是靠全体职工来落实到位的,只有全体职工具备精细化管理意识和精细化精神,企业的精细化才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班组精细化工作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项常态化的系统工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过程。管理方法是否精细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环境的逐渐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班组现行的一些精细管理做法,也许不再适用、不再精细,这就需要及时做出改进。显然,我们必须不断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力求精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坚持必定会见到成效,这种成效最终将决定个人、班组和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命运。

(四)加强过程监督,经常检验精细化效果

班组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把精细化精神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人,形成一个完善的精细化体系,更应加强对每个细节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使员工按照预定的目标发展。车间和班组可以充分利用工艺纪律检查、安全检查、岗位巡检等机会进行监督和排查。另外,对精细化管理具体做法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再次做出评估,分析成效得失,对不完善的地方应加以改进,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形成一种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

四、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班组现场管理的一个良方,但要真正推进该项工作,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它是我们与自己的不良习惯和惰性做坚决的斗争,不好的工作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天改正,但只要是有利于提高管理效力、有利于增加公司效益的方法,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变革,坚定不移地改进自己的思维定式。只有这样,班组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作者:李伟(1982-)从事有色金属检测管理工作

Email:liw408@163.com

参考文献:

[1]严家明,吕国荣:《赢在精细化:把工作做细,将事情做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2]姚小凤:《工厂精细化管理全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3]刘寿红:《班组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09年

[4]加麦生:《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陕西煤炭,2001年

[5]杨玉萍:《细节决定成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4年

[6]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2009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