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盐灸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后尿储留疗效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隔盐灸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后尿储留疗效评估

张丽

山西省中医院肾 2科 ,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观察隔盐灸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尿储留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0月我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60例彩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实施隔盐灸,取穴:关元、气海及双水道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导尿管留置率、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及产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情绪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本研究得出结论,隔盐灸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后尿储留患者大提升了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隔盐灸;肾穿刺活检术;尿潴留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0月我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60例彩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3±15.3)岁,尿潴留病程6~17 h,平均(10.24±3.37)h。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平均(38.3±13.7)岁,尿潴留病程5~18h,平均(10.31±3.39)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 急性尿潴留的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临床疾病诊断学》:在 6小时内无小便排出,腹部膨隆,叩诊呈浊音,膀胱充盈,彩超定位膀胱残余量>150ml[1]

1.3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癃闭”拟定的诊断标准: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2]

2方法

2.1一般护理:肾穿刺患者需要安静休息,同时为避免伤口出血造成局部血肿,要尽量减少身体的移动,一般穿刺完6小时内需平卧位,多喝水促使其尽快排尽,观察尿颜色无异常,可在护士及家属协助下采取侧卧位,24小时后若病情平稳无肉眼血尿,可下地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一月内避免重体力活动。

研究组隔盐灸: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实施隔盐灸,取穴:关元、气海及双水道穴治疗。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选取神阙穴及双水道穴。第二步:清洁穴位皮肤,将盐袋放于穴位上。第三步:点燃艾柱,固定于盐袋上方,调节大小,20-30分钟,取下艾柱、盐袋,清洁皮肤,在隔盐灸期间,需要观察患者皮肤的受耐性或者对胶贴的敏感性,避免皮肤出现发红等异常情况发生。

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5702;生产批号:1910806;规格2 ml∶1 mg),0.5 mg/次,1次/d,肌内注射。经两种方案均无效时,行留置导尿。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导尿管留置率、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及产后生活质量评分。

①尿潴留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治愈:治疗2 h后能够自行排空膀胱;显效:治疗2~3 h后能够自行恢复排尿;有效:治疗3 h 以上仍无法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无效:治疗后8h 仍无法排尿,需无菌下留置导尿管。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术后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评估,包括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5个维度,单项维度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量表信度系数为0.91,信度良好。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导尿管留置率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导尿管留置率的比较[n(%)]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n=30)

15(51%)

8(27%)

4(11%)

3(11%)

27(89%)*

对照组(n=30)

7(24%)

4(13%)

8(24%)

11(38%)

29(62%)

x值





6.764

p值





0.0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及膀胱残余尿量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及膀胱残余尿量的分析

组别

首次排尿时间(min)

膀胱残余尿量(ml)

研究组(n=45)

3.35±1.21*

20.99±5.83*

对照组(n=45)

5.56±2.08

32.95±6.98

t值

25.438

50.381

p值

<0.01

<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4 讨论

肾穿刺活检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尿潴留,其危害性不仅会增加患者精神紧张,而且由于膀胱充盈引发患者下腹部不适感,从而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留置导尿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影响了生活质量,另外还存在尿管置于尿道内破坏其正常生理环境,从而增加了细菌逆行感染的风险。

灸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点为疗效明显,而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灸法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间接灸又称之为隔物灸,最早见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3],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衬垫某些药物的一种方法。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盐“助水脏,及霍乱心痛、金疮、明目,止风泪邪气,一切虫伤疮肿火灼疮,长肉补皮肤,通大小便,疗疝气,滋五味”[4]。隔盐灸将艾灸、盐、穴位三者协同作用,发挥药、穴、灸三者的共同效用,具有补肾温阳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可通过温热特性和红外辐射刺激皮肤感觉器,通过神经传导调节细胞及组织的生化代谢及神经系统功能,起到治疗作用[5]。隔盐灸以上诸穴,标本兼治,具有补肾中阳气,增强膀胱气化功能,理气利湿的功能,从而达到排尿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导尿管留置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隔盐灸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后尿储留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也显示了中医方案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肾穿刺活检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隔盐灸治疗,对促进患者尽早排尿有一定疗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殿元,周正端.现代临床疾病诊断学[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4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4.

[3]高希言,田岳凤.各家针灸学说[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7-48.

[4]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5]毕文卿,何庭槐.辨证隔药腹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2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