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研究进展

彭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邮编 322000

摘要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女性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在不良因素刺激下会产生息肉,影响患者子宫健康,致使患者月经受到影响,诱发其他妇科疾病。临床调查研究显示子宫肌肉患者尽早接受诊断及治疗,能够对息肉情况进行判断,及时筛查其他疾病,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女性的子宫健康。目前,临床中对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与治疗文献较多,对于临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将从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与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两个方向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以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发生于子宫上的光滑肿物,主要与子宫内膜间质过度生长有关,其临床发病率高,多数患者为良性,少数患者有恶性病变风险[1]。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治中需要明确患者病情,通过有效的诊断措施对于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性质进行客观评价,由此确定科学的研究方案,才能够真正保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生殖系统健康。由此可见,文章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是十分必要的。

1 子宫内膜息肉诊断

1.1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是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将其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初步筛查,可以对患者的宫腔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厚度情况[2]。超声诊断中声束遇到子宫内膜息肉会有回声结节,但如果子宫内膜息肉较小,则很难进行精准判断,容易发生误诊现象。但由于超声诊断开展便捷,具有可重复性,因此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也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早期接受的主要检查项目之一。

1.2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方法是利用刮宫中提取的组织标本进行临床诊断,该诊断方法可以判断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形状情况。但在实际诊断中诊断性刮宫方法有很多弊端,如果息肉组织蒂部较粗,就会导致刮宫困难,甚至残留部分息肉组织,而刮出的组织会出现破碎现象。此外,部分患者子宫内膜较厚、伴随着出血症状、息肉较小,就容易在诊断性刮宫中出现漏诊。部分研究中甚至发现诊断性刮宫敏感度仅为30~50%,漏诊率高。

1.3SHG技术

SHG技术则是经阴道子宫声学造影技术,该技术是通过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灌注造影剂,提高成像效果,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子宫内膜息肉组织情况,诊断结果与实际宫腔镜检查结果相符度高[3]。此外,许多研究认为利用SHG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局部病灶情况,并勾勒病灶轮廓,反映其他相邻组织的情况。

1.4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中的金标准,并且能够在检查患者病灶的情况下,直接将病灶切除。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宫腔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方式,因此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风险。

2 子宫内膜息肉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摘除息肉改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生殖系统健康、生育需求、病灶情况等多项因素。

2.1非手术治疗方法

2.1.1期待疗法

期待疗法是用于轻微子宫内膜息肉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主要使用了女性体内雌激素与子宫内膜息肉生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治疗,待女性体内雌激素下降时子宫内膜息肉会缩小[4]。部分研究发现,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恶变率低,子宫内膜息肉大小不易发生变化,因此不对其进行特殊治疗也会损伤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身体健康。此外,部分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直径越小,在期待疗法中效果越好,甚至能够自然消退。

2.1.2药物治疗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体内激素的变化会对息肉生长造成影响,因此部分临床研究中采用激素疗法改善子宫内膜息肉症状,但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稳定。部分研究指出激素治疗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症状,但难以治愈疾病,并且容易反复。此外,部分绝经后女性接受激素治疗方法时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问题。

2.2手术治疗方法

2.2.1刮宫手术

刮宫手术是指通过刮取方式将子宫内膜息肉刮下,但该方法主要依赖于施术者的水平,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诊、漏刮的现象。此外,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健康状况差,刮宫治疗可能会导致穿孔、感染等多种并发症问题。

2.2.2宫腔镜定位息肉摘除术

宫腔镜在各种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应用效果最佳,同时配合手术开展,可以直接在诊断时将息肉组织切除[5]。在操作过程中,施术者在宫腔镜手术下获得手术视野,使用卵圆钳等息肉旋转、拧下。但该手术方法应用过程中比较适用于单发患者,对于蒂部较大的患者并不适宜。

2.2.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该手术也是利用宫腔镜获得手术视野,但在施术过程中使用电切环完成手术息肉摘除过程中,适用于息肉蒂部较大的患者。但电切环操作过程中要把握深度以及范围,过大过深会损伤子宫内膜,甚至引发穿孔等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长期健康,甚至增加其妊娠风险;反之过浅、过小容易导致组织残留,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短期内复发

[6]

2.2.4子宫内膜去除术

该手术方法也是在宫腔镜辅助下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子宫内膜全程进行破坏,利用激光完成子宫内膜息肉去除工作,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把握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深度及范围。

结语:

子宫内膜息肉较为常见,诊治方法依赖于影像、手术等多种方法,能够及时发现病灶,并通过药物、手术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去除息肉。临床主治医生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技术方法,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路静,于丽娜. 宫腔镜和超声检查联合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9):112-115.

[2]龙凤,张海英,温静,等.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联合宫腔镜诊治对宫腔和/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结局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20,42(21):2785-2789.

[3]张双丽.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对比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5):70-72.

[4]刘婷婷,郑明康.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或诊刮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72-75.

[5]解军莹,陈玮.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46-47.

[6]吴菁. 宫腔镜及药物联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J]. 中外医疗,2018,37(3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