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基于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钱俊

北川羌族自治县中羌医医院 四川 北川 622750

【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给予中药热熨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治疗,连续治疗5d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第1d、第3d、第5d时疼痛感受评分(以NRS量表评价)。结果:连续治疗5d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治疗第1d、第3d、第5d时NR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行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带来的疼痛感受,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促进病情早期改善。

【关键词】慢性胃炎;子午流注;中药热熨;临床症状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可给予中药热熨治疗[1]。基于子午流注注择时中药热熨是以经脉气血运行为依据而选择特定时间、特定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对提高治疗疗效,促进病症改善起到良好作用[2]。为评估基于子午流注注择时中药热熨的临床疗效,以我院慢性胃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期间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4例,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6~58岁,平均(42.38±5.27)岁,病程2~8年,平均(4.84±1.03)年。观察组32例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24~61岁,平均(42.41±5.25)岁,病程1~9年,平均(4.85±1.06)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中药热熨治疗,不限制热熨治疗的具体时间、部位及方法。中药热熨包中药物包括丁香25g、小茴香25g、川椒50g、枳壳50g、莱菔子50g、吴茱萸250g。使用前将布袋封好置入微波炉中加热,高火加热2~3min后取出使用,检查热熨包温度适宜后,反复熨烫患者胃部及下腹部、肚脐周围,待热熨包温度下降后停止热熨治疗。每日一次。

观察组给予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治疗,中药热熨包的制作方法与上述一致,在使用时根据子午流注原理,选择辰时(每日7:00至9:00)进行热熨治疗,治疗时将热熨包置于腹部,回旋式移动,热熨选穴中,以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关元穴、天枢穴、神厥穴、气海穴为主要穴位进行热熨治疗。每日一次,每日约30min。

两组皆连续治疗5d。

1.3观察指标

连续治疗5d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如下:①显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②临床症状较之前明显减轻;③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第1d、第3d、第5d时疼痛感受评分(以NRS量表评价,量表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受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²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连续治疗5d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2)

20(62.50)

11(34.38)

1(3.13)

31(96.88)

参照组(n=32)

12(37.50)

14(43.75)

6(18.75)

26(81.25)

-

-

-

4.010

P

-

-

-

<0.05

2.2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不同阶段NRS评分比较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治疗第1d、第3d、第5d时NR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不同阶段NRS评分比较(618dbe55ce06c_html_6c71416d688897f8.gif ±s)

组别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d)

NRS评分(分)

第1d

第3d

第5d

观察组(n=32)

3.28±0.33

3.87±0.43

3.13±0.27

2.36±0.21

参照组(n=32)

4.62±0.40

4.12±0.47

3.67±0.32

3.08±0.27

t

14.618

2.220

7.296

11.907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慢性胃炎的病因多样,多引起患者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中药热熨治疗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手段,能够发挥热熨包热效应镇痛、药物镇痛作用,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3]。而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子午流注择时的方式,能够在该经经气流注时间进行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有显著作用[4]。本次研究指出,相较于单纯进行中药热熨治疗,基于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治疗的临床疗效更高,且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更短,治疗期间内疼痛感受显著减轻。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能够根据慢性胃炎的特点,选择辰时进行治疗,辰时是胃经最旺的时刻,在该时刻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5]

总的来说,慢性胃炎患者以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熨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谢爱琼,曾胜,刘文豪. 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0):135-137.

[2]任良娟,陈德凤. 子午流注法合中药热熨法干预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231+237.

[3]范美庆,章静,王超. 五音疗法配合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奄包在改善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73-176.

[4]王慧欣. 子午流注恒温灸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5]刘迎辉. 中药熨烫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0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