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肖俊

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运动功能与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抚触护理,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运动功能指数(PDI)与智能发育指数(MDI)的结果差异。结果:护理前1d,两组间患儿PDI评分与M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12个月,实验组患儿的PDI评分、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运动功能与智能发育,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抚触护理;新生儿肺炎;心理运动功能;智能发育


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多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虽然初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但长久不愈将会对患儿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均造成严重损害。临床护理作为新生儿肺炎诊疗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对提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促进新生儿肺炎康复均有重要意义[1]。但基于新生儿体质的特殊性,常规护理效果有限。因此本次研究中将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进程中,探讨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运动功能与智能发育的长远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48例)患儿中男28例、女20例,日龄2~25(12.71±2.66)d,5min新生儿Apgar评分(8.33±1.12)分;对照组(48例)患儿中男26例、女22例,日龄2~25(12.19±2.67)d,5min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8.19±1.16)分。两组患儿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责任护士遵从医嘱选用治疗药物,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健康宣教,疏导患儿家属着急情绪。于患儿持续低流量吸氧期间采取对症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儿同时接受抚触护理。①抚触护理于患儿喂奶后1h,或前后两次进食中间阶段开展。责任护士于手掌掌侧涂抹润肤油,用双手拇指向两侧抚触患儿脸额中心,继而直至人中、下巴、眼窝;将双手放于患儿两侧肋缘位置,对患儿胸部进行按摩抚摸;使用一只手轻轻按压患儿上臂,以此向患儿手腕部轻柔推压,继而用拇指指腹按摩患儿腕部;使用手指尖沿顺时针方向,从左向右按摩抚摸患儿腹部;使用双手握住患儿一只胳膊,由患儿上臂直至手腕进行轻度揉捏,继而再次由上至下进行搓滚,注意力度轻柔。四肢抚触方法相同。下肢抚触时,对患儿足部和脚踝进行按摩;双手由患儿颈部逐步向下,使用手指尖对患儿脊柱两侧进行轻柔按摩。抚触护理期间责任护士务必关注患儿面部神情,保持适当力度,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对患儿躯体造成损伤。责任护士手掌与患儿躯体皮肤接触时,内心应充斥爱意与关怀,与患儿双眼对视。抚触护理全程15~20min,早晚各1次,持续3个月。此外,抚触护理时,责任护士注意控制环境,保持温度在24~26℃、相对湿度55%~60%,做好患儿保温工作。一旦患儿抚触护理期间出现异常行为,立即报知医生并给予及时对症处理。②新生儿肺炎患儿症状好转后归家,因此责任护士教导患儿家长掌握抚触护理技能,便于居家护理。责任护士以现场演示、操作示范的教学模式,指导患儿家长掌握具体的抚触操作技能。责任护士鼓励患儿家长现场提问、现场尝试、现场反馈,引导患儿家长记忆各项抚触动作,记录抚触护理细节,纠正患儿家长新生儿居家生活种错误认知,教导患儿家长不断熟悉抚触护理技能,确保患儿家长熟练掌握各项抚触护理技能与技巧。最终将抚触护理标准流程与动作记录成视频,在患儿出院时送于家长。记录患儿家长联系方式,定期询问抚触护理实践情况。

    1. 观察指标

使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推荐的小儿智能发育量表(CDDD)作为评价工具,其中智能发育指数(MDI)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即代表新生儿智能发育越好;心理运动功能指数(PDI)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即代表新生儿心理运动功能发育越好[2]。评价时间为患儿护理前1d、护理后第12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均录入SPSS24.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618b6ae911509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并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接受x2检验。最终P<0.05表示数据结果存在差异。

2 结果

护理前1d,两组间患儿PDI评分与M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12个月,实验组患儿的PDI评分、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运动功能指数与智能发育指数的比较(

618b6ae911509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分

组别

PDI评分

MDI评分

护理前1d

护理后第12个月

护理前1d

护理后第12个月

实验组(48)

66.31±9.77

92.48±5.53

67.15±10.23

92.39±5.06

对照组(48)

66.68±9.25

80.16±8.75

66.19±10.15

80.19±9.27

t

0.191

8.246

0.462

8.003

P

0.425

0.000

0.323

0.000

3 讨论

抚触护理是一种以抚触新生儿皮肤为主要措施的科学干预方法,能够对新生儿局部皮肤进行科学有效的刺激,以此改善新生儿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生儿身心发育[3]。结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抚触护理具有操作简单性、便捷性、安全性等多项优点,因此近年来广泛适用于各项儿科疾病以及育儿护理进程中。亦有研究结果证实:皮肤作为人体面积最大的感受器官,通过皮肤抚触护理能将外源性刺激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干预时间越早则新生儿疾病的预后效果、康复效果就会越好[4]。因此本次研究将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进程中,在常规对症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培训责任护士及患儿家长,先由责任护士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抚触护理,抚触范围涉及到患儿的臀部、背部、四肢、胸部、头部、腹部,确保患儿在抚触护理时皮肤能够受到全面刺激,促进患儿全身血液循环。其次对抚触护理时的环境、细节等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新生儿肺炎抚触护理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最终教导患儿家长掌握抚触护理技巧,便于新生儿居家护理。最终本次研究结果中护理后第12个月,实验组患儿的PDI评分、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证实了抚触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生理发育上的良好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抚触护理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肺炎患儿心理运动功能与智能发育,具有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周义文,李小玉.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A01):61-62.

[2]陈毅克,黄敏菁,黎素清,等.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病儿心理、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J].安徽医药,2020,24(4):730-734.

[3]吕丽艳,林杉,丁艺,等.抚触疗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心理及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分析[J].现代医学,2018,46(11):1293-1296.

[4]杨小红,刘晓云,刘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102.


作者简介:肖俊(1988-),女,籍贯:四川达州,单位: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新生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