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冯春艳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教育考试中心

摘要: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迅速,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常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阅读大量的文章,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 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得到高度重视,并将素质教育引入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思考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为了向小学生灌输独立阅读技能,提高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还要积极推广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以主题为基础的阅读技能培训和学校联合阅读活动,为他们提供技能和机会。在当前的全民阅读环境下,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教学都是在学校内进行的,而不是基于学生最初的阅读兴趣。这严重影响了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当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时,在阅读过程中自然更难感受到文章的趣味性和魅力,使阅读和学习不仅降低了效率,而且给人以极大的折扣,没有学习任务时学生很难选择主动阅读,就家庭而言,小学生具有模仿周围环境和行为的本能欲望,他们的环境和成人行为对这有很大影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既没有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也没有告知学生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也没有向学生灌输独立的阅读技能。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由于过于注重阅读角色和回答问题,其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能引起人们对阅读本身及其魅力的关注,也不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校本读物的阅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偏好,这不仅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而且对其内容缺乏理解,导致整体阅读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为小学生安排课外阅读课,特别是在自主阅读之外,选择文本进行阅读,不仅具有教学意义,而且符合学生的阅读偏好和阅读能力。

2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2.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主要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将教学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讲解上,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传统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较大帮助,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主动性,与现代教学模式不相符。久而久之,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并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想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确保学生对每篇课文理解透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在阅读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角色模仿使学生融入课文,最后由教师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促进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培养。

2.2立足教材,做好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材是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基础,也是阅读主题活动的重要源泉。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全面地认识到小学课本的重要性,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地借阅和教师地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在另一方面,也要教授阅读的专业知识,重点关注在阅读上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生疏词汇,积累句子,认真体会作者的用语,感悟间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书中真正做到新事物。二是积极纠正阅读错误。有些学生在阅读时遇到自己以前全面没接触到的词汇,有时会打断阅读,去查阅该词汇,然后继续阅读,这种不好的阅读习惯特别容易打断学生的阅读思绪,对学生全面把握所读内容非常不利。为此,在阅读理解课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全篇阅读理解,弄清生词,集中学习,充分掌握词汇,排除词汇障碍,再仔细阅读。

2.3小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主动解决疑难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通过分组学习以及活动的方式,帮助学告充分发散思维,使其能够建立良好的知识框架。学生在课程导人环节已经对文章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认知,教师要“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开展小学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碰撞,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矛和盾的集合》这篇文章时,可以先带领学生玩-会儿卡片游戏,增强学生对文章中生字的理解以及记忆,并让学生将自己知道的词义表达出来,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口头奖励。之后,教师可以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互相沟通,说出自己在阅读文章时所产生的困惑,在小组内进行研讨并找出解决方法,并将问题以及解决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则在其中起到指导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主动性,使其能够自由地表达自身想法,在问题处理与解决方面的能力获得提升,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结语

课程核心素养的出现,各科教学方向都逐渐明朗了起来。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应指导小学生积累词汇,传授各种表达方法和技巧,根据课文内容积极开展阅读活动。与此同时,教学生阅读技巧,鼓励学生。

参考文献

[1]林淑真 . 略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名师在线,2019(1).

[2]林爱珠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8(12).

[3]郗良云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