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朱红

六安市中医医院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行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纳入6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入院后随机分组,组别为协同组和基础组,样本量均维持在32例,前者行协同护理,后者行基础护理,样本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入选,需观察依从性,评估自护能力。结果护理依从性在协同组(96.88%)比基础组(78.13%)高,P<0.05。鼻咽癌患者的自护能力在协同组比基础组高,P<0.05。结论:协同护理的作用不局限于提升依从性,还能增强鼻咽癌患者自护能力。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使用价值;效果评价;鼻咽癌

鼻咽癌有遗传性,在各头颈部病变中有高发性,由于鼻咽结构复杂,位置特殊,一般会在晚期检出癌变细胞,此时仅能通过放疗维持生命[1]。但放疗期间存在较大辐射,有鼻咽黏膜损伤的情况,部分患者有张口困难的问题,均会让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无法配合护理措施。协同护理模式重点发挥各人员的作用,除护理人员外,家属、患者也有高参与性,能增强其积极性,维持较强的自护能力,利于抑制鼻咽癌进展[2]。对此,研究纳入6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旨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6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入院后随机分组,组别为协同组和基础组,样本量均维持在32例,样本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入选。协同组:病程值整理为3-14个月,均数值(8.81±1.74)个月;14例女,18例男;年龄值整理为22-68岁,均数值(45.68±3.11)岁。基础组:病程值整理为4-15个月,均数值(9.04±162)个月;15例女,17例男;年龄值整理为23-69岁,均数值(46.07±3.09)岁。组间无差异,P>0.05。

1.2方法

协同组:协同护理模式,(1)协同健康教育:指导家属、患者参与各项干预措施,组织专门的讲座,邀请其参与,阐述鼻咽癌病机,放疗机制,放疗注意事项等,让家属、患者能正切的认知鼻咽癌放疗,准备双份知识手册,向其发放,让其共同学习鼻咽癌放疗知识。(2)协同心理护理:日常增加和鼻咽癌患者的沟通,保持轻柔的语言,严禁随意讨论鼻咽癌患者的病情,同时和家属沟通,指导家属对其进行情绪关怀,可让家属多拥抱、鼓励患者,更容易建立信任,能改善鼻咽癌患者的情绪。(3)协同生活护理:讲解鼻腔冲洗器的作用、使用流程等,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鼻腔冲洗的重要性,即使患者存在遗忘的情况,也能在家属提醒下完成鼻腔冲洗治疗。(4)协同康复训练:制作康复训练视频,组织患者和家属统一观看,并讲解各康复训练措施的作用,指导患者实施训练,主要有鼻咽按摩、张口训练、颈部训练等,规范鼻咽癌患者的训练措施,可减轻鼻咽损伤。

基础组:基础护理,主要是讲解鼻咽癌放疗知识,规范放疗操作等。

1.3观察指标

依从性的观察标准如下,(1)患者能主动配合各项鼻咽癌护理,且能规范放疗及康复措施,为高度依从。(2)经家属或护理人员督促后,患者能配合各项鼻咽癌护理,存在放疗、康复措施轻微不规范的情况,为部分依从。(3)和上述不同是不依从。

自护能力的评估,需在鼻咽癌患者同意后参考ESCA量表,涉及的内容有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同时还包括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技能,分值与自护能力间存在正相关关联。

1.4统计学计算

SPSS24.0中,依从性行X²检验,自护能力行t检验,P<0.05,有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

护理依从性在协同组(96.88%)比基础组(78.13%)高,P<0.05。

1依从性

组别(n=32)

不依从(n)

部分依从(n)

高度依从(n)

依从率(n/%)

协同组

1

13

18

31(96.88)

基础组

7

15

10

25(78.13)




5.1429

P




0.0233

2,2自护能力

鼻咽癌患者的自护能力在协同组比基础组高,P<0.05。

2自护能力

组别(n=32)

自我概念(分)

自我责任感(分)

健康知识水平(分)

自我护理技能(分)

协同组

26.30±2.04

19.76±2.48

73.85±3.40

39.10±3.31

基础组

24.15±2.29

15.83±4.04

68.92±4.18

36.07±3.24

t

3.9657

4.6897

5.1758

3.7006

P

0.0002

0.0000

0.0000

0.0005

3.讨论

鼻咽癌造成的面部改变较大,存在面部美观度低的情况,该位置的癌症一般在晚期时方能检出,鼻咽癌根治术已不适用,仅能通过放疗消除鼻咽位置的癌变细胞。然而癌症本身就会带来较大压力,伴随鼻咽癌化疗及各症状的发生,常增加鼻咽癌患者的压力,无法配合各项护理,造成癌变加重的情况,形成不良循环。以往护理以护理人员为主导,未能重视鼻咽癌患者及家属的作用,仍存在较多问题,很难增强鼻咽癌患者配合度[3]。而协同护理模式则弥补此点,重视多个群体的作用,各方协调下,能将鼻咽癌患者经被动护理转化为自主护理,利于激发鼻咽癌患者积极性,可提高自护能力,继而抑制鼻咽癌进展。各项护理操作中,均发挥家属和患者的作用,例如在健康教育期间,对其进行双重教学,能深化其对鼻咽癌以及化疗方案的认知,便于家属及患者理解,能增强对鼻咽癌治疗的配合度。心理、生活护理能强化家属的作用,在其辅助下可更好的改善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也能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辅以康复训练,能增强患者积极性,可规范鼻咽训练措施,能减轻鼻咽损伤,恢复鼻咽功能,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活[4]

综上,协同护理的实施,能大幅提升自护能力,且能让各鼻咽癌患者保持较高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吴兆莉. 基于证据的协同护理模式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防治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5):4789-4790.

[2]季志全,王蕊. 鼻咽癌放疗期间给予协同化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甘肃科技,2019,35(10):148-149,106.

[3]张娜,周静,宋金霞,等. 强化营养管理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5):6-9.

[4]王闻,黄幔莉,曾幼珊,等. 协同护理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J]. 医药前沿,2020,10(1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