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Web开发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浅析 Web开发技术

范庆广

(淄博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山东淄博 255013 )

[摘要:]近几年来,伴随网络兴起,Web开发日新月异,本文对Web的概念、产生、分类做了系统地阐述。

[关键词:]网站;服务器;超文本;客户端  

一、Web的概念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词汇:万维网(WWW)、网页、网站、Web服务等等。所有这些词汇,应该说都和“Web”一词有一定的关系。那么,什么是Web呢?“Web”一词最直接的意思就是“网”,如我们熟悉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网页(Web Page)、网站(Web site)等。

Web一词可解释为“网”,具体来说是指计算机领域内的网,亦即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大的概念体系,包括网络硬件、网络协议、网络应用程序等等。显然我们通常说的Web并不包括上述所有的内容。目前在Web开发领域,人们习惯上把Web理解为以网络硬件为基础、以网页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实现某种具体应用或资源共享为目的的一种计算机网络应用范畴。这是一种通俗的理解,它将Web的范围缩小到一种“软件”层次上的、与网页紧密相关的一种应用。本书将要讨论的Web开发技术,也是按照通俗的理解来界定Web开发范围的。如果简单地认为“Web”就是“网页”,应该说是不准确的。

知道了什么是Web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上网的时候访问的网站、见到的网页、使用的一些服务(如校友录、论坛、聊天室、留言本、网上商店等)都属于Web的范畴。

二、Web的产生与发展

要了解Web技术的历史,首先来看它的起源。Web的前身是1980年由Tim Berners-Lee负责的Enquire(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的简称)项目。1990年第一个Web服务器nxoc01.cern.ch诞生并开始正式运行,Tim Berners-Lee在自己编写的图形化Web浏览器“World Wide Web”上看到了最早的Web页面。1991年,CERN(European Particle Physics Laboratory)正式发布了Web技术标准。目前,与Web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都由著名的W3C组织(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管理和维护。Web技术从无到有,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目前Internet上最热门的应用架构。

三、Web技术的特点

Web技术作为当前Internet上的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技术,具有许多重要的特点。从技术的层面上看,Web架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这也可以称为Web技术的精华:

1、用超文本(HyperText)技术实现信息与信息的连接;

2、用统一资源定位技术(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简称 URL)实现全球信息的精确定位;

3、用新的应用层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HTTP)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共享。

这三个特点正是与信息的分发、获取和利用有关的。Web的创始人Tim Berners-Lee曾指出:“Web是一个抽象的(假想的)信息空间”。也就是说,作为Internet上的一种应用架构,Web的首要任务就是向人们提供信息和信息服务。

四、Web开发概念

结合Web的概念和网页设计的概念,我们很容易得出Web开发的概念。Web开发与我们常说的“网站开发”的概念比较接近,它包括了网站的规划、网页的页面设计与实现以及网站交互式程序的开发。具体来说,Web开发是静态网页开发与动态网页开发的综合。不论是一般的网站开发还是某种专门用途的B/S(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系统的开发,只要最终都是用户通过网络浏览器从服务器获得信息或进行信息交互的,都属于Web开发。

五、Web开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知道,Web应用中进行的任何信息交换都要涉及到客户端和服务端两个方面。比如我们上网浏览某网站时,我们使用的电脑就是客户端,而存储网页的服务器就是服务器端。我们必须通过在浏览器中选择和打开某个网页来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如果缺少任何一端都无法进行网络上信息的交换。因此,Web开发技术大体上也可以被分为客户端技术和服务器端技术两大类。

1、客户端Web开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Web客户端的主要任务是展现信息内容,也就是把来自网络的信息内容呈现出来。而HTML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是出现最早的用于客户端信息展现的语言。它是一种超文本语言,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HTML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Vannevar Bush在一篇文章中阐述了文本和文本之间通过超级链接相互关联的思想,并在文中给出了一种能实现信息关联的计算机Memex的设计方案。Doug Engelbart等人则在1960年前后,对信息关联技术做了最早的实验。与此同时,Ted Nelson正式将这种信息关联技术命名为超文本(HyperText)技术。1969年,IBM的Charles Goldfarb发明了可用于描述超文本信息的GML(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语言。1978年到1986年间,在ANSI等组织的努力下,GML语言进一步发展成为著名的SGML语言标准。当Tim Berners-Lee和他的同事们在1989年试图创建一个基于超文本的分布式应用系统时,Tim Berners-Lee意识到,SGML是描述超文本信息的一个上佳方案,但美中不足的是,SGML过于复杂,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解析。于是,Tim Berners-Lee对SGML语言做了简化和完善。到了1990年,第一个图形化的Web浏览器“World Wide Web”问世,它使用HTML语言来展现超文本信息,HTML此时基本成形。

最初的HTML语言功能非常有限,只能在浏览器中展现静态的文本和图像信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这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信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需求。因此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使得HTML语言能够展示越来越多的内容。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图像交换格式)是一种能存储和展现二维动画的图像格式。Web出现后,GIF第一次为HTML页面引入了动感元素。后来随着Java语言的兴起和发展,一种叫做JavaApplet的小程序开始在Web上流行。这种技术能够制作出更加复杂和逼真的网页动画。1996年,著名的网景(Netscape)浏览器在其2.0版中增加了对JavaApplet和JavaScript的支持。同年微软公司(Microsoft)的IE 3.0也开始支持Java技术。JavaScript以及后来微软公司设计的VBScript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直到今天仍然是Web开发领域广为应用的脚本语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技术让HTML页面变得更加富有动感,由此实现的网页效果也更加眩目多彩,这就是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和DHTML技术,这两项技术也是目前任何一个Web开发者都无法忽视的重要内容。

1997年,微软公司发布了IE 4.0,并将动态HTML标记、CSS和动态对象模型(DHTML Object Model)发展成了一套完整、实用、高效的客户端开发技术体系,Microsoft称其为DHTML。同样是实现HTML页面的动态效果,DHTML技术无需启动Java虚拟机或其他脚本环境,可以在浏览器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展现效果和更高的执行效率。

另外,为了在HTML页面中实现音频、视频等更为复杂的多媒体应用,各种浏览器插件也应运而生。1996年的Netscape 2.0成功地引入了对QuickTime插件的支持,由此拉开了浏览器内嵌插件开发的序幕。1996年,微软公司的IE 3.0正式支持在HTML页面中插入ActiveX控件的功能。1999年,Realplayer插件先后在Netscape和IE浏览器中取得了成功。此外还有目前网上极为普遍的动画格式Flash插件的问世,使得Flash影片可以方便的插入到网页中。所有这些插件使得声音、视频和动画都可以嵌入在网页中播放,使得网页真正成为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

2、服务器端Web开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与客户端Web开发技术从静态向动态的发展过程类似,服务器端Web开发技术也是由静态向动态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

最早的Web服务器只是简单地响应浏览器发来的HTTP请求,并将存储在服务器上的HTML文件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然后客户端浏览器解释此文件并将结果显示出来,这样客户端就能看到服务器上网页的信息。这种方式过于简单,很多时候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信息的需求。后来一种名为SSI(Server Side Includes,服务器端包含)的技术可以让Web服务器在返回HTML文件前,更新HTML文件的某些内容,但其功能仍然非常有限。

参考文献:

[1] Web体系结构设计[EB/OL].http://www.cn cn/edu/Article—Show.asp?ArticleID:543.

[2] Ed Roman.Mastering Enterprise JavaBeans and the Java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M].White Computerpublishing,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