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42例同步电复律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42例同步电复律的疗效分析

张宏宇

河北省石家庄深泽县医院 052560

摘要:目的:探讨了对于42例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同步电复律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我院收治的4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电复律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38例患者接受一次电复律后恢复窦性心律。共有4例(9.52%)患者出现了并发症,1例(2.38%)肺水肿、1例(2.38%)低血压、2例(4.76%)皮肤烧伤。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同步电复律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窦性心律的恢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给予同步电复律治疗的同时,需要做好预防躁动处理,并精确控制电复律功率,才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同步电复律;并发症

心率大于100次/分以上的均属于快速心律失常,该疾病属于常见疾病。但是患者的症状各异,而且病情的轻重程度亦有明显的差异,轻则引起乏力、心慌、心悸,重则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因此,需要结合患者情况的不同,及时给予安全有效的治疗,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一般情况下,对于该疾病多采取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加全身氧供应,减慢心率,促进患者心率恢复正常。但是部分临床症状较为严重且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要采取电复律治疗,通过电复律是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本研究以4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为例,探讨了同步电复律的应用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我院2019年6月-2021年5月内收治的4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42例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63.11±4.29)岁;基础疾病,合并冠心病31例,合并高血压36例,合并糖尿病20例;心脑血管疾病史:心肌梗死4例,脑梗死1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临床症状: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纳入标准:⑴患者药物治疗无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接受同步电复律治疗。⑵患者自愿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⑶85岁以下者。排除标准:⑴药物复律可恢复窦性心律者;⑵洋地黄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者;⑶心力衰竭者;⑷二尖瓣病变伴巨大左房或大量返流者。

1.2方法

42例患者均接受同步电复律治疗,在治疗前,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则需要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电复律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让患者接受治疗方式,避免因过于恐惧而影响治疗效果。而对于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则需要告知患者家属该治疗方式的价值和意义,取得患者家属的认可,避免延误最佳抢救时机。

在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并接受一系列检查(血、尿、心肌标志物等)。在患者接受检查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如对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可以正常使用,并做好紧急救治的准备。

同步电复律方式:选择选择美迪安纳D500除颤监护仪,帮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在电极板上均匀涂抹导电糊,选择患者胸骨右缘第 2、3 肋间及心尖处,并施以1-2 kg的压力,两块电极板间距为10 cm,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功率(25-200J)。第一次接受电复律治疗时需要选择低电量,如果第一次电复律不成功,需要提高功率,进行第二次电复律。复律成功后,则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液、呼吸、脉搏等)。

电复律过程中,需要给予地西泮(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662)静脉注射,避免患者出现躁动。如躁动无法控制,则需要给予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2)静脉泵入。如患者的躁动缓解,则需要开展电复律。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抢救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抢救结果:成功:电复律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恢复窦性心律,未出现休克;失败:休克、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P<0.05表示可对比。

2结果

2.1抢救结果

42例患者接受电复律治疗后,均未出现休克或者死亡。其中,38例患者接受一次电复律后恢复窦性心律。4例患者接受2次及以上电复律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了肺水肿,占比2.38%;1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占比2.38%,2例患者出现皮肤烧伤,占比4.76%。并发症发生率为9.52%。

3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了早搏、心动过速、颤动、扑动等,该疾病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该疾病,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心脏电复律、心脏起搏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如奎尼丁、普萘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普鲁卡因胺、妥卡尼、美西律、利多卡因等药物,通过药物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窦性心律的恢复。而部分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在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下,则需要开展电复律,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窦性心律,避免延误最佳抢救时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电复律主要是通过高速电流抑制心肌异味节律点,操作方式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不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是该方式在国内应用较少,主要是由于部分的医师认为快速心律失常可以采取药物控制,因此会以药物控制为主,希望能够通过药物的应用促进患者复律。而部分的家属以及患者对于该治疗方式存在错误认知,存在恐惧的心理,认为该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拒绝接受电复律,导致国内同步直流电复律在快速心律失常中应用较少。

对于电复律治疗,临床上在应用时需要明确该方式的适应症以及禁忌证,对于治疗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需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才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复律成功率。本研究中,42例患者接受了同步电复律治疗后,无死亡病例,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说明了临床上应用同步电复律治疗的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同步电复律治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急诊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J]. 张玉云.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71)

[2]急诊心律失常实施电复律与电除颤的护理要点分析 [J]. 张倩.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30)

[3]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效果研究 [J]. 张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27)

[4]快速心律失常50例紧急电复律的疗效 [J]. 吕志强,马立芝,朱峰,杨勇. 武警医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