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在 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宋健超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间ICU接收的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功能锻炼)和观察组(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其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并发症;住院时间

ICU患者的病情严重且病程时间长,其活动受限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对于ICU中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其连接各种设备且还会应用约束带进行约束,促使患者被动处于不动的状态,但是长期卧床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加重病情的同时也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针对此种情况应尽量减少其卧床时间,尽早展开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进而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1]。本文主要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的效果进行观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接收的62例机械通气患者,时间均为2019年9月-2020年10月间,随机分为31例对照组和31例观察组,对照组男女各18例、13例,年龄32-69岁,平均(49.8±3.4)岁,观察组男女各17例、14例,年龄33-69岁,平均(49.5±3.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功能锻炼:将床头抬高30°-45°,同时每2h为患者翻身活动并拍背,定时予以双下肢压力梯度治疗。

1.2.2观察组

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1)每天早晨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实施程序化镇静唤醒后,减少或停止应用镇静药物,同时评估其呼吸功能、有无活动禁忌症等,成功唤醒后评估患者的肌力、活动耐力等,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控制室内温度为22-26℃,湿度控制在50%-60%,同时在患者活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其呼吸、心率、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导联线的位置及长度进行调整并固定好各种管道,避免其脱出,同时活动前要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将气囊压力控制在25-30cmH2O。(2)每天早上9点及下午3点指导患者进行活动锻炼,每次时间控制在10-30min左右,肌力评分不超过2分的患者每天进行四肢关节被动运动,时间10min,同时挤捏腓肠肌,患者呈半卧位协助其坐在轮椅上并尝试与地面接触;肌力评分为2分的患者可捏握握力圈,进行双下肢踝泵练习,每天上下午各1次;肌力评分为3分的患者可进行扩胸运动、上肢托举哑铃、双下肢搭桥练习等,每天上下午各1次;肌力评分超过3分的患者可进行坐位站立练习,原地踏步行走等,每次30min左右,每天上下午各1次。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对比。(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有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及ICU获得性衰弱。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4.0处理本文相关数据,计量资料:(61888d1bef9a6_html_fa068ef445fa9316.gif ),计数资料:(n,%),t、x2值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61888d1bef9a6_html_5983958224f851dc.gif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h)

ICU住院时间(d)

观察组

31

131.2±54.6

10.6±3.4

对照组

31

159.7±56.5

15.3±4.2

t

/

2.020

4.843

P

/

0.048

0.000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压力性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ICU获得性衰弱

发生率

观察组

31

1(3.23)

1(3.23)

0(0.00)

2(6.45)

对照组

31

4(12.90)

3(9.68)

1(3.23)

8(25.81)

x2

/

/

/

/

4.292

P

/

/

/

/

0.038

3、讨论

常规功能锻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虽有效果但是并不明显,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的应用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指导其进行相应的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同时也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医务人员会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指导其进行相对应的活动,比如四肢关节被动运动、双下肢踝泵练习、扩胸运动、原地踏步行走等,改变以往让患者被动处于不动状态的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活动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加快机体康复速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可缩短其在ICU中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进而加快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梁冰,张莉,张可,等.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干预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4):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