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探究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刘喜兰

青海金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市场环境内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及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就目前来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建设领域的实施起步较晚,需管理人员不断完善与优化现行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资金利用率。基于此,本文以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为切入点,就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手段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积极作用,将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各种施工建设活动的焦点与核心都集中在成本与造价上,施工团队和投资方都在千方百计的缩小造价,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往的工程造价评估和计算工作不能够精准的反映出施工建筑的经济收益,造价的分析和研究有局限性,过于片面化。我们认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工程造价分析应该是涵盖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是随着施工建设的推进能够形成动态变化的,而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就是目前比较科学的工程造价分析方法,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存在很大一部分建设单位由于没有制定相对健全的造价管理制度而导致项目工程出现浪费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设项目工程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基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还不能协调配合,且针对具体施工细节还缺乏必要的沟通。究其原因则是大部分建设单位都会为设计单位分配工程造价的设计和管理工作,而设计单位其主观认为工程造价不属于自身的工作体系,基于专业受限或为了提升设计单位经济效益等原因,设计单位会提出增加设计费用。另一方面,建设项目工程总体造价的控制也与其工程项目自身联系密切,具体言之,工期越长,需要投入的经济成本则会越高。然而,在实际的建设工程造价中,由于建设单位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极易引发相关的延期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设造价整体额度超过预算。

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从其造价管理的范围来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测重了工程实施各阶段各环节的造价成本控制,既包含了建设成本,又合理的规划了工程后期使用的运营成本管理及控制。在投资决策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能够形成对项目施工中参与人员的主动性和管理全面性,能够主动的对工程项目进行一个全面的成本规划综合考虑,并能够本着全过程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注重施工方案的多种选取,从而确定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最明智的投资决策。从设计方案角度来看,由于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理念里包含了对整个项目运行过程各阶段的考虑,所以有利于项目设计人员从本着成本最合理化观点出发进行项目的设计规划。从项目实施过程来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使得工程实施过程更加关注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和施工规划的科学性,能够不断的进行施工过程的进展确认和自我管控,并且可以严格按照施工合同来进行工程的实施。从建筑环保角度来看,由于全生命周期考虑的是经济可行性,这就能够使得工程建设各环节从实际成本控制出发,尽量的缩短施工生命周期,最大限度的使用节能环保材料,从而也就提升了建筑行业的整体环保效益。

三、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要点

1.决策阶段造价管理要点

建设工程决策阶段可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管控水平,需在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控过程中,落实工程造价最小化原则,对工程造价成本、运行成本与维护成本进行协同考量。同时,以促进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所选用的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在符合工程成本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对周围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在工程决策期间,造价管理部门应注重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对统计数据以及信息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及发展前景,对项目任务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制定出更加专项的工程决策造价管理机制。对建设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保所选择出的工程技术方案能够更好控制工程成本总量,为实现工程造价管控目标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要点

一般来说,工程建设很容易忽略前期造价控制环节工作,最终导致造价管理方案难以得到落实。因此,在全寿命造价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前期造价管理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在设计阶段需要设计人员深入建设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和业主方要求设计图纸,减少设计变更,同时也可以对相关投资工作实施有效控制,合理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费用,体现造价管理工作的价值。其次,有效实施限额设计方式。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利用限额设计方法,提升设计单位工作效能,对整个管理项目按照不同特点进行划分,之后再根据具体的设计方式来选择方案,做到结构的最优化设计,进而提升工程投资的效益。

3.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要点

建设阶段是资金成本最高的阶段,由于施工量大、工期长,因此很容易出现项目变更或合同纠纷的情况,项目成本管理在这个阶段也需要高度重视。如果项目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合同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施工量或施工细节发生变化。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建设项目公司的合同经理必须在签订合同时明确项目变更和价格调整的范围。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程序,确定变更的具体细节,并确保对额外成本和施工阶段进行适当的协调管理。施工部门还必须有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以便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划分施工责任。一旦出现问题,根据合同执行过程的及时性,与负责人进行联系,确保项目变更文件有效。此外,在出现非建设方自身原因的建设工程索赔情况的时候,双方应该按照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负责,共同商讨索赔的具体要求,以利于项目的开展。

4.竣工验收阶段管理要点

这个结算是工程项目施工的最后阶段,基本上建设成果已经基本上完成,准备转入运营和使用阶段,各部门对工程进行审查和评价,此阶段是工程验收方进行合理评价的决策和论证。对整个过程进行勘察和设计。进行总结建设的经验,合理并且准确地对竣工进行结算和决算,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水平。总体来说,虽然这个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整个项目后期评价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检验,也是对建筑经验的积累。

5.运营阶段造价管理要点

建设工程运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在工程高质高效落实之后,制定出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维护方案,引进更加现金的工程管理机制,对建设工程已经投入使用的房屋以及公共设备等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管理。为更好适应日渐复杂的市场环境,需将工程造价管理要点转向至经营管理过程中,从根本上控制工程维护成本,确保物业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保障建设工程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结 语:

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且对项目本身存在依附性,同时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周期性特点也和项目管理主体思想相匹配,因此,为更好适应日渐复杂的建设市场环境需求,造价管理部门需对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促进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高效落实,逐渐实现各项管理内容的精细化。进而有效提升建设企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建设行业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石洁,刘长龙.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措施浅述[J].建材与装饰.2016(48).

[2]张云通,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探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