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核心素养视角下

基于高中数学教材例题的复合型样例范式设计与研究

杨时喜

腾冲市第六中学 679114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原有教学课时显得捉襟见肘,优化教学方式、改革教育方法已迫在眉睫。对于升学而言,“题海战术”似乎是一个“高效”的办法,但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其弊端将随着教育改革和评价机制的调整日渐显现出来。如何解决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高考备考应试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矛盾中寻求统一,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究的问题。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地,教材的重视和使用是关键,教材例题设置的优化、完善乃至重构是重点。如何去优化、完善和重构?笔者经查阅、借鉴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基于教材例题的复合型样例(以下简称为“复合型样例”)设计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复合型样例的设计,弥补教材例题的天生不足,使之成为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的“完美”载体,为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提供助力,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本文将着重对“复合型样例”设计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做简要阐述,并给出一个设计的范式,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教材例题 复合型样例 范式

样例及其在教学中的有效性已为很多教育界的前辈所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化。样例学习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此时,研究者们主要研究样例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随后,研究者们主要聚焦于样例在复杂知识和学习中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Sweller等人探究了传统的练习教学方式与样例学习,哪一种学习方式能更好的使得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他们团队经过实证研究得到,样例学习比传统的练习教学方式更能使得学生构建问题解决的图式,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样例就是关于数学的样例。确切的说,数学样例是数学问题与问题的解答的组合,它表明了某一类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可以解释某个数学抽象概念,可以例说某个公式或法则的具体用法,可以为学习者学习知识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根据数学问题类型及样例的不同作用,数学样例可以分为概念型样例、原理型样例、方法型样例、问题解决型样例和心理操作型样例五类。

邵光华在《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提出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一种的最有效的教学策略,而样例学习应该成为数学自主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使用例题的方法,同时重视例题分析的环节。样例的形式较书本上所呈现的“问题+解答”形式的例题更加多样,且样例较例题更加合理、科学。因此,可以运用样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针对教师选择例题缺少针对性,未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与实际水平,现今的数学样例研究己经将数学样例与学生的个体因素结合,探究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样例形式,这样会给教师选择和处理例题提供很有价值的借鉴;针对教师讲解例题的方法较单一的情况,现今数学样例学习关于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是向学生讲解还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两者相结合,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针对教师讲解例题后缺少对其的反思,数学样例学习中关于自我解释的研究能够良好的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反思,适当的解释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悟知识,探索背后的思想方法。因此,数学样例对于教师教授数学具有极大的优势。

基于高中数学教材例题的复合型样例,以下简称“复合型样例”是笔者在学习研究样例学习过程中,针对目前样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样例,复合型样例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各型样例的优点外,更加注重设计的针对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开放性,更加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从设计的角度而言,复合型样例是以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为纲,忠实于教材例题,但不拘泥于例题本身,将根据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对教材例题进行适当的回溯与拓展,然后以一个或一类例题为单位进行一体化微模块设计,并兼顾考虑其连接旧知、开启新知的知识接口设计,以便灵活调用和今后的系统化和集成化。

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本文所提及的复合型样例,下面笔者将给出一个复合型样例设计的范式,以供同行参考。

6184def6dad5b_html_67ca9353f78fa17.png

6184def6dad5b_html_a61106fb4b5dfbc2.png

6184def6dad5b_html_f6ebc25feca6696f.png

因版面所限,复合型样例设计的范式只能以截图的形式给出,相关设计细节不再一一赘述,仅供参考。加之受笔者经验、水平的制约,行文和范式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还望同行多加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3]陈建友.挖掘教材例题内涵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一一函数的概念教学评析[J].数学通讯,2017(10):11一14.

[4]耿秀荣,汤服成.体现数学变式教学方法的样例设计[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 107-110.

[5]章建跃,李增沪.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6):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