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建筑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工艺研究

袁琨 攸俊虎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摘要:现阶段,我国国民住房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这也就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但可以作为建筑用地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所以,出于应对目前建筑用地短缺和提升土地利用率的需要,高层以及超高层的建筑正迅速流行起来。但是这种类型的建筑地基所承受的压力特别大,因此对于基建质量有着超高的质量要求。如果地基受力能力不符合要求,将极大可能性会导致大楼坍塌的情况出现,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要想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就要对地基建筑的质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

1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优势

1.1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建筑施工作业中,桩基础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桩基础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对地基性能的优化,使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来承担整体建筑的竖向结构荷载,保持结构稳定性。尤其在当下建筑工程领域,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并且建筑高度越来越高,使地基需要承担的竖向荷载也越来越大,桩基础的应用可以保证地基在受到荷载或者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不产生沉降过大等问题,为建筑土建结构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1.2能够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地基的加固,为基础施工创造更安全的条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时,是将桩柱嵌入地层中,减小地基土颗粒之间的孔隙,从而提高了地基土的密实度,有利于减小土层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1.3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桩基础结构下,单柱的侧面强度相对较高,正是因为桩基础结构的这一特征,使建筑结构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外力作用等有更强的应对能力,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断桩问题

断桩是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产生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在沉桩操作过程中,存在技术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而对于沉桩操作工序而言,其本身属于连续性、复杂性施工的一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桩体打入地层中应当遵循的各类工序,极有可能产生桩体断裂的问题。当此类问题映射到现场施工中,如果桩体断裂部位处在地层深处,则将降低整个桩结构的荷载力,且在外部荷载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整个地基晃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讲,则将削弱桩基础框架的竖向承载力、抗震性能等。

2.2短桩问题

材料、技术所产生的成本占据着整个工程经济体系的一半左右,部分建筑企业,为牟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则是在材料经费方面进行克扣,进而造成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到桩基础现场施工中。当此类问题作用于桩结构时,则在长期荷载力的施加下,桩基础结构因为材料问题产生的质量不达标现象,将令整个桩基结构产生不规则形变的问题,当结构位移值高出桩基础结构的最大承压值时,可能造成结构短桩问题,严重时可能产生建筑物倒塌的安全事故。

2.3桩位偏移问题

桩基施工是按照建筑属性,分析出当前建筑结构及外界影响要素,对桩基础结构产生的荷载力,然后确定好建筑区域内的桩基规划。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到整体环境、地质因素的影响,桩基在打入到地基时,可能会产生因为基岩过浅,令整个施工桩基础施工的打入深度达不到相应的建筑需求,这就造成桩基结构产生相对位移的问题,将降低桩基结构的稳定性。严重的可能导致桩基础内应力远低于实际荷载效果,在外界荷载压力的逐渐加大下,可能造成地基整体塌落、位移问题,引发建筑安全事故。

3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技术

3.1高压注浆施工技术

高压注浆法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应用高压注浆施工时,先要通过钻机进行钻孔处理,然后进行注浆施工。施工单位先要进行施工场地的平整处理,为后续钻孔工作开展奠定基础。此外还要进行钻机机械设备的平整性调整,有效控制偏移角度,便于后续地基施工。随后在结合土质条件基础上,合理选择成孔技术。如果土层标准贯入值在40以内,可以采用钻机直接插入到灌浆管内进行施工。在完成成孔施工之后方能够进行注浆施工。在施工前需要做好注浆口与输浆管的检查工作,确保无杂物堵塞情况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注浆施工。在完成注浆施工后,要立即做好注浆管的清洗工作,避免出现堵塞等情况。

3.2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施工时,需要重点确定打桩的具体位置,随后明确打桩点位,根据设定好的目标点位开展钻孔施工。在完成钻孔操作之后,对孔洞中遗留的泥土以及杂物进行清理,确保钻孔内部无多余杂物,为后续的钢筋笼吊装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根据建筑工程桩基施工需求,进行钢筋笼的制做,钢筋笼的形状以及大小要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将钢筋笼吊装到孔洞中,随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从而获得良好的地基与桩基施工效果。施工企业还要将各施工环节所产生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灌注桩的定期检查工作,确保灌注桩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搅拌桩施工技术

该地基处理技术适用于砂土地质,结合不同的施工方案,可将其分为干法施工与湿法施工两种类型,前者应用粉体喷桩技术,后者则要采用深层搅拌施工方法。在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清洁与平整工作,随后进行搅拌机等设备的调平处理,确保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将搅拌机的下沉参数设置为0.35~0.75m/min,缓慢下沉达到原设计深度。随后通过0.30~0.50m/min的速度提升搅拌机,确保混凝土能够与软土充分混合,这对于地基承载力以及强度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地基加固施工时,加固体呈现为8字结构,各加固体之间要保持2m左右的距离。搅拌桩地基施工中要求桩基的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以内,位置误差则需要保持在0.05m之内,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搅拌桩地基施工效果。

3.4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一般指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打桩设备来制造桩基,直接把制造好的桩基打入土中即可。目前,我国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比较常用的预制桩技术,一是混凝土预制桩,另一个是钢桩,在这二者中,前者的承重力与稳定性相对较强,因此使用频率较高,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与其相比较而言,钢桩一般只在特殊领域使用,比较常见党的钢桩有H型钢柱和钢管桩两种。要想保证预制桩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科学使用,相关技术人员要深刻了解预制桩构造的特质,全面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的质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重视几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严格执行打桩顺序,保障桩尖可以顺利打入土层。第二,在灌注混凝土时,应该先进行桩顶灌注,灌注完成后接着灌注桩尖,另外还要通过静力、震动等方法来展开沉桩处理。

3.5桩位复核技术

桩位复核技术也就是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有偏差的地方进行核查。在施工时,一方面,要复核先前已经建立的桩基础,保障全部的桩基础都与施工标准相符合,并且使后续项目施工更顺利,促进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施工现场土质较差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因土质因素而阻碍施工导致出现偏差的情况,要想避免这种境况,就要利用桩位复核技术来核查桩位,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改正施工中的偏差以及错误之处,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桩基复核技术在使用时,一般是利用卷尺、经纬仪等专业工具,选择科学方式来核查桩位数据,并及时发现与施工准则不相符合的桩位,及时改正,保障接下来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结束语

随着工程技术的日渐进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也越发成熟,工程企业在开展施工作业时,应结合桩基础施工的要求,选定桩基础的类型,保障桩基础技术与工程现场情况的一致性,综合对比多种桩基础技术的优缺点,选择最为恰当的桩基础形式,保障桩基础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

参考文献

[1]刘丁丁,戎雪飞.岩土工程地基与桩基础处理技术[J].智能城市,2021,7(17):87-88.

[2]唐慧.高层建筑软土地基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7):37-39+55.

[3]齐志娟.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居业,2021(0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