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探究

于洪宇

身份证号码: 22088219881118****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发展明显加快,很多地方为拉动当地就业引进工厂,但由于农村自身的环保意识缺乏和环保手段落后,不能合理的处理生产垃圾使得农村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背景下很多地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导致大量的生活垃圾无处处理,更是让原本就承载力饱和的农村生态雪上加霜。农村现代化生产手段不合理运用导致土地、植被、河流等资源遭到污染,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发展,要加强各方力量促进农村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农业是中国经济基础性产业,农产品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来源,而环境是保障人类生活的基础。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与环境和谐发展。农村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基地,同时农业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农村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发展任务,推进农业走集约化生产道路。

1农业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受农药与化肥污染。一部分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无视农药的使用规范与标准,农药虽然对农作物病虫害有着良好的防治作用,但同时也加大了对空气、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污染,农药残留还会威胁农作物生产质量,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施加化肥虽然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会造成土壤退化等现象,加快土壤内部养分的流失。(2)受养殖业污染。大部分农村在养殖牲畜的过程中,均使用小规模或散养方式,受到农村养殖条件的限制,一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将直接影响农村环境质量。此外,一些水产养殖业大范围投放饲料,加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导致饲料在水中溶解,引发区域性水源污染现象。(3)受工业污染。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工业生产和运输环节中均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污染治理水平较低,无法有效落实环境管理措施。(4)受生活废弃物污染。现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在其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有限,其治理措施也存在局限性,进而加大了农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程度。(5)受农业秸秆焚烧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西双版纳每年收购的甘蔗秸秆较多,在焚烧甘蔗秸秆的过程中,不仅会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质量,还会影响人类生存。

2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成因

首先,对农村卫生设施和卫生环境的投资不足,财政资源有限,集体资源几乎枯竭,环境卫生资金无法再分配;第二是暂时未制定出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也没有较强的卫生监督机构,仅依靠农民个人卫生保护意识很难改变现阶段实际的卫生环境问题。一些村干部没有足够的卫生和环境防治知识,也不认为建设新农村是当务之急。一些村庄没有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其主要工作来进行管理和指导。村庄一般没有合格的卫生设施、管理机构和人员。农村地区环境肮脏、凌乱和恶劣是常态,当有人检查时,卫生状况会暂时得到改善;第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政府部门缺乏有效和长期的环境保护工作管理机制,需要改进协调机制。例如,底层部门之间的任务是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以及农村厕所的改善等。高层部门的工作则侧重于整体的农村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等;第四,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一些村民不愿配合环境治理工作,这样不仅会影响农村地区的卫生环境,而且会阻碍农村地区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措施

3.1科学规划治理路线

农村地区需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化的发展理念,关注对绿色产业发展工作的规划以及深入分析,将科学规划与宏观统筹工作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治理路线。作为一种全新的战略目标以及战略要求,城镇化发展不容忽略,这一点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发展的现实条件,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向城镇的有效演变。地方政府需要注重工作思路的有效调整,坚持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主体路线。居民生活环境的分析以及研究是第一步,地方政府需要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具体规律,通过科学规划以及宏观统筹,形成良好的环保治理工作机制。全面促进工业生产,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不断缓解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压力,将环境治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融为一体,促进经济的稳定建设。

3.2协调好工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

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比较复杂,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了真正实现宏观统筹,农村地区需要以工业发展管理创新以及协调运作作为基础,积极完善农村工业发展的相关条例,促进限排、治排工作的有效落实。法律法规的完善构建最为关键,这一点能够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政府部门需要扮演好领头羊的角色,真正解决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矛盾。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农村自然环境的分析及研究,了解各个地区的特色以及特殊之处,分析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及治理要求。在合理挖掘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工厂排放的有效控制,针对各项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现实条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促进各项条款的稳定落实,始终坚持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构建完善的法治机制,实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突破以及有效改革,为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建设及发展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3.3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加强环保理念传播、在农村建立环保学习组,重点问题重点抓,以当下主要面临的问题为依据展开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知道环境保护问题关系到自身利益,而且迫在眉睫。比如以村为小组建立学习组,宣传加强环保意识,从细节做起。其次向农民普及环境保护法,让大家知道肆意乱砍乱伐、狩猎野生动物、排放有毒污染物等现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思想上让农民认识到破坏环境带来的危害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在这一点中可以借助当前的信息化手段,例如微信以及微博等平台,让环保宣传的范围更广,效果更好。以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微信公众号,在其中推送一些相关文章,例如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此便可以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宣传,从而能不断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3.4以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管理和控制

第一是积极防治土壤污染,严格控制粮食主产区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促进生态农业,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监督,加强生产基地的土壤,水和空气质量监测。第二是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对不达标排放的大型畜禽养殖公司进行集中管理,采取措施建设分散的畜禽养殖业社区。第三是建立废物集中处置场。村庄下面的所有单位都设有带位置和标志的公共垃圾场,所有家庭垃圾都丢弃在指定的地方。每个家庭的柴火、干草堆和其他杂物应整齐地堆放在院子或村庄外的空旷地方,远离房屋和电源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公共土地,肥料全都堆放在田野中或镇外的空地中。第四是禁止随意在乡镇屯街上乱扔垃圾。居住或进入屯街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自觉保护花卉、植物和树木。农舍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必须保持整洁干净,并且都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与该地的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注重科学规划,加强对环境治理的有效创新。促进工业发展管理与协调,真正落实好教育工作和宣传工作,主动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夏宏艳.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8(11):168-169.

[2]于文杰,高子阳.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33):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