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的电力建设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基于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的电力建设安全管理

林鹤灵

广西福源电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对传统电力建设工程来讲,其安全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缺陷,为了使电力建设安全符合现代化标准,需要对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进行合理化利用,使工程安全性得到保障,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安全规范;管控系统;电力建设;安全管理


前言:电力事故的不断发生,使人们对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加强重视,并需要对现代化管理方式进行应用,使得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1. 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简述

对该管控系统来讲,其在16年开始被全面应用于北京市电力公司,该系统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电脑和移动终端进行有效连接,这样可以对施工进度以及安全管控状况进行有效呈现,其呈现的方式更加直观和准确。同时,该系统中涵盖一定的子系统,如安全监管手机APP等,具体如图1所示[1]

图1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网络架构

618373906284c_html_684d4a5642863b41.png

该系统中涉及的人员较多,如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全部关键人员,每个人所需承担的职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对工程的组织人员来讲,其通常由项目经理来担任,其主要对工程信息进行维护,下发相应的施工计划,并对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该系统需要在浏览器的基础上,来登入相关的平台网址,登陆账号有两种,一种是管理账号,该账号由建设管理单位专人来进行管理,并可以对管理人员账号注册和维护进行有效完成。另一种是普通账号,其主要是给普通人员日常工作中所使用,其具备新建工程项目、违章通报等功能。该系统平台的界面相对简介,功能模块具有突出的直观性,并且操作相对简便,涵盖的模块种类相对较多,如工程管理模块,其可以对新工程进行创建,并在相关条件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筛查,同时,可以对工程信息进行维护,并对工程计划管理进行全面开展。

APP账号要在管控系统平台中进行注册,登陆成功之后,界面可以对个人信息以及工程信息等进行显示,由于登陆者的级别或身份不同时,界面出现的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用人员的职责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如工作负责人,其在任务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对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开展。

  1. 基建工程应用管控系统的改进方案

2.1当前基建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1施工单位以包代管

当下,施工单位通常将工程向第三方进行分包,但未履行自身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该企业对利益进行过度追求,这样在生产的时候,就会对电力生产基层管理工作缺乏重视程度。管理者对施工安全风险未进行合理化的管控,甚至不采取措施,分包单位在无人监管的状态下进行施工,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如施工作业所需资料丢失等[2]

2.1.2监理单位形同虚设

对监理部门中的监理人员来讲,其虽然人在施工现场之中,但其并未对自身监督的作用进行发挥,不仅无法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检查,还缺乏相关的责任心,当发现问题之后,未向业主进行及时汇报,导致问题被大量积攒,从而使安全基础被严重削弱。

2.1.3业主管理逐渐衰弱

对业主项目部管理人员来讲,其虽然处于施工现场之中,但缺乏积极的安全监督态度,对施工方案或安全措施缺乏有效管理,并将责任或义务都推到监理单位,以此来导致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电力施工监督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施工现场监管,但对部分电力施工建设来讲,管理范畴中未引入现场监管,使管理制度的执行难度相对较大,从而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产生严重阻碍。

2.1.4分包队伍“散兵作战”

总承包单位未有效管理分包单位,使得分包单位人员构成相对复杂,现场管理也具有明显的混乱性,甚至安全文明施工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从相关统计资料中可知,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中,管理人员未对自身职责进行履行所占比重达到50%[3]

2.2基建工程应用管控系统的改进措施

2.2.1编制基建项目标准化流程

将工程特点和安全管理形式当成切入点,对基建项目和生产项目进行分析可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生产类项目标准流程之上,对基建工程特点进行全面考量,并对基建标准作业流程以及检查流程进行编制。对施工作业来讲,其包含现场勘查、填写工作票等内容。对作业实施来讲,其包含合理化布置安全措施、工作验收和终结等。相关负责人在标准化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安全职责进行履行,并对作业风险进行全面把控,以此来使施工中安全管控得以实现。除此之外,管理人员需要在相关流程的前提下,对施工人员职责履行情况和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2.2.2强化负责人现场安全管理需求

负责人是施工现场第一责任人,在进行作业的时候,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监督,使其能够对安全管控措施进行严格执行,并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立即纠正。因此,负责人根据相关标准化施工流程,来对现场作业进行全面开展,可以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管控,使作业人员的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同时,在流程执行的过程中,会被全面的记录,并被后台所监督。

2.2.3增加基建双准入管理模块

为了使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都具备应有的资质和能力,参建单位需要经过基建安全双准入注册审核,相关人员也需要经过考试,当两者符合相关标准之后,才可以对管控系统进行有效应用。对安全双准入系统来讲,其主要依靠安全监察部门来进行维护,系统将考核通过的单位和人员信息传送到该管控系统之中,并对其进行不定期更新。

2.2.4加强监理人员开展现场监督

从本质上讲,在输变电工程建设时期,想要使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证,需要将施工过程监管当成重点,因此,系统改进完成之后,当出现施工任务时,就需要开展相关监理检查工作,从而使监督检查的到位性以及全面性得到保障。另外,监理人员需要每天完成相应的检查任务,并利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对现场实际状况进行全面记录,后台可以对该记录进行实时监督,从而使监理人员现场不作为的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1. 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3.1应用范围

在对该系统进行正式使用之前,需要对应用系统的工程项目进行汇总,项目的种类相对繁杂,如电气安装、敷设电缆等,这样可以对系统的适用性进行全面检测。另外,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并对系统使用手册进行分发,单位内部需要对其进行学习。除此之外,相关单位需要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在系统中导入相关工程信息,并对日常使用、维护等进行全面开展。

3.2应用成效

3.2.1远程监督并实时掌握现场状况

在后台管理功能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可以对作业人员以及现场状况进行全面掌握,并根据视频监控,来对标准流程执行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以此来对施工人数、进度等进行精确掌握。另外,对现场作业人员来讲,其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受到监理、巡检等人员监督。

3.2.2跟踪风险并把控安全要素

在后台查看功能上,可以对安全措施的执行状况、风控掌握状况等进行全面检查,以此来使基建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另外,管理人员在监管APP中,额可以对施工作业位置进行查找,对现场进行突击检查,由此可知,系统可以为现场作业的安全把关提供便利。

结论:综上,该系统在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使工程建设安全性得到确保,并为基建信息化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因此,需要对该系统进行全面研究以及合理化利用,从而为电力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楠.基于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的电力建设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06):131-136.

[2]崔光肆.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及解决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0,05(01):375.

[3]陈明杰,王建军,杨磊.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研究及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02):63-66.



作者简介:林鹤灵(1976-04-10),男,汉族,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本科,中级电气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