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3
/ 2

大数据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刘永胜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滨州 256602

摘要: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时代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社会不断进步,许多管理化技术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数字化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都逐渐发展起来。这些新兴的技术组成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条件下,跟管理有关的发展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在过去管理的时代中,工程项目管理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是过去管理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处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管理行业,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难题等待人们去解决。本文就基于这个背景下,对工程项目管理行业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剖析,以期为工程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数据时代;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1工程项目管理中大数据技术的价值

1.1完善管理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我国的现代工程项目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管理所需要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难度也在不断加强。所以,要通过工程管理科学化去提高办事能力,就必须应用一项新的技术去提升自身。在现代的社会当中,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已经变成了一个趋势。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大的收集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可以分担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管理效率。除此之外,还能够加强信息处理效率,保证信息的质量,减少人工的误差,达到了优化现代工程项目的效果。

1.2增强工程项目管理抗风险能力

每一项工程都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抗风险能力是一个项目的重要指标。如果说这个项目抗风险能力非常得差,那就会影响工程的开展,进而产生一些对企业不好的影响,由此可见,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抗风险能力是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如今运用了大数据技术之后,就减少了非常多的人为误差,加快了工作的进度,使得企业的收益不断增加。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一些简单繁琐的信息通过人工智能运行,使得传入工作人员当中的数据更加精确可靠,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找出存在的优化方法,提高管理的抗风险能力,这样一来,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1.3转变决策方法

在没有应用大数据技术之前,工作人员对信息的管理往往都依赖于自己之前的经验和一些理论,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而有时候往往是这些误差导致了公司效益变低,导致管理人员所作出的决策不合理。而运用了大数据技术之后,可以对各项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处理,能够给管理人员呈现出一种准确的信息,这就导致了误差基本为零,更好地保证了公司的效益。这种改变决策的方式,能够保证管理决策的准确有效性。

1.4确保数据正确

无论是哪一项工程信息量都是十分庞大的,如果信息计算失误的话,就会导致建设设备的成本以及抗风险能力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运用大数据之后,就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这样一来,既省人力又省物力,成功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回顾以前那些数据,往往会弄得管理人员头疼繁重的工作量,难免会影响到最终的信息,使得最终得到的信息不够准确。而大数据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能够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成功地为之后的项目开展提供了准确无误的数据。

2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使用状况

2.1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使用并不娴熟

虽然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我国的大数据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而且大数据技术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很多工程单位对大数据技术都没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普及。

2.2大数据技术信息挖掘目的性不强烈

目前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区都没有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充分的认识,而且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了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分析处理方面的应用还不是非常的广泛。并且,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大数据技术面对庞大并且繁杂的信息的时候,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分析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导致了该项技术的优势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在实际用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

3推动大数据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使用的方法

3.1更新技术设备

设备的硬件条件是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这个前提下。由于现在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运用,所以项目管理行业就需要完善网络设备,为实现数据化的转型提供有利条件。可以安装像云计算之类的技术软件,方便对海量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有利于接下来工作的开展,进而满足项目管理行业在对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人员施工状况进行了解时对数据的需求。也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系统。

3.2强化施工管理能力

拥有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是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坚实后盾。所以,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培训他们的施工项目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演讲,定期培训的方式,来帮助工作人员进一步的了解管理工作的目的与意义,让工作人员也适应时代的变化,摒弃之前传统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地激励工作人员,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增加他们工作的热情,明白自身工作的意义所在,从而更好地为施工管理行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面对新的发展趋势,施工管理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不仅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机遇。因此,只有不断更新项目管理工作的模式,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中找准自身的定位,适应竞争激烈的发展环境,不与社会脱节,从而促进施工管理行业的进步。

3.3施工人员要有强大的大数据技术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量非常大、体系复杂,所以对施工人员的大数据技术水平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现在工程对大数据技术要求非常的高,所以如果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大数据使用能力和素质,那么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施工人员是将整个工程变现的主力,在对工程中的重要结构进行建造之前需要让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仔细的研究,在施工过程中有着较多的经验,能够正确的处理随机产生的施工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步骤都对施工人员的大数据技术有着非常大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处理问题的时候借助大数据技术,将会让其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给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的帮助。同时,施工人员更加需要有娴熟的大数据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

3.4大数据技术使用体系建设

要想真正发展大数据技术,保障大数据技术能够真正地在项目管理当中发挥作用,就应该建立起系统的大数据应用体系,让大数据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在这个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大数据技术的优点,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实用性。一旦大数据技术对管理工程项目实行全方面覆盖的时候,大数据技术在管理工程方面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建立系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体系,能够保证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跟紧时代的脚步,施工管理行业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本文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对施工项目管理行业现阶段发展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深度的剖析,也为施工人员在进行项目管理的工作提供了建议与改进方案,以期对我国施工项目管理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青,武高宁,王丽珍.大数据:数据驱动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37(03):710-719.

[2]关闻达.大数据下的项目管理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3):39-40+52.

作者简介:刘永胜(1991.6-),男,汉族,山东滨州,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