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王致嘉

身份证号: 23010219851001****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住房需求量增加,这也使高层建筑快速发展起来。相较于普通建筑,高层建筑具有自身的优势,但施工难度也较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并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进一步保障高层建筑整体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测量;钢筋;模板;混凝土

  高层建筑自身埋深较大,施工周期较大。当前高层建筑多会在地下部分设置人防、商场或是停车场等,因此埋置深度通常为建筑物自身的1/12左右,以此来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施工周期通常会持续几年时间。这也增加了高层建筑施工的难度。因此要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要求,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严把施工质量关,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1主体结构测量

  测量是高层建筑施工有序开展的前提,也是施工作业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施工时,宜针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测量,并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其为后续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实际测量作业时,宜先对垂直度进行测量,根据现场勘察科学选择边角柱。并对标高线进行测量,宜在每层打四个孔洞,确定标高线,利用不同方位孔洞展开测量,并使用水准仪进行校对,保障标高测量的准确性。另外,还要测量轴线,并在整体检测完成后,对轴线钢板的具体位置进行标记检测,保证轴线测量的准确性。

  2基坑围护技术

  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基坑支护类型,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基坑支护方式具有多样性。当应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成槽质量和振捣质量,并使用刚性接头。浇筑封头板并合理设置止水板,进行地下连续墙浇筑。在做好外层铁板固定后,宜将水平钢钉打弯,形成刚性接头,保护墙体插入钢筋的深度,合理设置接头箱。支护柱在基坑支护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支护柱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各个环节质量严格控制,确保施工标准满足实际要求,全面提高支护桩的质量,确保支护系统的安全性。也可以将排桩与支护桩配合使用,合理进行桩基排布,进一步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3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重点的施工项目,钢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天涯啊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钢筋施工技术,并掌握施工要点,进一步提高钢筋施工技术的质量。在实际钢筋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施工设计图纸,明确高层建筑结构关键部位的钢筋使用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选择适宜型号和规格的钢筋。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施工现场钢筋材料的检查工作,科学测试钢筋自身的强度和抗拉性,确保钢筋质量与施工标准要求相符,进一步保证钢筋施工质量。钢筋连接通常会使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及焊接等方式,连接完成后,还要对连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连接接口位置的准确性。钢筋绑扎作业时,施工人员要做好预留洞口或是管道处的加固处理,严禁随意截除钢筋的情况发生。钢筋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还要严格管控插筋位置,合理控制和加固悬空钢筋,避免出现钢筋位移问题。而且通过对悬空钢筋和插筋的定位控制,针对多层钢筋支架进行加固处理,还能够避免钢筋出现倒塌的情况。

  4模板施工控制要点

4.1柱模板

在柱模板的安装中,应当在其周围合理设置相应的柱间剪刀撑,使其能够与满堂构架相互配合,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拉结力系统。同时,柱模板的圆柱定性钢模应当提前在场外展开预拼工作,还可以采用塔吊吊装等方式来对圆柱定性钢模进行加固处理,其主要的施工流程就是柱钢筋的验收以及柱模板的具体安装,最后才是柱间剪刀撑的校正以及加固环节。

4.2梁板模板

完成梁底模板和框架梁的铺设后,应绑扎框架梁钢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框架梁内部侧模板的安装。在实际梁板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对起拱要求进行明确,完成梁底的安装作业。同时安装墙头剪力墙模板及柱头,施工时需要做好测量模板的安装作业,以便于及时矫正和加固梁板模板。

4.3楼梯模板

为了保证模板工程在浇筑中不会产生形变等问题,就应当在踏步侧模板周围布置起倒三角形状的连系模板,使其能够呈一种三角形性的支撑状态,并将楼梯满堂支架与模板下部的端头加以连接。在以上工程结束后,就需要进行模板拆除,特别是在上层楼梯模板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更要注重其整体支撑系统以及下层楼梯模板,下层楼梯模板以及其内部主要支撑架的拆除过程,应当以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作为基础,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旦其梁板的主要跨度在4米以上,就必须需要等到混凝土自身的强度达到标准时,才能够拆除。

  5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合理选择原材料,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可以根据自然波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等方法进行作业,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控制混凝土入模坍落度和流淌长度。浇筑作业时,每层初凝混凝土都要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施工冷缝。由于混凝土塌落度大,混凝土斜坡摊铺较长,混凝土振捣时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振捣棒必须插入浇层内50~100mm,使层间不形成混凝土缝,结合紧密成为一体。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必須按一定顺序有规律插棒,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针对于泌水现象,应预先在底板四周外模上留设泄水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畅通,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然后用软轴泵将水抽出。混凝土底板浇筑振捣找平标高到位后,待混凝土收水初凝时,用木抹子将其表面认真压平后再覆盖养护。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使粗骨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

  6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关键施工技术加大控制力度,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为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荻波.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研究,2020(07):1-2.

  [2]陈远敏.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169.

  [3]温如风.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