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非药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3

阿尔茨海默症非药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凌莹 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47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老年痴呆的人群也在持续增长,这一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主要从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3个方面的非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总结出哪些非药物治疗能够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较好,且经济实用易于开展,也能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从而减轻其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非药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常见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以渐进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发病隐袭,病程发展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障碍,逐渐可出现远记忆力障碍、时间及地点的定向力障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甚至是死亡。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65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5.14%-7.30%, 据此推算我国老年人群中约有800余万痴呆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占比例最高[1],且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药物治疗也只能改善患者的部分症状,所以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药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以非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认知功能障碍

1.1 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

认知是指人脑在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后,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置,变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并从中获取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障碍、语言、时间定向能力、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受损而导致的学习和记忆障碍,并可伴有失语、失用、失认、失行等一系列的改变。

1.2 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

认知的基础是大脑皮层的正常功能,一切可以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异常的原因都能导致认知障碍。所以认知障碍的原因有很多种,除器质性病因外,大多是由精神疾病所致,如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强迫症、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躁郁症等等。

1.3 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学习和记忆障碍(获取和记忆新知识的能力受损,病人记不住刚刚发生的事情或重复询问一件事情);语言障碍(说话时想不起普通的词汇,语法结构错误,句的理解障碍等);视空间功能障碍(表现为在熟悉的环境中不能识别方向,易迷路);推理、判断和执行能力障碍;人格改变;计算能力降低等。

2、非药物治疗

2.1康复训练

2.1.1认知刺激疗法 (CST)

认知刺激疗法:是非药物治疗方法的一种,是指在社会性的环境中以小组的形式, 开展一系列的刺激思维、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的有趣活动, 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心理社会干预方法[2],包括讨论时事、词语联想等多种形式以刺激认知功能。大部分研究表明, 认知刺激疗法能够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3]。尽管也有研究表明认知刺激疗法已经有相对完善的指南来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属进行居家干预做指导,但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还不能足以证明它对提高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4]

2.1.2 运动疗法

2.1.2.1五行健康操

五行健康操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设计的运动方式,可以活血通脉, 也不受年龄的限制, 而且这种运动方式比较舒缓柔和, 不会给老年人群的身体带来太大负担, 还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运动方式。研究表明,五行健康操可有效延缓轻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使其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5]。这种方法不仅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2.1.2.2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能够充分的满足机体的需求,并且达到生理上的平衡,其运动时间较长(约30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60%-80%),主要方式有慢跑,步行,打太极、骑自行车、游泳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以及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6]。近年一项meta分析提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上显示出有效性, 且效应显著高于常规治疗[7]。常春红等[8]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16周的有氧训练发现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燕兰云等[9]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不同时长的有氧训练发现,每周训练2小时患者比每周训练1小时患者的认知功能获益更多。还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联合正念训练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及生活能力[10]

2.1.3 玩偶疗法

玩偶疗法是一种新兴的针对重度老年痴呆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易激惹,躁动的患者效果较好。研究结果显示, 玩偶疗法可改善痴呆患者负性情绪, 增加快乐满足感;增加互动, 促进沟通;减少激越行为和精神类药物的使用;改善生理状况和健康状态

[11],并且这种治疗方法实施起来比较方便,成本也较低,对执行者的资质要求也低。但是对于玩偶疗法的应用, 目前还存有伦理争议, 具体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1.4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又叫音乐治疗,是指用乐音、节奏对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音乐刺激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情、认知能力、思想和记忆,可以让他们听或唱出与当前所处的环境、季节或事件等有关的歌曲,从而改变她们的混乱思维。 且有研究表示音乐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 缓解痴呆症状及抑郁情绪,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12]

2.2物理治疗

2.2.1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经颅磁刺激(TMS)是指通过磁脉冲作用到中枢神经,刺激神经细胞,代偿坏死神经细胞,平衡患侧和健侧肢体兴奋性,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安全无创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经颅磁刺激分类中的一种,是一项新的神经调控治疗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不仅在刺激时对神经功能有调制作用,在刺激停止后仍然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且其具有无创、无痛、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在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运用。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可以更快地改善其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症状, 而且改善效果更理想[13]

2.2.2 经颅直流电刺激 (tDCS)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无创性的微弱电流刺激, 通过影响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对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产生影响[14]。作为一种新兴非侵入性脑刺激的方法,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治疗各种神经疾病中展示出极具潜力的价值[15]

2.3 心理护理

2.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其合理的需求及时给予满足,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和尊重的,并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等。

2.3.2 耐心的倾听: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并及时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导得到患者的信任,提升患者安全感。另外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等,方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快速准确的找出患病原因。

2.3.3 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避免拥挤和吵杂等不良刺激。可提供书籍、棋牌和影视等,供大家阅读、切磋牌技、观影,促进病友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

2.3.4 怀旧疗法:是回忆过去生活经验的一种过程。这个疗法是引发老年人回想过去的生活经验,是一种很自然的抒发情绪的方式。老人可以慢慢地讲他过去的事情给你听,一方面情绪稳定,一方面通过讲述过去的事情,也可以缓解他的病情。怀旧疗法常做的方式就是可以拿出一些老的照片,或者是老人以前常听的老歌,或者是通过一个团体活动,大家开始聊自己年轻时候或者小时候有趣的事情。研究表明在回忆过程中,通过交谈讲述也能提高患者语言能力与互动能力,进一步达到改善认知功能作用[16]。有研究提示采用社会心理干预技巧,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可以提高患者语言能力、即刻记忆等认知功能, 改善其不良情绪, 提高其生活质量[17]

  1.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目前,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认知功能障碍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居第四位[18],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机体的耐受性逐渐减退,药物治疗的剂量也有所限制,所以对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很重要。综上所述,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有部分治疗方法还存在着争议。有研究证实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或者其他功能都有所提高[19],而且体育锻炼的运动量是可以因人而异的,运动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也没有时间和场地限制,也不会有费用产生,但具体的针对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在未来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找到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非药物治疗方式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照顾者的负担,使患者家庭更加的幸福和谐。



[1]贾建平.提高认知障碍疾病的诊治水平任重而道远[J].中华医学杂志,2018, 98 (13) :961-962.

[2]李博,沐楠,饶冬萍.认知刺激疗法在老年痴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志,2018,44(11):701-704.

[3]TOH H, GHAZALI E, SUBRAMANIAM P.The Accept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Cognitive Stimulation Therapy for Older Adults with Dementia:A Narrative Review[J].Int

J Alzheimers Dis, 2016, 2016 (2) :1-11.

[4]王玮荻.痴呆患者认知刺激疗法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6):851-854.

[5]陈剑峰,张美胡,姚桂林,等.五行健康操延缓轻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进展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2):166-168.

[6]唐茂婷,吴茜,张慧敏,等.有氧运动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1):5462-5464.

[7] 杨姗姗,杨秀娟,李敏,等.中度有氧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 (6) :686-691.

[8]常春红,王蔚,朱奕,杨思雨,李海燕,汪琴,王炜,吴婷.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1):1131-1134+1161.

[9]燕兰云,王蔚,沈飞飞,等.不同训练时间的有氧运动干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 30 (8) :771-776.

[10]王玲,白巧燕,徐春萍,等.有氧运动联合正念训练对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5):18-22.

[11]冷敏敏,张萍,胡明月,等.玩偶疗法在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1):1322-1326.

[12]陈秀华.音乐疗法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智慧健康,2018,4(17):130-131.

[13]廖波,李彦,唐宁,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评估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21-24.

[14]陈艳霞,黄佳瑷,杨翠,等.非药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作用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05):334-340.

[15]张大山, 史慧颖, 刘威,等.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0) :1789-1798.

[16]刘艳存,李婷,罗丹.怀旧疗法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影响的Meta 分析 [J]. 护理学杂志,2016,31(21): 4-9.

[17]张小满,宋洁,王业青,等.非药物干预对社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3):62-65.

[18]苏森森,潘渠.益生菌对宿主心理健康及脑功能的积极影响及其 机 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 ( 4 ) : 476-480,493.

[19]梁景宏,徐勇,贾瑞霞,等.多种干预措施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19(01):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