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郭昌平,唐华,俞婷,陈剑,王永富

三明市第二医院 福建 三明 366000

【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膀胱癌患者为本实验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将该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前者使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后者使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在开展治疗后,经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测评,观察组的精神健康及心理健康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呈更高显示(P<0.05),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呈更低显示(P<0.05)。 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在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安全有效。

【关键词】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回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有效性;安全性

前言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近年来,膀胱癌的发病率及患病人数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其防治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每年每百万人口中新发生的膀胱癌患者可达百名,且有逐渐年轻化趋势,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推荐的膀胱癌的治疗方式,该术式常与回肠膀胱术和原位新膀胱术联合治疗,这两种尿道改流方式各有利弊,在使用上存在较大争议,目前临床上更为推荐的尿道改流术式为回肠新膀胱术[2]。为明确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在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为今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本实验特选取了我院收治的60例罹患膀胱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了重点探讨。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采取计算机随机抽样法选择60例罹患膀胱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收治,对总60例予以分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0:10,均位于41-70岁年龄段内,经观测平均值(61.28±2.31)岁;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9:11,均位于40-72岁年龄段内,经观测平均值(61.37±2.41)岁;纳入标准:①病例知情同意且均自愿参与实验;②经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③视听说功能正常;④无其他恶性肿瘤等重症疾病。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完善者;②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者;③不自愿配合本组实验者;④非初发浸润性膀胱癌,癌肿已向膀胱外扩散,合并远处转移者。组间观测信息经检验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择患者脐下正中的位置做一切口,长度大约在1cm左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套管,长度一般为10cm,将套管置人患者腹腔中,以此作为腹腔镜的入口。选择患者腹部两侧髂骨前上棘3cm脐下5cm左右的位置,分别放入4个套管,在腹腔镜下将膀胱与周围器官组织进行分离,清除淋巴结,将膀胱的主要血管以及韧带逐渐结扎、打断,最后将膀胱与尿道连接处切断,整个取出膀胱。切除膀胱之后,对照组采用原位新膀胱术,用肠管缝合成膀胱的形状,把它安放在膀胱原来的位置,与尿道、输尿管分别吻合。观察组采用回肠新膀胱术,用肠管连接输尿管,然后在腹部进行皮肤造口,将尿液出。具体参考吴丽媛等人[3]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邢氏原位回肠新膀胱的可行性和疗效》一研究中的手术标准流程。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量表),可分为“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两大类。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4]

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切口疼痛、切口感染、尿瘘、尿潴留,肾积水,电解质紊乱等。

1.4 统计学

在SPSS22.0中对所涉数据由双人共同录入。计数资料用[n(%)]予以表示,经卡方检验对结果获取;计量资料用(`x±s)表示,施以t值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经不同的尿道改流术式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相较于对照组呈更高显示(P<0.05)。如表1:

表1: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x±s)

分组

例数(n)

生理健康评分

精神健康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0

204.76±25.33

208.21±25.14

201.23±25.33

207.92±25.35

观察组

30

204.64±25.35

221.86±26.35

201.31±25.15

221.99±26.12

T值

-

0.018

2.053

0.012

2.117

P值

-

0.985

0.045

0.990

0.039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电解质紊乱,3例出现了肾积水,1例出现了尿潴留,1例出现了肠瘘,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呈更低显示(x2=4.320,p=0.037)。

3 讨论

膀胱癌是指来源于膀胱壁上皮组织和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在中国则居首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有增加之势。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4倍,且以50~60岁发病率最高[5]。膀胱癌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手术治疗是其常用治疗方式[6]。原位新膀胱术因术后长期内可能会存在尿失禁,没有肌层来辅助排尿,可能会存在排尿费力,需要用腹压迫排尿或者间歇性导尿,肠道内原位新膀胱可能会吸收尿液,造成电解质紊乱或者低氯性中毒的症状等缺点现已逐渐被回肠膀胱术所取代[7]。回肠膀胱术是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的术式之一,相对于其他术式,回肠膀胱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相对较少,且有完整的长期随访资料得以借鉴[8]。除此以外,回肠膀胱术还有以下优势:①利用天然的尿流通道;②利用天然的尿控机制;③通过增加腹压和尿道外扩约肌松弛排尿;④经过训练后可自主排尿;⑤夜间睡眠时尿控较好;⑥储尿囊压力低,尿液输尿管返流少;⑦避免了尿流腹壁造口带来的生理心理问题[9]。因此,回肠膀胱分流术已成为公认的优选手术方法[10]

本实验特选取了6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通过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效果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对罹患膀胱癌的患者来说,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帅,祁小龙,刘锋,张琦,毛祖杰,张朴,张大宏.完全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体内原位新膀胱重建术:10年回顾性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0,41(11):830-834.

[2]沃奇军,祁小龙,孟帅,项飞,吕佳,胡振龙,张大宏.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回肠-新膀胱瘘并右输尿管狭窄一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0,41(12):945-946.

[3]吴丽媛,杨飞亚,牟廉洁,赵钦欣,宋洪戬,李学松,张骞,史本康,邢念增.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邢氏原位回肠新膀胱的可行性和疗效[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0,41(2):90-94.

[4]王文宽,王明帅,宋黎明,瓦斯里江·瓦哈甫,杨飞亚,邢念增.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体内与体外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7):500-504.

[5]郭培超,高宇奎,连朋超,于海舟,杨过,孟庆军.根治性膀胱切除中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与回肠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1):56-58.

[6]于泳,朱颖.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远期预后疗效探讨[J].系统医学,2019,4(2):104-106.

[7]王莉萍,王帅,祁小龙,沃奇军,白宇晨,张大宏.机器人辅助与普通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性功能的对比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0,41(5):356-361.

[8]余祖辉,陈丙辰,伍晓文,黄启明,林镇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0):77-79.

[9]郭苗.腹腔镜手术对膀胱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3):430-431.

[10]刘畅,韩平,冯德超,白云金,杨玉帛,唐寅.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5):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