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3

应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效果研究

张融

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 普外科 福建三明 365400

【摘要】目的:探索运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1:1分组形式划分两组,2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2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手术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活质量观察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各层次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17%、25.00%,数据统计学对比意义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较为明显,可降低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创伤,降低疼痛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手术;胆总管结石;生活质量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胆总管结石典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绞痛、寒战、高热和随后出现的黄疸症状,若胆总管下段梗阻严重,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但传统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周期较长,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逐渐成为近年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3],本次研究将以我院收治的48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1:1分组形式划分为两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1:1分组形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男8例,女16例,年龄范围43-72岁,平均年龄(57.46±2.12)岁;观察组24例,男7例,女17例,年龄范围45-71岁,平均年龄(57.39±2.21)岁,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满足胆总管结石诊断标准;患者具有手术治疗指征;排除标准:患者不配合研究;患者存在其他严重性疾病。全部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签订研究意向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全麻后按照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并放置T型引流管引流,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8周后开展T管造影,根据造影诊断,如果患者无结石残留,拔除T管。

1.2.2观察组

观察组选择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手术,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运用三孔或四孔法手术,沿胆总管前壁做10-15mm的纵形切口,置入胆道镜,观察胆总管结石情况,利用抓钳或者取石网篮方式取石,对胆总管冲洗后再次运用胆道镜行胆道探查,确认无残留结石后放置T管,缝合切口。术后8周行T管造影,明确是否结石残留,若有结石残留,可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石处理,若无结石残留,拔除T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SF-36健康调查量表开展评分,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四个层次评分,每个层次评分为0-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即: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低[4]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指标包括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漏,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24.0统计处理,以(617bafca61731_html_93ad9817a2c5d103.gif ±s)计量手术指标与生活质量,以数(n)或率(%)计数并发症,以t与617bafca61731_html_713b7aad3771760d.gif 检验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情况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对比意义存在(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617bafca61731_html_93ad9817a2c5d103.gif±s(n=24)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手术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122.35±12.66

43.35±4.55

6.93±0.43

对照组

175.95±13.74

96.46±6.86

11.72±1.23

t

14.055

31.607

18.009

P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数据存在统计学(P<0.05),如表2。

2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617bafca61731_html_93ad9817a2c5d103.gif±s,分)(n=24)

组别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观察组

89.56±3.24

88.83±2.69

89.67±2.28

89.62±2.51

对照组

72.94±3.19

71.86±2.44

72.13±2.72

72.05±2.67

t

17.907

22.891

24.211

23.48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17%,对照组25.00%,数据对比有统计学(P<0.05),如表3。

3 两组患者并发症[n(%)]

组别

n

腹腔感染

切口感染

胆漏

总发生率

观察组

24

1(4.17)

0(0.00)

0(0.00)

1(4.17)

对照组

24

2(8.33)

1(4.17)

3(12.50)

6(25.00)

t

-

-

-

-

6.021

P

-

-

-

-

0.014

3讨论

胆总管结石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患病后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为明显,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及时治疗。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但手术创伤较大,虽然可以有效的清除胆总管内结石[7],但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腹腔感染,术后恢复周期长[8],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手术方式,该方式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7],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安全,且临床上已经证实该手术方式可行,克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8]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手术方式可降低患者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出血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优,组间数据统计有意义(P<0.05),表明该手术方式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加速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提升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17%、25.0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手术方式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创伤,具有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谭国雄,田春雷,陈荣慧.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6):109-111.

[2]王德荣.预见性护理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08):1133-1134.

[3]温云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康复时间及出血情况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1,27(22):80-82.

[4]杨凯.胆道压力监测技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腔镜下胆道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2):60-62.

[5]王玉奇.新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和腹腔镜胆总管结石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比较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08):93-94.

[6]张玉胜,李称才,陈博艺.胆总管结石治疗中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手术对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5):128-130.

[7]汪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应激反应、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21,27(07):47-52.

[8]刘天旋,郑楚发,黄耀奎.LCBDE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1,33(07):39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