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肺占位活检并发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CT引导下肺占位活检并发症分析

史志伟

徐州市肿瘤医院 影像科 穿刺微创科 江苏徐州市 221000

【摘要】目的 探究CT引导下肺小结节活检常见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300例于我院行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肺小结节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就诊时间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中33例(占比11%)出现气胸,57例(占比19%)出现肺出血,2例(占比0.67%)出现胸膜反应,0例(0.00%)空气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67%。年龄>60岁、穿刺次数多、病灶小、穿刺时间长和穿刺较深均是诱发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患者气胸和肺出血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气胸和肺出血是CT引导下肺小结节活检常见的并发症,且多发生于年龄>60岁、穿刺次数多、病灶小、穿刺时间长和穿刺较深的患者,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和电视胸腔镜下活检,因受气体干扰、成像条件及患者接受度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用有限,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可较好的定位肺部及周围的病变,且操作简单,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多[1]。但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作为有创检查的一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故本次研究探究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常见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的处理及预防提供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300例于我院行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的肺小结节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就诊时间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均行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小结节病变;凝血功能、肺功能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良好。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83例和117例;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3岁和74岁,平均年龄为(41.63±7.27)岁;最小和最大穿刺病灶直径为3mm和8cm,平均穿刺病灶直径为(3.21±1.63)cm;结节发生部位:右上叶62例、右中叶34例、右下叶52例、左上叶75例、左下叶77例。

1.2方法

穿刺前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并认真阅读影像学资料,以充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灶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对患者进行平静呼吸时屏气和呼气的训练,并告知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根据病变部位协助患者且恰当的体位,将西门子Definition AS CT机的层厚调整为3mm、层距调整为3mm后对患者进行扫描,将合适的皮肤作为进针层面,并于体表做金属标记,之后将层厚调整为1mm重建,以明确最佳的进针点作为穿刺点。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和局麻,按照预设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后再次进行扫描,在确定穿刺位置无误后,通过共轴法和安吉泰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活检针将定位针导入至病灶,叮嘱平静呼吸击发取材,取材3-6次后应用10%甲醛对标本进行固定,再通过定位针抽吸组织液涂片和标本一起进行病理检查。在检查结束后嘱患者取穿刺点向下卧位,并再次进行CT扫描,对气胸和肺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2分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将SPPSS 24.0医学统计学软件作为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工具,涉及到的数据类型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表示方式分别为[n(%)]和(均数±标准差),验算方式分别为卡方检验和t检验,并将p<0.05作为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00例患者中33例(占比11%)出现气胸,57例(占比19%)出现肺出血,2例(占比0.67%)出现胸膜反应,0例(0.00%)空气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67%。

2.2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由表1和表2可知,年龄>60岁、穿刺次数多、病灶小、穿刺时间长和穿刺较深均是诱发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患者气胸和肺出血的主要因素(p<0.05)。

表1:患者发生气胸的影响因素分析(n)

项目

发生气胸(n=33)

未发生气胸(n=267)

X2

p

性别

男性

21

168

0.006

0.936

女性

12

99

年龄

≤60岁

6

174

27.017

0.000

>60岁

27

93

穿刺次数

1次

3

105

16.184

0.000

2次

9

78

3次及以上

21

84

病灶大小

≤3cm

24

47

54.231

0.000

3-5cm

9

89

>5cm

0

131

穿刺时间

≤30min

3

117

53.493

0.000

30-45min

6

106

>45min

24

44

穿刺深度

≤3cm

0

128

63.498

0.000

3-5cm

6

89

>5cm

27

50

表2:患者发生肺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n)

项目

发生肺出血(n=57)

未发生肺出血(n=243)

X2

p

性别

男性

32

147

0.364

0.546

女性

25

96

年龄

≤60岁

9

153

41.362

0.000

>60岁

48

90

穿刺次数

1次

6

121

50.447

0.000

2次

12

69

3次及以上

39

53

病灶大小

≤3cm

6

94

51.852

0.000

3-5cm

9

91

>5cm

42

58

穿刺时间

≤30min

6

101

49.594

0.000

30-45min

12

90

>45min

39

52

穿刺深度

≤3cm

9

109

43.888

0.000

3-5cm

12

86

>5cm

36

48


3.讨论

CT引导下肺小结节经皮穿刺活检术是唯一一种非手术可以获得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其借助CT极高的空间分辨率为穿刺提供了极佳的视野和精确的进针深度,在肿瘤诊断和分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3]。但并发症较多,本次研究中,气胸和肺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1%和19%,是常见的2种并发症,且分析后多与患者年龄>60岁、穿刺次数多、病灶小、穿刺时间长和穿刺较深有关,因此为了在检查过程中和检查后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穿刺手术室不仅需要有完备的急救设备和可执行的多科室协作抢救方案,还需要定期检查氧气、负压吸引和相关急救药品是否配备完整。

参考文献

[1]李慧峰.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穿刺活检的方法及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2):479-480.

[2]洪强,莫春生.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12):2005-2010.

[3]姜艳,郭维亚,齐一伟等.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术在肺小结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发生因素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8,40(3):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