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董雅茹

镇江市口腔医院, 21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RCT)急性牙髓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部分急性牙髓炎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筛选其中的54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后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并对两种方案下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围治疗期间的各项研究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相对于一般组患者,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感明显减轻,并且手术耗时较短(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RCT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优化治疗流程,为提升患者整体感受减少不适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一次性RCT;急性牙髓炎;护理干预


由于先天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健康的用牙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急性牙髓炎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多,除了患牙部位的严重不适以外,疼痛感甚至可以牵引到患者头颈部。除此之外该疾病还有可能会导致残髓炎以及牙髓坏死等严重情况的发生,短时间内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但是尤其带来的强烈不适感却会不同程度加重患者的痛苦[1]。除了对患者应用各类止痛药物以外,手术的开展对患者病情的干预也极为重要。长期以来临床上都会采用一次性RCT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该治疗方式持续时间普遍较长并且部分患者经治疗后还需要定期进行复诊,因此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困扰。随着近年来技术水平的进步,一次性RCT治疗方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高提升治疗的效率。以下将从一次性RCT治疗的角度出发,结合我院收治的实际案例探讨对围术期患者开展不同护理方式的方法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部分急性牙髓炎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筛选其中的54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每组27人。上述患者平均病程(35.2±4.6)天。将上述两组患者包括年龄在内的研究相关信息收集比对后发现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一般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和各项检查结果综合进行护理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宣教和术前管理,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对干预组中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方案,着重优化治疗流程,提高患者对一次性RCT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优化患者的整体感受,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和现病史,并告知其具体的治疗方案。据笔者长期工作经验可以发现不少的患者由于缺乏对一次性RCT治疗的正确认知因而可能在围术期出现一系列风险行为,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术前对患者需要开展必要的宣教,使其对一次性RCT和急性牙髓炎有一定的了解,转变患者对治疗的错误认知[2]。诊断患者术前行为和面部表情等方面所表现出了忧虑等情绪需要积极进行疏导,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根据不同患者治疗的需要做好手术器具的准备工作,做好与麻醉医生和主治医生的对接工作。帮助患者调整体位,确保光源能够照亮手术视野并保证患者能够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体位中。

1.2.2术中护理

手术正式开始前需要对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使用吸引器吸去避免阻挡手术视野。在牵拉患者嘴角和舌头的过程中注意对患者的口腔进行保护避免造成损伤,同时避免触及患者舌根等部位造成呕吐反射[3]。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患者面部表情等的变化,辅助医生进行X光片展示,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感和情绪波动的患者需要及时安抚,降低其对于疼痛等不适感的敏感性。

1.2.3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对各项医疗器具进行归类,放置在专门的区域等待专人收集。同时应当定期观察患者的患牙情况,对其进行饮食和用药管理,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61779fa34b9c1_html_82dd49b0d3db7b1c.gif ±s),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2—1 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对比(61779fa34b9c1_html_82dd49b0d3db7b1c.gif ±s)

组别

n

疼痛VAS评分

手术时间(min)

一般组

27

4.36±0.84

53.20±11.84

干预组

27

3.24±0.70

42.00±11.22

t


4.527

10.436

P


<0.05

<0.05

根据表2—1中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者,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并且通过手术时间对比也可以发现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更短。

3、讨论

急性牙髓炎的发生不仅与先天性因素有关,还与患者自身不合理的用牙方式有关。发病后由于炎性因子的作用,患者患牙部位往往会出现组织液渗透的情况,并且患者牙髓神经可能遭到压迫进而导致疼痛现象的发生[4]。有研究证明急性牙髓炎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口腔问题,感染的加重还有可能导致牙髓坏死等情况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次性RCT的出现能够优化治疗流程,本研究发现在针对开展一次性RCT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围术期出现的不适感,降低病痛对患者的折磨[5]。此外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治疗所需的时间,术后过程得到优化,治疗过程中的风险降低为患者后续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丽颖.儿童乳牙急性牙髓炎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1):133-134.

[2]田忠松.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联合心理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8):204-205.

[3]高再冕,高雅丽,李会浩,李万顺,李会浩.碧兰糊剂、Vitapex糊剂和氧化锌碘仿糊剂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8):70-72.

[4]朱丽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用于儿童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5):118-119.

[5]仇文栋.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生命质量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0,43(08):7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