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护理床头交接班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SBAR沟通模式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护理床头交接班价值评价

石军会

兵团第七师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探索SBAR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护理床头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患儿72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床头交接班方式;2020年7-12月重症监护病房患儿72例为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交接班方式。对两组交接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了解情况、交接时间、护理风险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了解程度更深入,出现的护理风险较低,且交接时间也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SBAR沟通模式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化护理床头交接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新生儿信息,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效率,临床价值明显。

关键词:SBAR沟通模式;新生儿;重症监护;标准化

新生儿免疫力差,病情常常变化莫测,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常常需要护理人员对其各项资料熟络,才能有效确保患儿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护理工作忙碌繁琐,护理人员难免无法顾及所有患者,因此常常导致工作交接过程中出现各种纰漏,进而影响护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行。本研究将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交接班与传统交接班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对比了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样本选取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72例为对照组,男孩38例,女孩34例,早产儿26例,新生儿肺炎14例,呼吸窘迫综合症6例,其他26例;2020年7-12月重症监护病房患儿72例为观察组,男孩37例,女孩35例,早产儿27例,新生儿肺炎16例,呼吸窘迫综合症5例,其他24例。两组新生儿的基本资料经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儿不存在严重衰竭性疾病;患儿家属对于研究目的及过程知晓并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床头交接班方式,即交接护士以自身经验通过口述或文字信息对患儿的个人信息、疾病情况、生命体征及治疗进程等进行传达。

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交接班方式。(1)规范交接内容:根据SBAR沟通模式制定标准化交接表及具体交接内容,对护士长、护理人员统一进行“S-B-A-R模式”的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交接的重要性及SBAR交接资料撰写的具体内容和格式。所有护理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研究。(2)责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现状、背景、评估及建议进行统计,制定并填写相应的交接资料。现状包括:新生儿的个人信息情况、治疗进程;背景包括:患儿的疾病诊断、疾病护理方案、生命体征;评估包括:患儿疾病可能的发展趋势;建议包括:护理重点及需要进行的工作。(3)将整理后的交接资料进行转交,并向交接护士提示重点内容,所有交接表可统一挂于患儿床尾便于观看,防止遗失。(4)护士长评估交接护士对于患儿各项信息的掌握度。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护理人员对于各组患儿的疾病相关信息了解度、护理风险、交接时间及交接护士、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1)对于各组患儿的疾病相关信息掌握度从患儿病情、治疗进程、护理重点、护理方案及信息进行研究,根据了解内容的完整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2)护理风险从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3)交接护士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护士对患儿疾病治疗的知晓情况,交接护士传达内容的完整度、清晰度等,满分100分。患儿家属满意度从护理态度、护理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1.4数据处理

所有研究均采用SPSS20.0进行处理,交接护士对患儿了解程度、交接时间及交接护士、患儿家属满意度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风险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时则认为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

2结果

2.1护士对患儿信息掌握度

通过调查交接班护士对于两组患儿的病情、治疗情况、护理方案、护理重点及病人信息等的掌握度,结果发现,观察组交接班的护士对于患儿的各项信息掌握更完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风险评估

通过对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护理事件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主要有输液液体外渗、管路脱出、患儿体温较低等不良现象,且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护理交接班时间及交接护士、家属满意度

通过对交接班时间与交接护士、患儿家属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发现,观察组交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交接护士对于交接工作的满意度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之间交接班是必然发生的事,而在交接过程中对患者的信息传递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患者来讲,其免疫力差,所患疾病往往变化快、病情较重,因此在交接过程中保证病情传达的准确性、完整性对于患儿的治疗影响较大。传统的交接班模式主要是责任护理人员凭借自身的经验通过口述或书面部分资料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接,容易导致交接出现纰漏,故而延误病情或造成安全隐患。有研究对传统交接班模式的情况进行了320次随机抽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超过了一半。说明传统的交接班模式具有很多缺陷,无法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从而导致护理行为的不规范。因此,标准化护理交接模式显得非常重要。

SBAR是一种标准化的语言沟通方式,在多个行业应用广泛,尤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用,可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认可度,有利于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①建立SBAR沟通模式。制作SBAR相关工作表格,再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S是指患者的姓名、疾病史、肺部功能、患者主诉等内容,患者所接受的特殊检查或实验室内容也包含其中。B是指分析患者的主诉,了解主诉的依据,对当前的治疗状况、药物使用种类、使用剂量以及给药途径进行询问。A是指执行汇报工作的护理人员评估和判断患者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患者是否具有异常表现,心理状态是否正常,以及其他重要观察内容。R是指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目前的状况,再结合自身知识技能提出建议。②SBAR沟通模式培训。由重症科护士长、主任医师组成培训小组,对科室的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用案例讲解、课程讲授以及情景演练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新管理方法实施的目的、管理活动开展方法以及医护人员应配合的内容等。首先要向医护人员讲解SBAR沟通模式应用的意义,再借助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帮助医护人员掌握SBAR沟通模式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将科室医护人员划分为小组形式,选举出组长,再由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人员学习书面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应用,从而保证科室内的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能真正掌握该方法。

综上所述,SBAR沟通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交接护士对新生儿患者病情了解度,提高护理质量、有效规避风险,并提高医护之间的满意度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霞, 彭竹兰, 袁珍兰. SBAR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7卷27期, 151-153,157页, 2020.

  2. 蔡喆燚, 陈献, 蔡亚宏,等. SBAR沟通模式在ICU床头交接班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9, 017(010):1247-1248.

  3. 张丽梅.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交接班中的应用[J]. 人人健康, 2020, No.513(04):172-173.

  4. 李芸, 王鑫宁, 黄转,等. SBAR沟通用于血液科护士病房床头交接班的价值[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0(027):P.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