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浅析高中历史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

段菲菲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第一中学校 048000

摘要:我国是延续五千多年的历史大国,同样也是一个文化上的大国,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学习历史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还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要想学好高中历史,不仅需要学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历史的兴趣,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有效性;培养策略

引言

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可以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可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见闻,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日益被国人重视的今天,中国的教育教学正试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根据这样的教育教学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既要抛弃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与学的模式,又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这就要求有效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当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剖析

一直以来,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很少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情感生成。“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法往往是历史教师最常用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教学时也往往采用单一枯燥的讲解方式,为学生讲解考试中可能会考查到的重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被动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历史课堂的高效构建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注重升学率,教师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因此很少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积极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随着教材内容的编排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知识,整个教学课堂氛围沉闷乏味,教师主宰课堂的方式也会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最终限制了高中历史课堂的进一步优化,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受到阻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能够始终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生本思想,从不同教学方面入手,探析有效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多元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培养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充满趣味性、故事性、含义深刻的历史事件有很多,那么教师们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对于情节式的历史事件,教师们可以采取看电影,组织相声表演,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多样化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落实知识点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教师采取开放式课堂的方式,在课堂中渗透一些历史观,为学生讲授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历史事件中的细节或者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感悟民族精神,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像辛亥革命、鸦片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等具体事件,教师们可以在网上查阅有关于这一主题的系列电影,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基本的知识信息,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历史知识。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再播放几个经典的小片段,让学生在特定的情节上,在真实的体验中,真正的去了解当时的国家情况,从而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二)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材中涵盖了很多知识点,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完成的。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会因为教学时间不够只能讲解重点内容或者直接让学生背诵重点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让学生根据教材深入研究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可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比如合作能力、检索能力、思考能力等等。在合作的过程中,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这一课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被人们所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发展的?”让学生利用课本进行深入研究,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在讨论中开发自己的思维,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向大家说出自己的答案,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展现多样化历史情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与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相比,不但知识容量大,包含的思想深度更深,而且历史知识更具抽象性和理论性。这就要求高中生具有更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更强的抽象思维和概况能力,这给高中生学好历史知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另外,再加上一些历史教师教授历史知识时,往往采用对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方式开展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使得高中历史课教学比较乏味,容易使学生失去对历史课的参与热情,从而导致历史课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提升历史课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参与的积极性,就需要在历史课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措施,给学生展示更加多样化的历史背景知识,使学生从多个方面与角度去学习和认知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这样既能丰富高中历史课的教学内容,还能激活历史课教学的氛围,使高中生产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加有助于高中生突破重难点历史知识,提升历史课的学习效率。采取的教学措施可以是分组讨论,可以是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可以用微课或者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知识图片、视频等历史史料。

(四)注意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

历史不但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历程,而且贯穿人类发展的始终。学习历史,人们可以以史为鉴,明确今后的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究心理,引导他们以现实的眼光来审视历史问题,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探求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很多因素都有着重要的关系,首先,我们应该为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明确当前的教学目标;其次,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和图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后,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积极总结,以此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彦卿.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学周刊,2019(11):54.

[2]梁翠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2):113-114.

[3]王丽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78.

[4]邵莺飞.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9(03):58.

[5]朱月娥.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成才之路,2019(35):62-63.